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刷手机,看到个视频,一个年轻小伙子在地铁上,一边啃着冰冷的面包,一边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底下评论炸了锅,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有人劝他“再坚持坚持”。我看着看着,心里头也酸溜溜的。

你说,咱们这么拼死拼活地干,到底图个啥?不是为了当大老板,也不是为了上电视,说到底,不就是想图个“安稳”,过几天“平凡平淡”的日子嘛。可这“平凡平淡”到底长啥样?我琢磨着,大概就是我二舅家那样的日子。
一、我向往的平凡日子,得有“人味儿”。啥叫“人味儿”?就是烟火气。
早上叫醒我的,不能是那跟催命似的闹钟,得是厨房里“刺啦”一声,我舅妈把鸡蛋打进热油里的声音。紧接着,就是那股子葱油饼的香味儿,霸道得很,能直接钻进你被窝里,把你从梦里给拽出来。
我二舅呢,准在院子里哼着跑调的京剧,给他那几盆宝贝花浇水。水珠子“啪嗒啪嗒”打在叶子上,亮晶晶的。你睡眼惺忪地走出屋,他一抬头,乐呵呵地说:“醒啦?赶紧的,饼趁热吃!” 你往桌边一坐,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一张刚出锅的葱油饼,再配上一碟自己腌的萝卜干。这一口下去,从胃里暖到心里,感觉一整天都有了使不完的劲儿。

二、这日子,还得有“事儿”干,但得是“自己的事儿”。
我二舅是个退休的钳工,手巧。他也不闲着,今天给邻居家小孩修个玩具车,明天帮对门王奶奶换个灯泡。他有个小工作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工具,叮叮当当一捣鼓,半天就过去了。他不是图啥回报,就图个“被需要”,图个“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用”。这种踏实感,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我舅妈呢,就爱鼓捣吃的。今天研究个新菜式,明天腌点咸菜。她做的饭,可能没有饭店里那么精致,但那味道,是“家”的味道。她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我们把一桌子菜吃个精光,然后满足地打个饱嗝,她会笑着说:“看你们这吃相,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三、到了晚上,这日子就得“静”下来,得有“根”。
吃完晚饭,一家人也不急着各回各屋看电视。搬个小马扎,坐在院子里,天上的星星稀稀拉拉,晚风一吹,凉飕飕的。我二舅摇着个大蒲扇,跟我舅妈唠叨着今天菜市场的菜价,我呢,就给他们讲讲网上看到的笑话。有时候啥也不说,就那么静静地坐着,听着蛐蛐叫,看着月亮一点点爬上来。
手机可以放一边,工作上的烦心事也暂时忘掉。那一刻,你不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员工,你就是你自己,一个被家的温暖包裹着的、最放松的人。
说到底,我向往的这种平凡平淡,不是啥也不干的躺平,也不是一潭死水的无聊。它是一种“有奔头的安稳”。
你知道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家里有人等你吃饭;你知道你的手艺还能帮到别人,让你觉得自己有价值;你知道无论在外头受了多少委屈,总有一个地方能让你卸下所有防备,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

这种日子,看着普通,甚至有点“土”,但它就像一双厚实的大手,稳稳地托着你,让你觉得心里特别有底。这,可能就是咱们老百姓,最真、最暖的向往吧。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