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经济,正在成为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简而言之,就是能否制造快乐。在物质需求逐渐饱和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需求正在迎来爆发。而一场音乐节,一场足球赛,就是乐迷、球迷释放激情的出口,同时,也是外界了解一座城市的入口。
华北重要工业城市、枢纽城市石家庄,正站在这样的“十字路口”,不仅是工业的枢纽、货物的枢纽,更是快乐的枢纽。
这座城市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摇滚之城”“运动之城”……这意味着,去石家庄的理由也越来越多了,因为这座城市正在批量生产情绪价值。
摇滚基因
石家庄这个地方有点说法。
8月17日,马頔明明在哈尔滨演出,却喊成了“你好石家庄”。几天后他真到了石家庄,还不忘找补一下,“我在石家庄,你好哈尔滨!”
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口误的原因,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石家庄,确实很摇滚。
2025石家庄草莓音乐节 微信公众号 “石家庄日报” 图
这次石家庄草莓音乐节,几位歌手的开场白,都不忘提到这一点。二手玫瑰主唱梁龙和台下的乐迷打招呼说,欢迎大家来到“摇滚之城”;痛仰乐队主唱高虎说,很高兴再次到“Rock Home Town”演出。他们都不是第一次到石家庄了。
石家庄成为远近闻名的“摇滚之城”,是个有意思的过程。
石家庄三个汉字,拆开来对应到英语分别是“Rock”“Home”“Town”三个单词,凑在一起就是“摇滚的家乡”。这在圈子内早已是个段子流传开来。
石家庄是有摇滚基因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摇滚乐队来到中国,第一站就选在石家庄演出。从那以后,石家庄孕育和产生了一批摇滚音乐人才和乐队。“中国摇滚第一刊”《通俗歌曲》和在中国摇滚史上举足轻重的《我爱摇滚乐》,都诞生在石家庄,石家庄摇滚乐队最多的时候有100多支。
2021年,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讲好石家庄故事,打造以“Rock Home Town”为独特品牌的现代音乐新时尚。
石家庄,玩真的了。
打卡“圣地”
摇滚乐在外界看来,是潮流、时尚、前卫的代名词。而石家庄表面的低调和平静之下,也有坚韧不屈的精神内核,这和摇滚其实是高度契合的。
三年来,石家庄迈向“摇滚之城”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最直观的就是摇滚演出数量的直线上升。
石家庄摇滚音乐演出季公益演出 微信公众号“石家庄日报” 图
据“石家庄发布”微信公众号8月底公布的数据,8月下旬举行的2025石家庄草莓音乐节共卖出了8.9万张门票,其中外地乐迷占比达76%。草莓音乐节举办期间,全市酒店住宿人数17.38万,带动相关文旅消费约3亿元。2023年启动城市音乐IP建设以来,石家庄共举办摇滚演出405场,观演人数突破540万人次。
距离北京、天津很近的石家庄,按常理本不具备常态化举办大型演出的地理优势,如今却已成为各大音乐节、演唱会群雄逐鹿的热土,吸引了大批来自北京、天津的游客来到石家庄打卡。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眼看石家庄本土乐队和音乐人得到了更多演出机会、成长更快了,外地那些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也开始有了到石家庄去闯一闯的想法。而在酷爱摇滚的乐迷们心中,石家庄更是“圣地”般存在,具有神奇的吸引力。
人们开始去石家庄。
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帖子:跟着万青的歌词,打卡石家庄。他们会在华北制药门口打卡,因为“傍晚6点下班 换下药厂的衣裳”;在河北师大附中门口打卡,因为“河北师大附中 乒乓少年背向我”;在新百广场(原人民商场)打卡,因为“在八角柜台 疯狂的人民商场”……
他们会去河北电影制片厂打卡,万青录过专辑的地方。还有河北博物院,这里不仅可以学历史,还是万青专辑《冀西南林路行》封面图的灵感来源。
同样,乒乓迷也会为了乒乓球世界冠军、石家庄籍运动员孙颖莎,特意前往石家庄,去“莎莎”的母校——石家庄市和平西路小学,河北省直机关第五幼儿园,以及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拍照留念,相关攻略在社交媒体随处可见。
或许,一千个游客心中,有一千个石家庄。
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价值,有个性也有共性。石家庄能够提供的情绪价值,能让人说走就走的理由,正越来越多。
体育之城
比如,还可以去石家庄打网球,去去“班味”。
石家庄中央绿色体育公园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石家庄市网球推广训练中心室内球馆内,击球声此起彼伏。教练为每一次精彩发球叫好,场边休息的学员们一边喝水,一边交谈着。“能明显感觉到,这几年石家庄打网球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只是学生,很多上班族也加入了进来。而且不只是本地,其他城市的网球爱好者也会专程来石家庄打网球。”网球教练张李思源表示。
网球热度的逐年提升有很多原因。经济发展带动的消费新需求是一方面,顶尖运动员的带动效应也是一方面。同时,这项运动既能锻炼体能,又能锻炼思考能力,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参与,还兼具了潮流与社交属性。
石家庄看到了这一点,早早开始布局“网球之城”建设。这几年,石家庄的网球场数量,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注册人数都迎来了指数级的上涨,ITF国际网球大师赛、中国中学生(青少年)网球精英赛等重要赛事也相继落地石家庄。
相比网球,“去石家庄滑雪”,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真正走进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城西北侧的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就会明白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正定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 微信公众号“石家庄发布” 图
即便室外是38℃的炙烤,滑雪场内却始终保持着-6℃的气温,仿佛一秒“超时空转换”至阿拉斯加。
冰天雪地同样是金山银山。过去,受制于天气和场地条件,冰雪运动偏小众,普及度和渗透率并不理想。北京冬奥会之后,“冰雪热”火遍大江南北,消费群体持续扩大,加上室内滑雪场、造雪机等技术解决了自然条件限制,冰雪运动由“季节限定”到“四季常青”,多地开始抢抓“冰雪经济”发展机遇。
这也是为什么,冬天并不那么冷、降雪量也偏少的石家庄,竟“无中生有”成为华北地区的冰雪运动高地。
不出所料,到正定热雪奇迹滑雪的也是外地人居多。正值暑假期间,一支来自天津的滑雪队在正定热雪奇迹集训了一个多月,每天上午十点开始训练,中午休息后,下午继续练,晚上还会包场加练。“这边的室内滑雪场条件很不错,像这样的高标准场地,别说周边了,全国都不多,所以我们选择来石家庄集训。”滑雪队负责人说。
短期体验同样可以成行。就拿北京人来说,周五晚乘高铁一小时到石家庄,周六在滑雪场内风驰电掣、甩掉烦恼,周日在正定古城逛一逛后回程。正定热雪奇迹旁边,两座国际酒店和近1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明年将全部投入使用。
漫步在石家庄,可能随时会“撞见”热火朝天的体育赛事。中山东路和体育南大街的十字路口,裕彤国际体育中心西北角,有一处“嵌入”市民生活的篮球公园。今年以来,石家庄三人制篮球联赛(庄篮)举行了多个组别的角逐。一边是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一边是盖帽上篮、人声鼎沸。
近两年来将五人制足球的激情挥洒在了石家庄的各个角落。
庄超联赛 石家庄市足协 供图
五人制足球虽不如十一人制普及度高,但攻防转换极快、观赏性强,场地也更贴近市井烟火和城市肌理,也在成为石家庄独特的城市标签。
石家庄人,开始被别人羡慕了。
情绪价值
过去,石家庄生产药品,生产衣物,生产电视机。现在的石家庄依然是重要的工业城市,但和过去相比,这座城市还开始批量生产“情绪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庄并不是在出“乱拳”。
以音乐、赛事为代表的休闲经济,已不是产业版图的边缘,而是已经成为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超级产业。在物质需求逐渐饱和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需求迎来爆发,因此,能够生产快乐、提供情感陪伴的城市,将具备决胜未来的关键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城市的未来,不仅要拼硬件,也要拼体验;不仅要拼政策,也要拼服务。就以音乐节、演唱会为例,石家庄早已摸索出一套高效协同的城市服务机制,20多个市直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全环节跟踪服务。免费接驳、地铁延时、特色美食、文创礼包……乐迷的满分体验感,才是永恒的追求。
未来的城市,一定是主客共享、居游并举型城市,不仅有高效运转的生产空间,更有柔软充沛的情绪空间。
石家庄正走在这样的轨道上。
而在大力发展休闲经济,为市民、游客制造快乐、营造情绪空间的同时,石家庄自身的面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位于光华路与谈固北大街交口东南角的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前身是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旧厂区,2018年搬迁后,闲置的旧厂区杂草丛生,逐渐被人们遗忘。
2023年,石家庄市对石钢旧厂区进行了微改造,保留了两座高炉、四栋既有建筑及部分生产车间设备,通过加固改造形成工业遗存景观。同时,配套了咖啡馆、音乐空间、电影博物馆等新业态。
石家庄市工业遗址公园 石家庄文旅投集团 供图
昔日繁忙的钢铁厂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重金属工业风”的摇滚主阵地,以及石家庄的文化新地标,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
还有“织音1953”,前身是石家庄第一棉纺织厂和第二棉纺织厂旧址,上世纪50年代华北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如今已是汇聚了音乐、咖啡、潮品等要素的时尚中心,今年五月开放后迅速成为石家庄消费新地标。作为河北首个非标商业艺术园区,织音1953持续招引到多家文化传承、艺术体验、时尚消费等领域的首店品牌入驻。
锯齿状的厂房骨架还在,还是熟悉的红色墙面,却已是“旧瓶装新酒”,回忆与当下同样无比热烈。
位于建华大街与南二环西北角的石家庄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之前是一片长期围挡起来的垃圾山,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堪称石家庄市区的一块“伤疤”。通过低成本改造提升,这里变成了漂亮整洁、活力迸发的“绿茵圣地”。
这几年,石家庄利用拆违腾退地、街头路边空闲地等建成了近1000个球类运动场地,较之前增长了近10倍。
这何尝不是石家庄的一种“自洽”。
向上生长
石家庄让人想起了英国曼彻斯特。
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之一,曼彻斯特曾以纺织业为核心产业,拥有发达的铁路网络,后通过技术创新进步不断推动工业升级,并逐步向科技与服务领域转型。曼彻斯特有摇滚,也有英超“曼市双雄”。
同样,石家庄这个曾以纺织、制药为鲜明产业特征、拥有发达交通网络的城市,也一直在低调中努力转型,向上生长。
石家庄的目标,是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成为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
这个目标,并没有停留在纸面,没有止步于口号,而是跃动在万青、二手玫瑰、郭顶的歌声里,在网球运动员的球拍上,在滑雪场的一道道雪板痕迹中。所有的日新月异,其实都是日积月累的付出。
石家庄,去过了还想再去。
海报设计:郑达咖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