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退休前最后一次去单位。
同事们很热情,送了我一束花。
并没有多伤感。
因为,我的退休日程表已经排得很满。
时间对我来说,依旧是奢侈品。
01 退休就是等死?
记得上小学时,我有一篇作文入选全校朗读表演赛。内容是对唐朝诗人李商隐《乐游园(其二)》的解读。全诗如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个小学生能有多深刻的理解?我似乎就是字面直译加景色描写,老师密密麻麻修改了很多处。
那时候,根本没有衰老的概念,更没有死亡焦虑,就算有几句可圈可点的感想,大概也属于“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吧。
后来上中学,从一篇课外读物中看到朱自清对此诗最后两句做的改动:“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不禁拍案叫绝。
那应该是我对衰老之健康态度最初的启蒙吧。
父亲退休那年,他的一句“至理名言”在亲友间广为流传:“退休,就是等死。”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哈哈大笑。
作为一个老中医,他从死神手里抢回过太多生命。他对死亡,看得再通透不过。
父亲退休后,除了继续行医,还忙中偷闲苦练车技,于60岁那年考取手动档汽车驾照。他老而不服输的劲头,到现在都激励着我。
父亲去世的那天早上,给我讲授他研究周易八卦的心得,并把他亲手绘制的罗盘送给我,说:“今天如果闯过去,我还能再活两三年;闯不过去,估计就罢了。”
(父亲的读书笔记和他亲手绘制的罗盘)
父亲的预言很准,他没有闯过去,当天就离开了我们。
但在我心里,父亲一直活着。他是我与时间赛跑、与死亡较量的榜样。
如今我也退休了。我要像父亲那样活,绝不虚度光阴!
02 活着,用一种积极的态度
他们活得乐观而充实
前两天去看四叔四婶,粗茶淡饭的生活被他们过得风生水起。
四婶说:“自从离开农村,我和你四爸打了一辈子零工,到现在也没闲着。我不觉得苦,我很知足。”
幸福,的确是奋斗出来的。四叔靠勤扒苦做,给自己挣了套小二楼,他一直为此而骄傲。
而我更敬佩的,却是四叔的生活态度。他每天工作完,都会去白塔山和老拳友们打太极,参透了很多事,待人接物不急不躁,心平气和。
如果说四叔的生活云淡风轻,小姑的生活可算是热辣滚烫。
小姑多年来苦练广场舞,据她说会跳的曲目已过百,成了她们那个片区远近闻名的“行家”。
小姑经常给我发她跳广场舞的视频,身材曼妙,舞姿婀娜,咋看都不像60多岁的老人。
还有我的三妈,聪明能干,心地善良。她领养了一个脑瘫儿童,不厌其烦悉心照料,经过她耐心教导,如今那个小女孩已经可以写很多字。
我所有的长辈们都吃苦耐劳,积极向上,活得乐观而充实,令人尊重。
他们个个是我退休生活的榜样。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爱好广泛,且贪得无厌,哪一样都舍不得放弃。
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朗读,喜欢下象棋,喜欢唱歌,喜欢画禅绕画……
我于40岁那年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之后坚持学习和实践,帮助了很多来访者。
我去年年底顺利拿到C2驾照,突破了我对自己“动手能力差”的认知局限,让以后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
最近我又迷上了做饭和弹电子钢琴。昨天跟着视频号学做小米发糕,卖相及味道得到家人一致称赞。
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每天雷打不动背至少10个英语单词,看至少一篇英语读物,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水平接近哑巴英语4级。
如今退休,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新闻宣传工作,仍然有那么多喜欢的事情要做。
一天才24小时,哪里够用?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03 脚踏实地 向死而生
1
人不服老不行。
尽管同事们都夸我长得年轻,但我知道自己的白头发正日渐增多,记忆力开始衰退,眼睛也趋于老花。
前两天小侄女给我画像,毫不客气地画出了我的法令纹和双下巴,对我打击很大。
(侄女给我画的像)
时光如梭,一眨眼,居然老到除了孩子,没人敢说我老的地步。
以后的日子,怕是真的要向死而生了。
2
面对即将老去、死去的事实,我心里没有恐惧,只有无穷的斗志。
今天下午整理书架,发现有许多书连序言都没看过。最起码,到生命的尽头,总不能对那些买了却没看完的书说“对不起”吧。
我学英语,自己大概是用不上了,但用来教孙子辈,给儿子和儿媳减轻些教养负担,还是可以做到的。
我承认自己老,但不等于就要活得老态龙钟。今早学着盘了一个新发式,立刻精神焕发,都有点想去跳广场舞了。
我还用牛奶、鸡蛋、黄瓜、蜂蜜自制了一小瓶面膜,已经用了快半个月,美肤效果还不错。
而我最想做的,还是心理咨询专业。
常常想起年轻时读过的一个故事:退潮了,沙滩上留下好多鱼。有个男孩不停地把那些鱼往海里扔,被人嘲笑:“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谁会在乎你的行为?”小男孩指着自己手中的鱼说:“这条鱼会在乎。”接着又不断地捡起很多鱼,说:“这条鱼也会在乎。还有这条,这条,它们统统都会在乎。”
前天夜里值守12355心理热线,开导一个泣不成声的小女孩,挂电话时她说:“感觉好多了,谢谢阿姨。”我心里也无比轻快。
有太多人陷入心理困境出不来,而我和我的心理学同行只能一个一个救助。每位来访都很在乎我们的工作,有的甚至将心理咨询当成了救命稻草。
任重而道远。我不得不时时鞭策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精进再精进。
任有多少爱好难以割舍,以后的日子里,我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心理工作上。
我将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个心理咨询个案,坚持不懈撰写心理学文章,剪辑制作心理学视频,积极参与心理援助公益活动……
我所服务的每个人,他们都会“在乎”我的付出和努力。
就让我趁自己还“年轻”,再多做些事吧。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