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血压就升高?这不是错觉!做好这几点,可帮助平稳血压

近日气温骤降

不少患者发现

血压似乎也“跟着上来了”

每天测血压的数字

比前阵子高了几毫米汞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图源:图虫创意

天气变冷

血压为何升高?

这种现象被称为“血压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当室外或室内平均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就会分别升高约0.26mmHg和0.38mmHg。在家庭自测血压报告中,冬季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往往比夏季高出5.2mmHg和4.0mmHg

这并不是个别情况,而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自然反应:

气温降低→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气温升高→血管舒张→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即使在恒温室内测量,冬天的血压仍可能偏高。其背后可能的原因:

交感神经更活跃:寒冷刺激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更明显;

出汗减少:盐分排出减少,也会促使血压上升;

维生素D缺乏:冬季日照短,紫外线不足,会影响血管舒张功能;

运动减少、体重上升:也是冬季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高血压的患者对气温变化更为敏感,血压升高更明显。

图源:图虫创意

稳血压的日常调护

定期测量

每天早晚固定时间监测血压,特别注意晨起血压的波动。若发现近期数值持续偏高,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就诊咨询。

饮食调理

《黄帝内经》云: “ 五味入口,以养五气,气和而生 ” , “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 。因此,饮食宜清淡、温润:

● 减少 盐、油、脂的摄入;

● 保持温热饮食,避免寒凉刺激;

● 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规律运动

《内经》云: “ 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 ”。

●建议在上午10点后下午阳光充足时运动;

●适合项目: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快走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大汗淋漓。

图源:图虫创意

情志调节

《内经》云:“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秋冬时节,保持心境平和,对稳定血压尤为关键。

●每日静坐、深呼吸或冥想10分钟;

●通过书法、绘画、园艺等缓解焦虑;

●听轻音乐、远离噪声干扰;

●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中医小妙法:耳穴按摩助调压

降压点:以食指推压20次,感到微痛和温热为度,每日2次。

耳背降压沟:拇指沿耳后从下向上按摩,每秒约2次,持续3分钟,每日2次。

方法简便,持之以恒,可帮助舒缓神经、平稳血压。

图源:作者手绘

何时需要药物治疗?

若平均血压≥140/90mmHg,应在医生指导下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若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卒中10年心血管风险≥7.5%(PREVENT评估),则当血压≥130/80mmHg时即可考虑用药。请务必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用药。

中医药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助力

对于血压轻度升高(收缩压120~129mmHg,舒张压mmHg)或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患者,中医药可通过辨证施治、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实现早期干预。

中医调理注重个体差异,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

对于2级高血压(≥140/90mmHg)患者,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改善:

●服药后仍有头晕、乏力症状;

●血压波动大或药物副作用明显(如干咳、踝部水肿等);

●伴有焦虑、失眠等情志症状。

图源:图虫创意

寒凉季节,请您稳稳守护“心脏温度”

高血压患者在寒冷季节更需关注自我调养。

中医讲究“顺时养生”,天寒之际,养阳护心、调气和血,尤为关键。

让我们一起稳血压、护血管、强心气,平稳度过这个冬天。

参考文献:

1.Gulati M, Moore MM, Cibotti-Sun M. 2025 High Blood Pressure Guideline-at-a-Glance. J Am Coll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5, 2025. doi:10.1016/j.jacc.2025.07.010

2.Xu Y, Han Y, Chen W, et al. Susceptibility of hypertensive individuals to acute blood pressure increases in response to personal-level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decrease. Environ Int. 2024;185:108567. doi:10.1016/j.envint.2024.108567

3.Stergiou GS, Palatini P, Modesti PA,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Evidence, consensu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Consensus statement by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Working Group on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Cardiovascular Variability. J Hypertens. 2020;38(7):1235-1243. doi:10.1097/HJH.0000000000002341

4.Wang Q, Li C, Guo Y, Barnett AG, Tong S, Phung D, et al. Environmental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 Total Environ 2017; 575:276–286.

5.Imai Y, Munakata M, Tsuji I, Ohkubo T, Satoh H, Yoshino H,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in normotensive women studied by home measurements. Clin Sci 1996; 90:55–60.

6.陈志强, 蔡光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5.

来源:邵逸夫医院 中医科

作者:夏君彦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养生   血压   错觉   平稳   收缩压   高血压   创意   血管   气温   患者   寒凉   心气   内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