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看完中国阅兵后,中方商务部雷霆出手,对美企收取反倾销税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阅兵刚刚结束,外界的关注点迅速转移到经济层面。9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态,说他看到了中国想让他看到的东西,还夸赞大阅兵“很出色”。

很快,另一件事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中方商务部公布了反规避调查的最终裁决,对美国产的G.654.C光纤加征最高78.2%的反倾销税。这次动作直击美方痛点。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然而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早在9月2日,美国政府给台积电下了通知:南京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VEU)资格将在2025年底撤销。

这意味着之后台积电要向工厂运送美国产设备,就必须逐单申请许可,完全没有以前的便利。这一决定不仅打击了台厂的稳定性,也让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市场立刻反应,股价波动就是最直观的信号。

在笔者看来,这两件事不能分开看。一方面,美国在半导体链条上持续加压,想把关键环节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中国用反倾销手段反制,用规则把空间收回来。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

这不仅仅是经贸摩擦,更是一种战略博弈。换句话说,特朗普打芯片牌,中方则亮出规则牌。两边都在给对方施压,但手法各有不同。

客观来说,美国这一系列动作并不是临时起意。特朗普一直把芯片看作是大国竞争的核心工具。

对外,他希望通过管制和限制来维持所谓的技术领先地位;对内,他要给支持制造业回流的选民一个交代。

图|美国芯片

尤其是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他需要拿出实际政绩来证明所谓的“美国优先”并非口号。所以,美国对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的豁免逐步收紧,不是偶然,而是整体战略的一环。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特朗普与支持者

归根结底,美国打的是政治算盘。特朗普试图用许可制度把半导体企业牢牢控制在美国的轨道上,让他们不得不把更多投资转到美国本土。

可问题在于,审批机制效率低下,积压申请多到令人头疼。很多美企自己都抱怨:客户不等人,订单延误就意味着市场被抢走。

图|美国半导体

这其实反映出,美国想用行政手段改造产业链,但现实根本没那么听话。

所以说,中方的反制并不是简单的回应,而是一次战略性的布置。商务部明确裁定,美方企业通过改变贸易模式规避原有反倾销措施,缺乏商业合理性,必须纳入税收范围。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

这一决定涉及康宁等多家美国企业,税率最高78.2%。这是规则层面的较量,也是市场层面的信号。告诉外界,中国不会被动承受,而是会用制度化手段来守住公平竞争。

其实这事情还能和阅兵联系到一起。

图|美国康宁公司

军事上展示实力,经济上展示规则,两者结合形成双重信号。对内是自信,对外是告诫:不要低估中国的综合能力。硬的有震慑,软的有规则。这才是对外释放的真正信息。

令人唏嘘的是,美国自以为靠一纸禁令就能改变市场格局,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图|中国大阅兵

半导体设备审批拖延,反而逼迫企业去寻找其他供应商;港口附加费政策未落地,就已经让中国企业绕开美国航线,转向亚洲、拉美和非洲。

这不是“脱钩”的胜利,而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企业要的是稳定,不会为了政治口号去冒风险。

图|中国集装箱船舶

其实这件事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很直观。光纤产品是通信网络的基础,半导体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任何一环受到冲击,都会传导到更大范围。

中国的反规避裁决,堵住了漏洞,保证了市场公平;美国的豁免收紧,却在无形中提高了自身企业的成本,增加了全球供应的不确定性。

图|光纤产品

两者放在一起看,谁在稳住秩序,谁在制造风险,高下立见。

说起来,特朗普在阅兵后立刻出手打芯片牌,也反映出他的焦虑。一方面,他需要对国内强硬派交代,证明自己不会在对华博弈上“退缩”;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手里能用的牌不多了。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

贸易关税、技术管制、港口收费,这些工具用了多年,效果已经大打折扣。所以他才会不断加码,哪怕风险越来越高。

而中方这次的应对很有分寸。既不把事情扩大到无法收拾的程度,也不让美方的挑衅没有回应。

软硬结合,刚柔并济,才能真正让对方明白:施压不会有用,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这不是情绪化的对抗,而是理性的博弈。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

不过一次反规避调查就能改变格局吗?不,当然不能。

但它的意义在于,告诉市场:规则是可以依靠的,公平竞争是底线。只要这个信号足够明确,企业就会更有信心去布局,去投资,去创新。这种稳定性,本身就是最强的力量。

图|中美国旗

再者,美国的做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反思。不只是中国企业在寻找替代方案,连美企本身也在抱怨审批的拖延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长远来看,美国这一套“单边主义”的打法,很可能会伤到自己。毕竟,全球产业链是几十年形成的,谁也不能轻易逆转。

图|美国群众

这一回合的交锋,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美国用行政命令和政治手段强行施压,中国用规则和市场逻辑稳住阵脚。

最终的结果,不是看谁喊得更响,而是看谁能让企业和市场更安心。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选择显然更具可持续性。

图|美国总统特朗普

面对这种情况,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趋势:全球产业链正从单一依赖走向多元布局。

中方的反制加速了这一趋势,美国的限制措施也推动了企业寻找新路径。未来,全球供应格局或许会更加分散,但这反而会让系统更加稳健。

最后要说,特朗普想用芯片牌来掌控局势,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规则和市场的力量,比行政命令更长久。谁能顺应这个大势,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晨曦有约

——完——

参考文献:

极目新闻:特朗普承认观看了九三阅兵: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我确实在看

观察者网:三星、SK海力士之后,台积电在华工厂豁免也被美国撤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财经   商务部   雷霆   中方   中国   出手   三星   美国   市场   企业   规则   半导体   反制   产业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