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奔涌:
沈阳工运与中共地下党的抗战史诗
□沈阳日报、沈阳发布评论员 封葑
1931年秋,柳条湖的爆炸声划破沈阳夜空,日本关东军的铁蹄踏碎了东北的宁静。此后14年,这座东北工业重镇沦为日军侵华的“兵工厂”与“后勤基地”,殖民统治的阴霾笼罩大地——工厂里,日本监工的皮鞭抽打着中国工人;街头巷尾,日伪宪兵的巡逻车四处搜捕反抗者;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试图用高压政策磨灭民众的民族意识。
然而,压迫愈深,反抗愈烈。在这片被奴役的土地上,抗争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中共满洲省委、中共奉天市委与特委的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工厂棚户区,用传单传递抗日真理,用会议凝聚斗争力量;奉天兵工厂、英美烟草公司、皇姑屯铁路工厂的工人们,从“抢粮斗争”到罢工维权,从消极怠工到破坏军火生产,用双手与智慧对抗侵略者的压榨;赵一曼等革命志士,化身普通工人深入群众,在生产一线播下革命火种,点燃工人心中的抗日怒火。
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却以“磨洋工”的韧性、“烧飞机”的勇气、“护工厂”的坚守,在日军的眼皮底下筑起了一道无形的“抗日长城”。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沈阳工人阶级作为抗战重要力量的担当,更印证了“组织起来的人民不可战胜”的真理——当分散的个体被信仰凝聚,当平凡的工人被组织动员,即便身处绝境,也能爆发出撼动殖民统治的伟力。
暗夜举旗
党组织点燃抗日星火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历史,却也让沈阳工人运动与地下党组织在绝境中觉醒。当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任由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炮制伪满洲国,将3000万东北同胞推入苦难深渊时,是中国共产党点燃了沦陷区人民的希望之光。
中共满洲省委率先扛起抗日旗帜,党的第一篇抗日宣言在沈阳发表。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立即召开常委紧急会议,发表了《中共满州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义正词严地痛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强烈鞭挞了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政策,明确提出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驱出中国”。随后出台的《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更将斗争方向具体化——号召罢工罢课,建立斗争委员会,壮大党组织。这些文件如同暗夜中的火炬,通过党员秘密传递到城市的街头、工厂的车间,让迷茫的民众看到了抗争的希望。
中共奉天市委是火炬的传递者与实践者,领导工人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在奉天兵工厂,共产党员梁永盛带领工人穿梭于北市场、沈阳站,秘密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在英美烟草公司,党员组织积极分子向群众揭露日军制造事变的真相。除了思想动员,中共奉天市委更懂得从工人切身利益出发凝聚力量:1931年9月21日,领导兵工厂工人开展“抢粮斗争”,夺回被厂主克扣工资所对应的粮食;9月27日,协助皇姑屯铁路工厂工人包围厂长大楼,成功争取到工资发放、家属安置等权益。这些经济斗争的胜利,让工人真切感受到“团结即力量”,也为党组织赢得了信任,为后续斗争筑牢了根基。
在烟厂工作的女童工。
顽强破壁
工人运动的深化突破
日伪政权统治下的城市,陷入白色恐怖之中。1931年11月中旬,中共满洲省委又一次遭到破坏,12月迁往哈尔滨。在迁离前夕,中共满洲省委将中共奉天市委改组为奉天特委。奉天特委接过领导重任,直面日伪白色恐怖的重压,推动工人运动从宣传动员转向更为深入的实践。
赵一曼的斗争事迹便是这段历史的生动注脚。1932年,赵一曼以“江海燕”为化名,潜入英美烟草公司。她身着工装,与1500多名女工、童工同吃同住,不仅拿出工钱资助困难工友,还深入北市场工人棚户区,用通俗的语言宣讲抗日道理。当得知工厂赶制的一批高级香烟将供应日军军官时,她带领女工悄悄往烟盒里洒水,让这批香烟全部发霉。转入奉天纺纱厂后,她又在宿舍秘密组织工人开会,号召大家以怠工、罢工反抗压迫,很快点燃了纺纱厂的反日斗争热潮。
斗争并非一帆风顺,“左”倾错误曾让工人运动陷入困境。1933年“一·二六”指示信到来,提出建立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委迅速纠正错误,重启《工人之路》等报刊宣传,恢复基层党组织至12个支部。斗争策略也更趋灵活:一方面组织工人参加义勇军,奔赴抗日前线;另一方面,为适应工人在经济方面的迫切要求,发动工人群众为争得自身经济利益而斗争,并在斗争中组织赤色工会。发动奉(天)山(海关)铁路工人怠工、纺纱厂工人争取加薪,在保障工人利益的同时积蓄抗日力量。更有大批沈阳工人奔赴抗联“密营”,七星砬子兵工厂的工人都是来自奉天兵工厂的老技术工人,他们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生产,自制武器,多数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了工人阶级的忠诚与担当。
星火燎原
工人自发抗争浪潮
鉴于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1935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将中共奉天特委改为中共奉天市委。1937年10月,因叛徒出卖,奉天市委遭毁灭性破坏,70多人被捕。但党组织点燃的抗日火种并未熄灭,沈阳工人自发掀起了更广泛的抗争,以“磨洋工”、破坏生产、罢工等多种方式,持续打击日伪统治。
1937年七七事变后,沈阳沦为日军军火基地,奉天造兵所(原奉天兵工厂)的工人想方设法减少生产,采取消极怠工、制造废品等方法,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
长期坚持反日斗争的“卅七友会”,是原兵工厂枪弹厂赵翔宇、赵德香、王德顺等37名进步工人成立的秘密抗日团体。1938年,“卅七友会”成员潜入东塔机场,烧毁数十架待运的日军轰炸机,烧死20余名日军。1943年,他们又偷偷打开消防水龙头,将航空处从德国进口的6吨油压机、电动机等泡在水中,造成大批设备无法使用。这些行动虽风险极高,却让日军意识到,中国工人从未屈服。
面对日军强抓劳工的暴行,沈阳工人更展现出智慧与团结。1942年伪满颁布《劳动者紧急就劳规则》后,关东军强抓近22万劳工,仅奉天一地就多次进行大规模抓捕。当时,失业的人们为拒绝被抓走当劳工,自发组织“轮流守望”,一有搜捕动静便互相传递消息,让敌人常常扑空。被抓的劳工也纷纷逃亡。
在争取权益方面,工人的斗争同样坚决。1941年,满蒙毛织株式会社3500余名工人为拒绝橡子面粥罢工胜利;1943年,奉天制炼所工人暴打日本监工,700名工人大半天没干活,迫使厂长公开道歉;1944年,中山钢业所工人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放火烧毁变电所,导致工厂停产3个月,后又罢工半个月,直到日本厂方答应工人提出的“不受气、涨工资”等条件。这些斗争延续了党组织的抗争精神,让日伪殖民统治陷入危机。
日军占领东三省兵工厂后,实行残酷的恐怖统治。
历史回响
精神遗产与当代启示
抗战时期的沈阳工人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篇章。从党组织点燃思想火炬,到特委领导深化斗争,再到工人自发反抗,沈阳工人阶级始终是打击日伪统治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军火生产的“破坏者”,让日军的武器供应屡屡受挫;是抗日武装的“补给者”,为抗联提供武器与人员支持;更是民族精神的“坚守者”,在14年沦陷岁月中从未停止抗争。
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首先,它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沈阳工人不仅在生产线上与日寇周旋,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直接参与破坏日军军事设施的行动。他们用智慧和勇气证明,即使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也能成为改变历史的重要力量。
其次,党组织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正是中共地下组织的坚强领导,让分散的工人个体凝聚成强大的集体力量。党组织不仅提供斗争方向和政治引领,更通过维护工人切身利益,赢得了广大工人的信任和支持。这种紧密的党群关系,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更重要的是,沈阳工人运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工人们面对日军的残酷镇压和严密监控,依然坚持斗争14年之久。这种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望这段历史,沈阳工人与地下党组织的斗争,不仅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助力,更为后世留下宝贵启示。工人阶级始终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而党的领导,则是人民凝聚力量、战胜困难的根本保证。这种顽强抗争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面对挑战时奋勇前行。
当今时代,我们同样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沈阳工人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工人阶级的奋斗精神和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沈阳工人运动的光荣传统,坚持党的领导,紧密联系群众,勇于攻坚克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必将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战时期沈阳工人运动与地下党组织的斗争历程,不仅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更是一面照亮未来的明镜。它告诉我们: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组织起来的人民更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1年9月19日
中共满洲省委召开常委紧急会议,发表《中共满州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这是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
▎1931年9月21日
中共满洲省委通过《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要求各地党组织必须积极地坚决地号召群众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等示威活动。
▎1931年9月23日
中共满洲省委作《对士兵工作的紧急决议》,组织抗日武装。
▎1931年11月
奉天兵工厂党支部发展新党员,党组织得到发展。
▎1931年12月
中共满洲省委迁往哈尔滨,将中共奉天市委改组为奉天特委。
▎1932年2月
赵一曼以“江海燕”为化名,潜入英美烟草公司开展工人抗日宣传。
▎1932年6月
“北方会议”召开,“左”倾错误致中共奉天特委基层党支部减至4个。
▎1932年12月1日
中共奉天特委发表《告奉天工人书》,发动年关斗争。
▎1932年12月7日
中共奉天特委发表《告全奉天各厂各路工友书》,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以罢工斗争反抗剥削和压迫。
▎1933年1月26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来《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即“一·二六”指示信),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3年6月
奉山铁路300余名工人为反对开除工人与资方发生冲突,遂以怠工方式进行斗争。奉天纺纱厂工人怠工争加薪,取得初步胜利。
▎1934年
4月,中共满洲省委任命夏尚志为中共奉天特委书记。6月,夏尚志召集兵工厂的部分党员开会,成立党支部。
▎1935年1月
中共满洲省委将中共奉天特委改为奉天市委。
▎1936年1月
中共满洲省委撤销,中共奉天市委改由中共哈尔滨特委领导。
▎1937年10月
因叛徒出卖,中共奉天市委遭破坏,70余人被捕,中共奉天市委被迫停止活动。
▎1941年9月
奉天满蒙毛织株式会社3500余工人罢工获胜。同年,奉天扇风机厂600余工人罢工争取加薪。
▎1942年
伪满当局公布《劳动者紧急就劳规则》,关东军强抓劳工近22万人。被抓走的劳工,因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纷纷逃走。
▎1943年10月
奉天制炼所工人暴打日监工铃木,700人罢工迫厂长道歉。从1943年秋到1944年春,美军飞机三次轰炸沈阳、鞍山、本溪、大连等城市,使日伪政权损失严重且处于一片恐慌之中。
▎1945年
东北人民持续以消极怠工、破坏生产等各种方式抵制日伪的高压政策,直至抗战胜利。
来源:沈阳日报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