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的答案”回应公共健康命题 2025疫苗科学高峰论坛聚焦IPD免疫防护

在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IPD)持续带来全球公共卫生挑战的背景下,2025疫苗科学高峰论坛于9月13日在辽宁大连举行。论坛以“时间的答案”为主题,回溯了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25年的科学验证与应用经验,来自预防免疫一线的两百多位医生与公共卫生专家、研究机构、行业代表就中国肺炎球菌疾病流行态势与血清型分布、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IPD)的防治策略和创新实践、扩大疫苗可及性的关键举措、消除疫苗犹豫的可行性建议,以及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新生态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搭建了贯通“科学证据—防控策略—创新实践”的全链路场景化的沟通,共同探索更具韧性的IPD防控体系建设。

楚晨曦、曾光、郝元涛、梁晓峰、金肖东参加2025疫苗科学高峰论坛

IPD:“六高一低”叠加“三座大山”儿童肺炎防控任务艰巨

近两年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趋势明显,包括肺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为儿童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肺炎链球菌是中国大陆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首要元凶。中国疾控中心的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肺炎链球菌在中国大陆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占比达38.5%,高于其他病原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以及流感病毒的占比,且我国超五分之一健康儿童携带肺炎球菌,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教授梁晓峰在论坛上表示,我国肺炎球菌性疾病呈现“六高一低”的特点:儿童肺炎球菌携带率、病例数、幼儿占比、并发症、耐药率和致死率较高,但疫苗接种率较低。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居全球第二,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2019-2021年多中心研究显示我国IPD患儿中87.0%为<5岁儿童,其中53.6%为2-5岁幼儿。中国5岁以下儿童每年有8000人因肺炎球菌性疾病死亡,每4个<5岁肺炎球菌脑膜炎患儿约有1个死亡。

IPD的治疗充满挑战,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郝元涛将其称为“三座大山”:一是不合理用药,近一半儿童IPD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增加了患者重症与死亡风险;二是耐药性强,东亚儿童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超全球整体水平,中国儿童IPD患者多重耐药率高达46.1%,高于非IPD患者;三是经济负担重,IPD治疗费用高于其他常见儿童疾病,患儿家庭经济压力大。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但是我国的PCV疫苗接种率依然低下。曾光表示:“据估计,2019年全球儿童3剂次PCV疫苗接种率约为47.9%,我国仅为7.3%,与国际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正是如此低的PCV接种率才导致了我国IPD呈现六高的态势。面对疾病传播风险,治疗挑战,医疗支出等问题,疫苗接种是公认最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在减少疾病发生率的同时,也节约了疾病治疗相关的医疗卫生支出”。

专家拆解疫苗犹豫“症结”,呼吁多渠道科普提升国民认知

PCV疫苗接种率低与疫苗犹豫关系密切,对此梁晓峰认为:“疫苗犹豫不仅源于对疫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科学认知不足,更与健康信息可及性、社会文化规范及个体健康素养等因素密切相关。”他认为需要加强多部门、多学科、多行业有效联动,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展健康科普,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

“从疫苗防护能力来看,PCV13(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可预防13种血清型引发的IPD,对IPD血清型的覆盖率约90%,且接种后血清型抗体应答率(IgG>0.35μg/ml)接近或达到100%。”辉瑞中国战略联盟事业部总经理金肖东表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已经保护了超过1000万的中国儿童,为他们建立起抵御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防护网,我们还将继续加速更多创新疫苗的引入以应对疾病的挑战,满足更广泛人群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面对疫苗犹豫,亟须进一步加强PCV疫苗预防接种的作用,顺应国家号召,由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发展,‘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郝元涛谈到,“我国疫苗除了覆盖率不足,还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2017—2021年,50%以上PCV13报告接种数来源于东部,仅36.8%的PCV13报告接种数来源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差异明显。这和经济发展水平、公卫队伍与公众认知水平密切相关。”

基于我国疫苗覆盖率不足,区域不均衡的现象明显,上药科园贸易董事长兼总经理楚晨曦表示:“上药科园贸易拥有深入基层的疫苗分销网络,能够有效提升疫苗在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可及性。在促进疫苗可及的同时,我们始终将药品质量和供应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疫苗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可靠和供应稳定,为我国公众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疫苗持续创新+基层可及织密防护网

我国肺炎球菌防控应聚焦提升公众预防接种意识、加强疾病监测、加强疾病诊治和推动创新疫苗研发,同时还要加强公卫人才队伍的建设,郝元涛认为:“要强化'医防融合'教育,尤其是提高临床医生对疫苗价值的认知,让更多的临床医生也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中疾病预防的力量,把由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

“辉瑞始终致力于加速创新疫苗的研发和引入,以应对疾病挑战,包括全球突破性RSV等新型疫苗以及不断迭代升级的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金肖东表示,“我们积极携手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各级卫生部门开展疫苗的真实世界研究,以科学赋能疫苗应用与可及。与医务工作者及行业伙伴一起,共同探索创新可行、可落地的医防融合项目,探索治疗、预防合作新路径,共同推动高质量、系统化、可持续的预防免疫服务新业态。”

楚晨曦表示:“在促进疫苗可及的同时,我们始终将药品质量和供应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疫苗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可靠和供应稳定,提供从进口保税、仓储物流、公众科普等多元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上药科园贸易依托强大的渠道优势,将优质疫苗下沉到基层市场,让公众能用上高质量疫苗产品以及专业的公共卫生健康保障。”

本次疫苗科学高峰论坛汇聚了多方专家智慧,为我国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思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把“预防为主”从口号变成现实,需要政府、企业、学界、家长像四重奏一样,在同一乐谱上精准合音,切实降低肺炎球菌性疾病的负担,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科技   疫苗   命题   免疫   高峰论坛   防护   答案   时间   科学   健康   肺炎   球菌   儿童   中国   性疾病   我国   公共卫生   例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