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内讧,孙中山被指“贪污腐败,残害同志”,家产遭到大清查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1909年,同盟会内部出现一份<孙文罪状>,强烈要求开除孙中山》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陶成章到南洋筹款不成,恼羞成怒,认定是孙中山在暗中使坏,回到东京后,向章太炎等人告孙中山的恶状,说经他本人调查,云南河口起义所用军费不过1000多元,以此推知,每次起义孙中山所投入的经费并不多,而各地同志捐款的数字却那么巨,显然,孙中山是在搞贪污腐败,中饱私囊。

随后,他以七省同志的名义,捣鼓出了一份《孙文罪状》,遍告海内外。

这里着重说明一下,陶成章的这份《孙文罪状》,全称为《宣布孙文南洋一部之罪状致同盟总会书》,里面罗列了孙中山的十二项罪状,包括:“谎骗营私”、“残害同志”、“蒙蔽同志”、“败坏全体名誉”等,提出了九项处置办法,极其强烈地要求免去孙中山的总理职务,并开除出同盟会。

在陶成章的撺掇下,章太炎也印发传单了《伪〈民报〉检举状》,分送南洋、美洲各地,怒斥孙中山“怀挟巨资,而用之公务者十不及一”。

孙中山自从在1906年接受了日本执政的西园寺公望内阁的5000元“跑路费”以来,就一直被章太炎等人谩骂、攻讦、诬蔑和侮辱,但他的心思都投在革命运动中,一直坚信“清者自清”,没有过多与这些人计较,以免分散了精力。

但章太炎他们这次闹得实在太大了。

他不得不请南洋同盟会派人到九龙调查自己家的经济情况,同时致函吴稚晖,要求吴稚晖在巴黎《新世纪》上撰文“加以公道之评判”。

这里再说明一下,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他在广东香山县的家财、田产、房屋全部已被清政府封没。陆皓东的侄子陆灿见机得快,把孙中山的母亲杨太夫人、妻子卢慕贞和孩子带到夏威夷,交给孙中山的哥哥孙眉照管。

老覃在《孙中山自小家境贫寒,哥哥孙眉接住了泼天富贵,过程让人瞠目结舌》一文中说了,孙眉鼎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他第一个报名入会,后来担任茂宜分会主席,倾其所有赞助弟弟开展革命活动。孙中山每次要举行起义,他都无私地助以银饷,直至破产。

孙眉全面破产的时间是1907年,这一年,他不得不带领着包括母亲杨太夫人在内的全家人,狼狈不堪地迁居到了香港九龙。

孙中山为了给吴稚晖提供辩护的材料,对于胞兄孙眉多年来的付出,有过沉痛的描述:

“两年前家兄在檀已艰穷破产。其原因皆以资助革命运动之用,浮财已尽,则以恒产抵借贷,到期无偿,为债主拍卖其产业,今迁居香港,寄人篱下,以耕种为活,而近因租价未定,又将为地主所逐……”,“……若为图利计,我亦何乐于革命,而致失我固有之地位,失我固有之资财,折我兄之恒产耶?”

南洋同志到了香港九龙,一查,果然,孙中山九龙的家里,只有“几间旧房子,此外别无所有”。

至于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已经贫困潦倒,“自己修了草房子,在那里耕种”。

显而易见,陶成章和章太炎污蔑孙中山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之说根本就不能成立。

也正因为经过了这次调查,南洋华侨对孙中山的信仰,“更为坚确,毫无动摇之余地”。

黄兴也对孙中山更加有信心,他在东京写信给孙中山,声称“陶等虽悍,弟当以身力拒之”。

在黄兴的亲自部署下,一股“攻章”浪潮卷地而起。

香港《中国日报》出现了海量攻击和谴责章太炎的文章。

吴稚晖在巴黎的《新世纪》上也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攻讦输出,将“满洲鹰犬”、“出卖革命”、“中国革命党之罪人”、“《民报》之罪人”等骇人的大帽子,一顶接一顶地往章太炎的头上套。

孙中山本人的抗击能力很强,他担心章、陶等人的抗击能力不行,主动表示和解,说党有内讧,的确是“艰危困苦之时代”,却也是“吾人当努力进取之时代”,希望双方重归于好。

但是,章、陶等人认为既然面皮已经撕破,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他们在1910年2月正式宣告光复会重新成立,章太炎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

陶成章在光复会重新成立的仪式上,自我解嘲地说:

“逸仙难与图事,吾辈主张光复,本在江上,事亦在同盟会先,曷分设光复会?”

孙中山时在美洲,听说光复会独立,大感失落,不久,在美国旧金山将新立的同盟分会改为“中华革命党。”

如此一来,同盟会在组织上算是彻底分裂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历史   同盟会   内讧   家产   腐败   同志   孙中山   章太炎   南洋   光复会   罪状   恒产   太夫人   中饱私囊   美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