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二号成功对接空间站,将首次在轨修复神舟飞船,物尽其用

中国航天这几年干得越来越稳当了。尤其是空间站建好之后,各种任务接二连三地推进,这次神舟二十二号的发射就特别有意思。它不是常规的载人任务,而是因为神舟二十号出了点小状况,紧急上阵补位。整个过程从发现问题到发射对接,只用了短短时间,展示了应急机制的靠谱。

太空里那点小碎片,就能让一艘飞船暂停返回,这事儿听起来惊险,但中国团队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人佩服。关键是,这次还计划对神舟二十号的舷窗做在轨修复,把老飞船的潜力再挖挖,不浪费资源。

神舟二十号的任务本来挺顺利的。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它搭乘长征二号F遥二十火箭从酒泉发射中心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差不多10分钟后,船箭分离,飞船展开太阳能帆板,姿态调整到位。

晚上23时49分,它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准准地连上天和核心舱的径向端口。第二天凌晨1时17分,舱门一开,陈冬、陈中瑞和王杰三位航天员就进驻空间站,和留守的神舟十九号乘组会师。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六次太空会师,场面挺壮观的。

他们在轨待了半年多,干了不少事儿。陈冬当指令长,协调各项指令;陈中瑞管机械臂操作;王杰负责工程维护。他们监测微重力环境,测试材料耐辐射性能,还做了几次出舱活动。5月上旬第一次出舱,安装外部传感器,采集轨道数据。

6月第二次,调整设备布局。7月进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转移样品。8月第三次出舱,固定防护装置。到10月下旬,任务进入收尾,神舟二十一号也快来了。空间站后向端口停天舟九号,前向预备神舟二十一号,神舟二十号在节点舱下方,一切配置正常。

10月31日23时44分,神舟二十一号发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火箭点火,11月1日3时22分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只用了3.5小时,创下神舟飞船对接最快纪录。4时58分,张陆、武飞、张洪章进驻,和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第七次会师。

11月4日,两组人交接钥匙,移交日志和记录。原计划11月5日,神舟二十号返回东风着陆场。乘组打包物品,检查返回舱系统。陈冬最后巡检舷窗时,发现右侧玻璃有细长划痕。长度不到1毫米,宽度0.8毫米,疑似外部冲击。

地面团队马上行动。航天员从内部拍摄,空间站机械臂从外侧高清成像。裂纹在外层防热玻璃上,内两层承压玻璃没事。专家组做拍照判读、设计复核、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舷窗是三层结构,外层石英玻璃厚12毫米,能扛7公里每秒冲击。

模拟再入大气层,高温等离子体可能放大裂纹,导致密封失效。风洞测试显示,扩展风险超安全阈值5%。11月10日,结论出来:不满足载人返回条件,最大可能是空间碎片撞击。

应急预案启动。神舟二十号留轨做试验,乘组转移到神舟二十一号,带上记录和氧气瓶。11月14日11时14分,神舟二十一号分离空间站,用3圈快速返回,缩短3小时。下午16时40分,着陆东风着陆场西区。5架直升机赶到,医疗队检查三人:心率正常,体重减1.5公斤。陈冬报告,在轨200天,完成27项实验,空间站状态好。

酒泉发射场同时备战。神舟二十二号原定2026年上半年发射,现在转应急。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火箭推进剂加注好,只需16天准备。

11月15日,装货:20箱航天食品,如营养棒和真空肉;抗辐射药品;15公斤新鲜苹果橙子;维修工具、电池;最重头是舷窗处置装置,5公斤,含硅基聚合物和密封胶。11月24日,船箭转运发射区,风速低于8米每秒,云层安全。

11月25日12时11分,火箭点火,火焰喷射,组合体爬升。第一级分离,二级发动机工作,10分钟入400公里轨道,倾角42度。神舟二十二号设状态,帆板展开,推进器调姿态。

下午15时50分,径向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激光雷达偏差0.5厘米。压力平衡,舱门开,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转移货物。张陆清点箱子,李明记序列号,无损耗。空间站恢复三船配置,应急冗余重建。

这事儿创三纪录:长征二号F间隔最短,25天;一年三次飞船发射;首次无人应急上行。轨道数据分析,碎片来自低地球轨道密集区。乘组状态好,继续维护。神舟二十二号物资提升自给率20%。滚动备份机制显神威:发一备一,随时救援。酒泉两工位并行,一主一备,不闲置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科技   神舟   物尽其用   空间站   飞船   舷窗   酒泉   天和   轨道   端口   火箭   帆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