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烟花艺术家蔡国强受在喜马拉雅山脉“炸山”破坏了当地生态,被人人喊打。
而2个月前的7月19日,也有一个项目是在西藏破土动工,备受瞩目,但它却广受欢迎,人人称赞。
这就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这一超级工程承载着将西藏绿色能源快速输送至广东的重任,然而,其重大意义远不止局限于“西电东送”这一层面。
它对西藏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的能源布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雅下水电工程,是目前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接近七千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相当于世界排名前五的水电站装机容量的总和,比三个三峡水电站还大。
雅下水电工程的发电量也数一数二,按照规划容量,其全量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三千亿度。
2025年,中国清洁能源总发电量近四万亿度,而这个量级投产后的雅下水电站自己就可以完成十分之一。
而这还只是水电的规模,如果加上风电、光伏共同开发,能源规模更是不可限量。
雅下水电工程从规划到开工,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光是论证可行性,就花了60年的时间。
最终采用了不同于传统水电站的“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手法。
工程将避开雅鲁藏布江的大转弯,通过挖山体隧道引水,然后在隧洞中连建五个发电站,利用近两千米的总高度差来发电。
此次工程位于地壳运动频繁的地震带上,一旦山体位移,危害巨大。这也是前期论证数十年的原因。
施工队需要在海拔3000米以上缺氧区,使用抗冻混凝土在狭窄山体中开凿超200公里的深埋隧洞和地下厂房群,还要兼顾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堪称基建地狱。
高难度作业倒逼国产装备升级,于是我们有了直径15米的高原盾构机,2300米水头高水头、超高压特种钢管,以及精准作业无人机集群等更精细的作业工具。
雅下水电工程备受瞩目的原因,除了规模巨大和施工难度高,还因为其庞大的投资规模和政府对其的无限支持。
整个工程总投资超1.2万亿元,相当于西安或东莞1年的GDP。
我国能算得上“超级工程”的基建项目大多在千亿投资,例如高规格的京广高铁项目的花了4000亿,三峡大坝的总投资在2500亿左右,川藏铁路超过3000亿。
而一个雅下水电工程的投资,远远超过以上三个项目的总和,可谓是“超级工程中的超级工程”。
那么钱从哪来?
除了大头的中央特别国债、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绿色债券等,碳交易收入也相当可观。
工程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亿吨,按当前碳价计算,每年可获得至少150亿元的碳交易收益。
别看投入超过万亿,雅下水电工程开建后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均将远远超过投资,带领西藏经济崛起。
如果西藏丰富的绿色能源储备是一座巨大的冰山,那雅下电站转化的水能只是冰山表面的一角。
这些能源经过开发,对于西藏本地来说是用不完的,于是“藏电外送”成为西藏能源的主要出路。
西藏从10年前就开始向外省输送电能,目的地包括华东、华中等经济发达地区。
但从2015年至今,累计输送电量不到两百亿度,远低于疆电外送的九千亿度。
于是这次雅下水电工程,增加了重要的配套设施建设。
特高压直流技术的电力损耗率仅有1成,损耗小、传输距离远,正是最适合西藏电力外送的技术方案。
工程建成后,西藏的清洁电力可以被连绵不断地输送到珠三角地区,输电量能抵半个三峡。
届时中国华南的电力版图或将改写。
工程还将整合5G网络、特高压线路与川藏铁路延伸线,形成信息、能源与交通融合的基础设施体系。
这项超级大工程,可以拉动当地各种原材料、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同时需要成千上万的基层建设者参与建设。
人群聚集,又将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农贸、商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繁荣,激活“基建-产业-民生”的有利循环。
据测算,1.2万亿的投资,最终可以拉动西藏GDP增长2.04万亿,提供数十万个直接相关岗位和相关就业机会。
预计工程每年都能为西藏带来超200亿的财政收入,相当于2024年西藏总收入的三分之二。
西藏西电东输,缓解用电大省的电力紧张;本地经济崛起,盘活周边地区的民生产业。
然而,从长远来看、从宏观来看,雅下水电工程的建设,远不止表面上的“一举两得”。
雅下工程其实已经超出了传统基建工程的范畴,还承担了国家能源转型、平衡南亚能源格局的重担。
我国能源有着对外依赖程度高的特点。
据2024年的数据,我国依赖进口石油的程度高达7成多,并且这个比例从2011年的五成不断攀升至今。
我国长期依赖于中东和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交易,2024年的石油进口量为五亿多吨。
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意味着一旦能源进口遇到阻碍,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稳定。
尤其是八成的石油进口运输路线都经过马六甲海峡,若是区域局势不稳定,我国的能源安全将受到威胁。
由此,我国的能源转型迫在眉睫,而国家将希望放在了西藏。
西藏的水能、风能、光能都极为丰富,善加利用、转化,将降低国内石油能源的需求。
雅下水电工程一年发出的三千亿度电量,能满足至少三亿家用户全年的用电需求,可替代1.5亿吨石油。
而且水能的稳定性比风能、光能高,更可控。
风能、光能发电存在间歇性,不能保持连续。
水能刚好弥补这一点,是利用率更高的绿色清洁能源。
水电站有储水作用,雨季储的水可以在旱季放到下游,调节雅鲁藏布江下游的生态平衡,维护高原脆弱的环境。
雅下水电工程不仅是一座5级水电站,紧急状态下它还是一个“战略”后勤点。
工程位于西藏西部的墨脱地区,毗邻藏南边境争议地带,距边境仅20公里。
配套的川藏铁路等基础设施,可将边境后勤补给时间缩短60%。
更高效的区域互联,增强了西藏边境的管控能力。
从长远视角审视,雅下水电工程及其周边规划,实则暗含着重塑南亚能源格局的布局。
待总发电量达三千亿度的雅下水电站完全建成投运后,其每年能给广东输送四百多亿度电,那么其余电量又将被输送到何处呢?
答案是出口。
可以将我国西部的水电、藏北的光伏、青海的风能串联起来,输出到南亚市场。
等到电力极为短缺的南亚国家,依赖我国的便宜又稳定的绿色能源,届时中国将从一个能源出口大国,变成区域能源格局的话事人。
-END-
参考资料:
1.蓝调侃人文《战略落子:雅江超级水电工程或将颠覆区域秩序,电流重绘南亚版图》
2.中智物流咨询《川藏铁路&雅江水电站重塑西藏和南亚经济产业地理 —— 以“铁路+绿电”为引擎,打造中国-南亚命运共同体》
3.华夏能源网《万亿雅下水电工程背后,是史无前例的藏电外送“大棋局”》
4.新浪财经《美国能源“霸权”或将终结?中国能源互联网计划有望取代石油霸权》
5.新浪财经《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有何意图?》
作者:吴漉知
编辑:歌
#头条深一度#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