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本应是美国中西部农场主最忙碌和喜悦的时刻,然而如今一片片金黄的大豆田却成了他们心头最沉重的负担。
就在阿根廷政府宣布取消谷物出口关税后的短短几天内,我国进口商迅速采购了约130万吨阿根廷大豆(约20船)。
而与此同时,美国大豆对华出口自5月以来却基本归零。
这样一种鲜明的对比,证明中美贸易博弈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9月25日,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关于大豆贸易,美方应采取积极行动,取消相关不合理关税,为扩大双边贸易创造条件。
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是对美国贸易政策的直接回应。
诸位应该比较清楚,由于特殊的饮食习惯,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豆制品消耗国、以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根据统计的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而美国则是主要的来源地。
就比如说去年的时候,我们就购买了价值120多亿美元的美国大豆,这个数字超过了同一时期,美国对华飞机及零部件的出口总额。
然而,这样的好时光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美国大豆的价格出现了“大跳水”的情况,已经跌到了每蒲式耳(一种计量单位,类似于我国以前的“斗”)10美元左右。
要知道,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今年他们大豆的平均产量约为每英亩53.5蒲式耳,而每英亩的生产成本约为640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一蒲式耳美国大豆成本就达到了12美元。
这让我怎么说好呢?忙活了整整一年,美国豆农们还要亏钱,简直就是赔本赚吆喝。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呢。
美国农业部同时还预测,今年他们的大豆产量将高达43亿蒲式耳,创下历史第六高纪录。
想都不敢想,收获得越多,最后竟然赔得越狠,丰收的喜悦是荡然无存了,美国豆农们的脑海中恐怕只剩下两个字了,那就是“噩梦”。
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我国在选择硬碰硬的同时,还巧妙地通过供应链多元化战略来化解压力。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应对方式。
以往来看,我国大豆进口是太过于依赖美国了,现如今我们早已布局全球大豆供应链,不再依赖这个单一的供应源。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到2025年前8个月,我国已经累计从巴西进口了5200多万吨大豆,从阿根廷进口了170多万吨。
而阿根廷那边呢,也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当即出台了临时取消谷物出口关税的政策。
要知道,阿根廷通常对大豆征收26%的出口税,他们的这一做法,显然是在向我国示好,希望这种“大豆贸易”能够长此以往地持续下去,这样一来他们也能筹集到更多的外汇,从而应对国内外汇储备即将枯竭的危机。
在我看来,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进入一个更具流动性、竞争也更加激烈的新阶段。
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笑得合不拢嘴,而美国那边却是愁眉不展,确切地说是特朗普和他身后的共和党正在为大豆滞销的事而发愁。
毕竟农业州一直是共和党的传统票仓,然而,贸易战带来的农业危机正在动摇这一政治基础。
大豆卖不出去,豆农们就会对特朗普政府产生不满情绪,以后大概率就会把选票投给民主党。
对此,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发出警告,强烈敦促特朗普政府与我国展开洽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大豆贸易协议。
他表示,价格持续下跌的同时,我们的种植户为了购买农资和设备、付出的费用却在大幅增加。
这番言论的意思很明确,美国豆农们已经无法承受因特朗普政府贸然挑起贸易争端、导致中国这个最大客户流失所带来的影响。
当然了,特朗普目前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大豆种植者。
美国玉米等其他农产品的种植者也开始向政府施压,要求确保与英国、日本等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以他们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
然而,这些市场能否替代庞大的中国市场,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现实是,大豆滞销的影响已蔓延至仓储、运输、保险等相关行业,整个产业链面临崩溃风险。
面对农业州带来的压力,特朗普政府的回应显得有些无力。
当地时间9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记者表示,他会把从关税中筹集到的部分资金补贴给农民。
他甚至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描绘出了一幅美好蓝图,“最终,农民会发财的”。
在同一天,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在密苏里州视察时承认,政府尚未准备好宣布农业援助计划,但正在考虑中。
她告诉农民,“我知道,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明显变化,但未来肯定是再光明不过了。”
然而,这些承诺听起来像是“画饼充饥”。
外界对此纷纷发出指责,称农民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本届政府却拿不出实质性的解决办法来,美国的农民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
在我看来,特朗普政府的回应反映了一个根本问题,他们低估了贸易战的连锁反应,也高估了美国在农业方面应对突发状况的反应力。
中美大豆贸易的变迁,实际上反映了两国贸易博弈的深层逻辑。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两国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然而,这一切,却被特朗普政府频频使出的单边制裁手段给毁了。
而我国商务部发言人的表态已经明确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9月25日的发布会上,何亚东表示:“中美关系‘活力在地方’。”
他进一步强调,中美省州经贸合作是中美经贸关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双方加强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我认为,这番表态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我国愿意继续与美国开展经贸合作,但前提是美方必须取消不合理的关税措施。
我国并不拒绝购买美国大豆,而是拒绝在“关税大棒”下进行不平等贸易,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与美国的贸易政策直接挂钩。
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言,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为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但总有受伤最深的群体。
如今,美国农民成为贸易战的首批受害者,而他们的选择(即明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以及特朗普第二任期结束时的总统大选),可能会影响未来美国政治格局。
我们就静观其变,看看特朗普和他身边的幕僚们、究竟能想出什么应对之策来。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