前两天豆粕突然下跌,让市场慌了一下。
因为令市场意外的是,豆粕突然走弱并不是因为美豆要来了,而是因为四季度进口大豆的到港量远超预期,再加上国内豆粕库存高企,使得市场对于四季度缺豆的担忧明显下降不少。
于是,豆粕就下跌了。
但是要知道豆粕本来也没在高位上,所以这稍稍一跌就一下跌破了2900元/吨。
比如,像山东、江苏等地豆粕现货价格都跌破了2900元/吨。
之前豆粕虽然说也不怎么强劲,但是2900还是守得比较坚固的,所以这次突然跌破2900,也让豆粕市场不免开始紧张了。
一方面是进口大豆到港依然旺盛。
从9月份数据来看,进口大豆数量达到了1287万吨,环比8月上涨的4.8%,同比去年更是大涨了13.2%,创下历史第二高的水平。
再看10月到12月的到港预期,也不低,也分别达到了950万吨、850万吨和800万吨。
另一方面,虽然现在中国还没有购买美豆,但后续是否购买仍是未知。
再加上虽然现在美豆的最新数据没有公布了,但是从天气情况来看,是比较利于收割的,所以预计美豆依然是丰产预期,且大概率不会延迟。
美豆丰产,如果后续购买美豆,那给豆粕市场的压力也就更大。
三则是巴西大豆播种顺利,预期再次丰收。
巴西这两年是风调雨顺,大豆产量连年创新高,目前新一年度继续预期丰产,并且预计产量将达到1.76亿吨以上,这也就再次加剧了远期豆粕市场的压力。
所以这么来看,豆粕可以说是近期远期压力并存,自然也就撑不住了,但市场更担忧的是,照这个趋势来看,豆粕会不会破位下跌,跌破底线?
要是从所谓的技术层面来看,豆粕确实比较危险,利空频频逼近,所以仍有不小的下跌空间。
但是从现货角度来看,仍有3个支撑:
一是当前价格基本已接近近两年的低位了,基本已经快达到补库的心理价位了,一旦补库情绪触发,豆粕走货加快,也就不至于大跌。
二是豆粕的市场情绪其实没那么糟。
虽然表面看,近期和远期都比较悲观,但是也要注意到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在四季度到港超出预期,但真正豆粕短缺的时间窗口是一季度。
显然目前关于一季度的采购数据还没有,而根据市场分析,11月到1月的采购缺口至少也还有1000万吨左右,而现在豆粕库存较高,油厂压榨的积极性正在走弱,如果没有其他豆源补充的话,一季度国内豆粕的缺口将显现。
另一方面,虽然说现在供应充裕,但是需求也并不差。
生猪产能依然高位,存栏依然庞大,对豆粕依然有刚需支撑,即便是有减量替代等措施,但需求端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的现象。
所以同样豆粕也就不太会出现断崖大跌。
三是成本支撑。
在中国进口的大豆中,大部分都是巴西大豆。而随着中国的强劲购买,巴西大豆也出现了较高的溢价,也令部分买家望而却步。
目前巴西大豆的报已价远高于美豆,这也意味着进口大豆的成本也在水涨船高,在成本支撑下,油厂再大幅降价的意愿比较低。
所以豆粕看似凶险,但隐形的支撑也并不少,在没有新的重大的利空消息的情况下,豆粕突然大跌的概率并不高,但是想抬头也确实困难,继续磨底的概率较大。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