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重要会议,把反内卷整治提到了新的高度。光伏、水泥、钢铁、汽车、猪肉都在搞“反内卷”。
有人会说,反内卷跟我有啥关系?关系大了去了!这可能是未来十年的大转向,直接关系到咱们国家能不能真正富裕起来,更关系到大家的工资能不能涨上去!
其实反内卷我从五月初说到了现在,关注我的都听腻了。但没关注我的,可能这两天才第一次重视这个词,
那么反内卷到底和我们的收入有什么关系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一个出口工厂上班,你的收入上涨一倍,需要公司出口上涨多少?只需要10%,甚至更低。
为啥这么神奇?
因为假设你们厂出口100万,但因为同行疯狂压价、恶性竞争,也就是内卷。最后只能贴着成本卖,毛利润可能只有可怜的10万块。
你的工资,就是从这10万里发的。出口额再高,没利润,工资就是镜花水月。
那如果你们的产品能涨价10%,出口额变成110万,虽然只涨了10万,但毛利润呢?就直接从10万跳到了20万!翻了一倍!
就算老板拿走一大块,剩下来能发给员工的钱也多了很多,你的工资自然能涨不少。
而如果毛利率能有10%,这还是高估外贸企业了,很多外贸企业,卖衣服的卖小商品还有卖电子产品的,3%的毛利率都不到。这也意味着,哪怕给产品涨价1%,工人收入就可能实实在在的提高几百元。
看看有的上市公司,出口额吓死人,一千亿,一看毛利润,三五十亿。为啥?有的是客户太强势,产品也一般,没有议价权。有的是同行太强势,恨不得亏本甩卖,把竞争对手全干死。这就很可怕,更可怕的是各行各业全都这样。大家都这么干,还想着提高收入,不是做梦嘛。
内卷还有什么后果呢?劣币驱逐良币。之前那个起火的充电宝,某种程度就是内卷的后果。之前那个塌房的网红,卖的那个木薯粉,以次充好,也是内卷的后果。光便宜有用吗?买一堆垃圾在身边,随时都可能把自己杀掉,把自己烧死炸死毒死。最可怕的是,不光劣币在驱逐良币,良币也在把自己当劣币。
比如说光伏产品,中国那几家光伏企业确实能打,产品也是真的好,美国人欧洲人用了都说好,硬是被自己人卷到地板价。
价值10美元的光伏组件卷到六毛钱,义乌六毛钱的指甲油卖到老外那十美元。到底谁是良币谁是劣币,到底谁是科技。卷到最后,一家家制造能力又强,科技实力又强的企业,几十亿的巨亏,有什么意义,企业不赚钱,员工不赚钱,股东也不赚钱,还不如转行卖指甲油赚钱。
各行各业都这么搞,成了恶性循环,只有打破这个循环,收入才能上去,产品涨价了,公司赚钱,员工拿钱,又有钱去买别的公司的产品,循环一圈,内需就上去了,通胀也上去了。
就算最后钱都进了资本口袋,员工收入购买力没变,物价涨10%,工资也涨10%,那也是好事,至少房贷没涨,每个月还是固定那么多,还起来更轻松了。
现在反内卷,主要就想达到这么一个效果,提振内需,走出通胀。有人说解决内卷得靠出口呀,涨价有啥用,得找新的市场呀。问题是去哪找市场,中国一家卖全世界一半的货,还要去哪找,其他国家彻底不生产了吗?其他国家就只进口不出口了吗?
未来方向很明确:从追求出口规模,转向追求出口质量!
现在可能是:出口100块,净赚10块。
未来目标则是:出口降到80块,但净赚20块!
这就是用规模换利润!
再复习一下央行的三句话:管高价转向管低价,反垄断转向反无序竞争,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当然这个过程要付出代价,产能出清,说白了就是企业倒闭,说白了就是很多人会失业换岗,跑去干服务业。
当然干服务业也需要门槛,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服务业,看哪些证书现在管的松把它拿下,以后说不定就值钱了。以前蛋糕快速变大,不管是不是人才,都好赚钱,以后这个门槛就会越来越明显了,不管是学技术学知识还是学服务,赶紧学吧,时间不多了。
最后说说投资方面,千万别照搬过去供给侧改革的逻辑,这次完全不一样。上次是主动减少供给。
这次是叫停价格战,让市场自然淘汰。
那这次的主动在哪呢?主动在拉动需求。以后财政投资集中在需求侧,而不是供给侧。这次反内卷的主线只有两方面:一个是硬实力科技,一个是高品质消费。就这两方面,没有其他主线。硬科技和普通科技,品质消费和普通消费,中间会出现很大的估值分化。
反内卷这盘大棋,关乎国运,更直接连着咱们的钱包。看懂趋势,才能早做准备。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