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避税真相:美国没吃亏,中国反倒被坑,全怪“全球征税制”

曾几何时,一句“买华为是交爱国税,买苹果是交爱美国税”在微信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看似调侃,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严肃问题:苹果到底把税交给了谁?又是谁在为它在中国赚的钱买单?

表面交税给中国,实则把利润留给美国?

苹果确实在中国有大量业务: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在中国赚钱。但它在中国交多少税,和“它在中国赚了多少钱”几乎没有直接关系。

2016财年,苹果全球税前利润达到614亿美元,其中203亿来自美国本土,411亿来自海外。而美国政府的税务文件显示,苹果给美国政府交了83亿美元的税,税率约为41%;而海外411亿美元的利润,只交了21亿美元,税率仅约5%。

是的,你没看错,在海外赚的钱,苹果几乎没怎么交税,而中国是这“海外”中最主要的市场之一

那苹果的钱去哪了?主要通过一整套“合法避税”结构,转移到了像爱尔兰这样的避税天堂。它在中国赚的钱,并没有在中国交多少税,反倒要回美国去补税——因为当时美国是全球少数几个对企业全球利润征税的国家。

简单来说,苹果在中国赚的钱,美国政府盯着要,中国政府没真正拿到,普通人还要为“苹果逃税”辩护,甚至质疑中国税务局“横征暴敛”。

美国税法有多狠?海外赚的钱也要补税

美国的税法逻辑很简单粗暴:只要你是美国企业,不管你在哪赚钱,都要给我上税

当然,也不是一分不差地收。美国允许企业将已经在海外交的税抵扣掉,然后只收差额。

举个例子:如果苹果在中国赚了100美元,只在当地交了5美元税,美国就会要求它再补30美元(按当时35%的税率)。也就是说,苹果在中国缴税少,美国反而更开心,因为它能拿到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当年极力推动税改、要求苹果把海外利润“带回家”:拿不到钱,还要眼看着苹果在海外左腾右挪避税,美国政府也急了。

舆论错位:中国为苹果让利,美国笑纳利润

最讽刺的是,国内某些舆论场上还常出现“打压外企”“营商环境差”的声音,尤其当中国税务机关开始查外资企业逃税时。

但事实是,如果中国不查、不收,结果就是中国少收了税,而苹果也没省钱——美国会收走那部分“省下来的税”。换句话说,苹果在中国逃税,最后的钱进了美国财政部的腰包

我们不禁要问:那谁在为这部分税收的缺口买单?是中国本地企业,是普通消费者,是辛苦工作的纳税人。用“吃里扒外”形容这种舆论误导,并不夸张。

总部在哪,税收就归谁——全球征税的核心逻辑

企业总部在哪里,税收利益就归谁。这就是全球征税制度的底层逻辑。

苹果总部在美国,美国就有权对它的全球利润征税。中国虽然理论上也实行“全球征税”,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收入征税很弱,主要集中在对个人的“海外收入征税”上。

更要命的是,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的声音远不如美国强势。美国能把“苹果在海外逃税”包装成“美国政府吃亏”的议题,反手又能把中国正常征税说成“打压外企”。这波操作,令人不得不佩服美国在全球话语权上的强大能力。

结语:

苹果有没有逃税?按美国法律,它没有违法。有没有避税?当然有,而且避得漂亮。

但最该警惕的,不只是苹果的税务结构,而是我们对这套结构的理解能力和应对能力——税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谁少收了,就注定有人要多补。苹果在中国赚的钱,如果中国不收税,那美国就会来收,而这中间的损失,最终由谁承担?答案,值得深思。

我们不必仇外,也无需盲目捧外。真正值得捍卫的,是公平的税负,是完整的税收体系,是不为他人做嫁衣的清醒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科技   美国   中国   吃亏   真相   苹果   全球   美国政府   利润   海外   美元   税收   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