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的问题不在3中卫更不是传控,很多人包括塞蒂恩都搞错了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久古

从上半程的冠军跌落到如今的第四,特别是最近3轮2负1平,国安的表现引发了坊间对其战术打法的热议。不少人认为,主要问题出在主帅塞蒂恩身上,是他一成不变的3中卫体系以及“无效”传控打法,导致国安在被针对的情况下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但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国安的问题不在战术打法,而是塞蒂恩的用人思路出了问题。

中超联赛第18轮国安0-2蓉城


几个赛季之前、尤其是施密特和热内西奥时期,国安的战术打法围绕着奥古斯托、比埃拉来设计,边锋几乎不存在。当时的国安,边路进攻主要以王刚和李磊的边后卫助攻为主。

但现在的国安,不但没有了中路的两名超强巨星,王刚和李磊也年长了5、6岁而变成了36或者33岁的老将,当年那两名边路飞翼、特别是亚冠赛场把浦和红钻场上队长虐到怀疑人生的王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眼下的王刚,变身右中卫,实在是无奈之举。

回到正题:为什么说国安的问题不是3中卫、更不是传控的打法,而是用人问题呢?

最浅显一个问题是对边翼卫的人员安排。缘于篇幅,以下均不举例,而纯粹谈观点:

正常情况下,左边翼卫是林良铭首发,右边翼卫曹永竞,咱先说左路。林良铭原本是左边锋,初出道时、包括当年的国奥就是如此。理论上说,他担任左边翼卫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能力也胜任。但这产生一个不良的连锁反应:李磊无法安排,并导致其一度闹离队。


李磊虽然年龄已偏大,这些年大伤小伤不断,各方面能力确实在下降。但从18强赛来看,只要调整到最佳状态,他的作用仍不可小觑。放眼目前大多数的中超右路防守球员,李磊要过他们,不说有绝对的把握,至少不会太困难。在国安的343或者说3412、3421战术体系中,边翼卫的助攻作用自不待言。

此外,李磊的作用与林良铭有很大的区别:前者主要是助攻,后者则兼顾射门得分。换言之,用林良铭,意味着国安的进攻火力点更多、也更分散,但法比奥和张玉宁等射手得到的射门机会就相对减少。事实却是,中超球队更为忌惮的,正是法比奥和张玉宁,此其一。

用林良铭,无形中就是放弃李磊。这会产生一个什么后果呢?原本李磊+林良铭可以起到1+1>2、至少等于2;只用林良铭,就剩下一个“1”,1+1>2自然也就不再存在。说白了,这叫自断一臂。


其三者,由于曹永竞只是“搅局”型边翼卫,国安的右路基本上丧失了进攻能力。话说到这儿,读者应该明白了吧?国安的进攻只有一翼,即左路。所有对手都知道,只要防死了左路,对国安的防守几乎就成功了8成(而不是一半)。一旦林良铭缺阵,又不使用李磊,或者李磊碰巧因伤或状态欠佳,国安的进攻也就可想而知了。

遇到这种情况,对手只需要防住古加和塞尔吉尼奥,国安的整个中后场还有谁是能拿得出手的呢?不靠恩加德乌的长传,国安还有进攻吗?自己没有进攻能力,还硬要按照3中卫的套路出牌,被对手反制或者打快攻、或者高位压迫,国安必阵脚大乱。足协杯1/4决赛如此,与申花、蓉城甚至津门虎这几场比赛时同样如此。


这不能怪传控,只能怪塞蒂恩只有3中卫这一招,就像伊万只会442菱形中场一样,缺乏变通。短传渗透、打控制,这本身没有错。哪怕对手阵型前压、国安被迫在中后场倒脚,这都是一种战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策略。但对手变了,国安没有变,或者不能因势利导、不能随着场上的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打法,传控就成了“罪状”。事实上,它只是背锅侠。

因此,个人认为,要改变国安目前的被动现状,塞蒂恩必须作出两点改变:一是林良铭和李磊的共存,二是视球员情况,3中卫和4后卫阵型必须能够做到切换自如,二者缺一不可。

至于让李磊踢左中卫,更是错上加错。尽管在留洋比甲草蜢时任过此职,但效果并不好。李磊的作用,只能是左后卫或者左边翼卫。这个问题不解决,至少本赛季国安的成绩好不到哪里。


(今日头条独稿,未经许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转载!图片全都是来自今日头条免费图片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体育   中卫   打法   战术   对手   左路   作用   能力   球员   边路   右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