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超预期,阿里大涨!A股哪些方向受益?补涨机会?(附股)

8月29日,阿里发布2026财年Q1财报(实际就是2025年中报)。

市场反应有点意思:营收只增2%,营业利润还降了3%,结果股价跳空高开。

阿里股价走势

你要是只看headline数据,肯定懵。

但如果你打开财报第17页,看到那行小字:“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占云外部收入超20%”。

你就该明白,这已经不是电商公司的财报

更重要的是资本开支:本季度AI相关的Capex(资本开支)砸了386亿,过去四个季度累计超1000亿

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烧2.7个亿,连续烧了一年。

这哪是投资,这是持续高强度投入

但有意思的是,营业利润下降3%,但净利润居然同比暴增76%

不奇怪。财报写得坦荡:“主要来自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处置Trendyol的收益。”

翻译一下:靠投资赚的钱,然后继续投入在AI这些主业里面

而从阿里的业绩来看,对于A股上的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这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超千亿投入,一场“不计短期利润”的押注

29日晚,在2026财年一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AI技术对所有行业的改变升级以及AI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是未来十年技术领域最大的行业机会。”

就这句话的分量,大家应该都懂吧!

特别是后面半句,这是未来10年的。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本季阿里386亿的AI资本开支,占总Capex近七成。

什么在驱动?算力

GPU你得买,机房你得建,模型训练你得持续投。

阿里云最近推的“百炼平台”、通义千问的API调用量翻倍,背后全是钱堆出来的。

对比一下:

微软Azure AI增长猛,但它是搭在Windows+Office的生态上。

AWS靠企业IT惯性;

而阿里云没有“legacy优势”,它必须靠更有竞争力的算力、更快的模型迭代、更强的本地化服务去抢客户。

就像当年亚马逊在AWS上亏了十年,没人信,直到企业开始大规模上云。

阿里现在干的,就是同一件事,在AI需求爆发前,把基础设施铺好

短期看,这拉低利润,影响ROIC。

但如果AI是未来十年技术领域最大的行业机会。那这笔投入,就不是成本,而是未来核心资产

二、 AI收入占比超20%,AI商业化模式或走通

最让我意外的,不是投入大,而是变现速度比想象快

财报说AI产品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中占比超20%。

注意,是“外部”,不是内部调用;是“商业化”,不是免费试用。

这意味着:已经有大量企业在为阿里的AI能力付钱

谁在买?两类人:

一是传统企业,比如制造业要优化供应链,金融机构要做智能风控,自己搞不动大模型,干脆买阿里云的“AI即服务”;

二是出海企业,借助阿里云+通义模型+速卖通,快速生成多语言内容、做智能客服,降低全球化运营成本。

更关键的是,阿里和SAP签了全球战略合作

SAP是谁?全球企业ERP的龙头企业之一。它选阿里云作为AI合作伙伴,等于给阿里背书:“这哥们的技术,够格进我的生态”。

技术能不能打,或许看国际巨头的动作就好

更重要是,两年前,阿里搞“1+6+N”,听起来很酷,像要拆成六家上市公司。结果呢?没拆成,反而缩回来了。

8月24号,阿里官网主业业务调整

现在业务结构变成四大块:电商、云+AI、国际数字商业、其他。核心就两个:电商是现金流奶牛,云+AI是未来增长引擎

这像不像2014年的微软?CEO上任后,果断收缩手机业务。

结果呢?Azure撑起了微软下一个万亿。

三,回到投资上

很多人看完阿里财报,第一反应是:那A股哪些“阿里概念股”能涨?

比如阿里参股的某支付公司、某物流平台、某SaaS服务商……然后翻K线、看持仓、等利好。

若仍沿用2017年‘股权关联即利好’的思路,可能已难以匹配当下的产业逻辑。

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谁和阿里有“股权关系”,而是谁在为阿里的AI大基建“卖铲子”

我们拆开来看:阿里加大投入AI和云基建,这笔钱最终流向哪里?

无非三条链:

  1. 算力硬件:GPU、服务器、光模块、数据中心制冷;
  2. 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AI框架、安全系统;
  3. 行业落地:AI+医疗、AI+制造、AI+金融的垂直应用。

在这三条链上,A股有没有机会?

比如阿里云要建大规模AI训练集群,必然需要高性能GPU——虽然目前主力还是英伟达,但国产替代的窗口正在打开。

再比如光模块,阿里数据中心扩容,800G/1.6T光模块需求激增,阿里每多建一个AI机房,它们就多一份受益。

还有液冷技术。AI服务器功耗飙升,传统风冷扛不住,必须上液冷。阿里云已在多个数据中心试点浸没式液冷,是实打实的增量市场。

更进一步,阿里通义大模型开放API,催生大量企业级AI应用开发。

这时候,具备行业Know-How的垂直SaaS公司都有机会借力阿里生态,快速商业化。

所以你看投资逻辑不是“阿里投了谁”,而是“阿里需要什么”

阿里越大力投入AI,整个国内AI产业链的能见度和确定性就越强。

这才是A股相关标的最大的“催化剂”。

但也要提醒一句:别幻想“阿里一发力,A股AI就全面起飞”。

真正的机会,属于那些技术过硬、客户多元、不依赖单一巨头输血的公司。

写在最后

阿里这波上涨,本质是市场对它的“估值锚”在转移

阿里现在方向很明确:钱只投两件事——电商的效率,和AI的未来。

至于能不能成?我不知道。但至少目前看起来,阿里也够清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阿里   方向   机会   技术   模型   微软   企业   行业   利润   收入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