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巨头发出警告:中国人太聪明,西方若执意封锁,必将率先倒下

文|青茶

前言

当整个西方世界都以为,收紧芯片出口能“掐死”中国科技的咽喉时,一个来自荷兰的科技巨头,却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

阿斯麦(ASML)这家掌握全球最先进光刻机技术的公司,其掌门人彼得·温宁克毫不讳言地指出:想彻底孤立中国,是不可能的;中国人太聪明了,越逼他们,他们越会创造。

今天,当美国的“芯片封锁”计划被现实打脸,温宁克的警告正一点点成为事实。

ASML的光刻霸权

如果说石油是上个世纪的血液,那么芯片就是当今时代的灵魂。而光刻机,则是铸造芯片灵魂的“造神之手”。全世界能造出顶级EUV光刻机的公司,只有一家,ASML。它的存在,几乎决定了全球半导体工业的命运。

一台EUV光刻机,价值高达两亿欧元,重量超过180吨,零件多达10万个,被誉为人类制造史上最复杂的机器。

美国的英特尔、日本的台积电、韩国的三星,没有一个能绕过它。正因如此,美国才极力游说荷兰政府,让ASML禁止向中国出售高端光刻设备,以此“卡死”中国芯片的脖子。

然而,ASML的掌门人温宁克并不买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技术封锁这件事,短期能得意,长期必反噬。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数百万工程师、无数科研机构、国家战略支持的中国来说,封锁不可能让它停步,反而只会逼出自主创新的洪流。

温宁克的那句“你越逼他们,他们越会创新”,并非情绪化的“讨好”,而是建立在冷静判断上的现实分析。中国的科研潜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长期压制的。

他清楚看到,西方的技术优势,本质上是靠开放的全球市场维系的。封锁中国,就等于自断一臂。因为中国不只是一个市场,更是全球供应链中最庞大的参与者。

一旦中国被排除在体系之外,它不会沉默,而会自建体系、反向创新。那时,技术的主导权将彻底改写。

温宁克的“清醒”让他在政治狂热中显得格外孤独,他不是在为中国说话,而是在为理性发声。科技的本质从不是封锁,而是开放与竞争。封锁可以延缓别人一时,却也会让自己停滞一世。

封锁的经济反噬

很多人不知道,ASML的光刻机不仅贵得离谱,研发成本也高得惊人。光是开发EUV技术,ASML就烧掉了超过100亿欧元。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订单和现金流,它根本撑不下去。而在这个体系里,中国是它最大的金主之一。

根据ASML的财报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总出货量的24%,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部分。也就是说,ASML赚的每4欧元里,就有1欧元来自中国。而就在同一年,荷兰政府跟随美国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EUV光刻机。

结果呢?ASML的订单增速迅速放缓,研发投入压力陡增。温宁克罕见地在采访中说出重话:“如果我们把中国市场切掉,西方迟早会被孤立。”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赤裸裸的现实逻辑。

没有中国市场输血,ASML的利润会下滑,技术更新速度就会变慢;而另一边,被逼到墙角的中国,将全力发展国产光刻机。最终的结果,就是“你封别人,封成了自己”。

更关键的是,封锁正在瓦解整个科技产业链的平衡。

过去几十年,全球科技合作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美国负责设计,荷兰造光刻机,日本造材料,中国负责制造与消费。

这是一种共生关系,缺了任何一环都难以维持。美国打破平衡,以为能维持霸权,却没想到最先被伤到的,恰恰是它的盟友。

ASML不仅失去了中国的订单,也失去了未来的安全感。温宁克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需要中国市场的利润来维持研发,否则我们自己的竞争力也会下降。”

他的话听起来冷酷,却极其务实。科技不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而是全球分工的产物。失去合作,创新本身就会衰退。

更讽刺的是,中国并没有因为被封锁而倒下,反而在疯狂追赶。这场封锁,反倒成了中国科技崛起的燃料。

封锁的笼子,反而夹伤了自己

美国原本以为,只要卡住EUV光刻机,就能让中国永远造不出先进芯片。可是,他们低估了中国工程师的创造力,也低估了中国的“耐心”。

在封锁彻底生效前,中国企业早已行动。中芯国际、华虹、华为、长江存储等公司在短短几年内,从世界各地疯狂采购DUV光刻机,仅ASML一家就向中国卖出了800多台。

这些机器虽然比EUV落后一个档次,但中国工程师用“多重曝光”等土办法,硬是突破物理极限,造出了7纳米级芯片。

2023年,华为Mate60手机横空出世,搭载国产芯片麒麟9000S,直接打脸了封锁政策。美国震惊,政客愤怒,连商务部官员都懊恼地承认:“我们没想到他们囤了这么多机器。”

这场科技反击战,让全世界看到一个事实:封锁没能困住中国,反而逼出了它的韧性和创造力。

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虽然仍有差距,但已从依赖进口,转变为“能造能用”的自主体系。

在光刻机领域,上海微电子也在不断追赶。虽然目前国产机型仍停留在28纳米层级,但配合国产光源、镜头、控制系统的突破,已经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封锁不再是“锁死”,而是“倒逼进步”的起点。

温宁克的“预言”正在一一兑现,西方想困住中国,结果困住了自己。ASML丢失市场,英特尔和台积电的订单受限,美国设备商营收下滑。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厂商崛起,市场重心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迁移。

这就是现实最残酷也最讽刺的一幕:美国辛辛苦苦筑起的高墙,成了别人攀登的阶梯。它原本想制造一场“科技围剿”,却无意中点燃了中国自主创新的火焰。

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满足于“跟跑”,而是要在芯片、材料、装备全链条上“并跑、领跑”。封锁的笼子没关住中国,反而夹伤了西方的手。

结语

温宁克的那句“你越逼他们,他们越会创新”,西方以为封锁能稳固霸权,却忘了创新从来不是围墙里的特权,而是压力下的必然反应。

中国的科技崛起,不仅仅是“被逼出来”的奇迹,更是一种由国家战略、产业力量、科研精神共同推动的历史必然。封锁让中国看清了路,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条“走自己的科技之路”的巨龙。

最终,真正的赢家不会是筑墙的人,而是那个学会用被压迫力量,重新点燃创新火焰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科技   荷兰   巨头   聪明   中国人   中国   光刻   三星   美国   芯片   全球   中国市场   欧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