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尊心就是这样丧失的,教育真该觉醒


孩子读12年书就是这样评价自我:我很平庸,我不重要,任命运摆布!

孩子不读书还可能成为天才,读了书就是平庸之辈。曾看过一篇文章《我家三代小学生》,记叙作者一家三代人,都只读过小学,但都成就非凡,而且还有科学领域的大师。

只要有点观察力就发现,孩子不读书就给抛进底层,读了书同样愚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剥夺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即自爱,是对生命尊严的体验,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定维护和追求,是认识自我的是高智慧,是生命崛起的源头。

自尊丢失,纵然是天才也只能淹没于平庸的汪洋。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远离人生,用非常廉价的分数衡量孩子的智力。

稍有常识都清楚,孩子学的知识十分狭窄,未来天才都与书本知识没有干系,也与分数毫不相干。有人自欺欺人,认定中学刷题的技能代表未来发展潜力,其实刷的题海与未来天才八竿子打不着。

所有科学家都清醒,自己的科学成就与当初操练的题海没有关系,如果真有关系,几十年来的题海战术早该培养出大批钱学森。

所有文学家艺术家都清醒,自己的天才与学校学的知识刷的题海没有关系。所有管理大师都清醒,自己的天才与学校所学相去甚远。

然而,孩子的自尊心就是被廉价的分数消灭的!

1 家长的批评和否定

家长只关心分数,小学时为了一分之差而斗争不断;初中时为了分数与孩子无休止地斗争;高中时分数比生命还要重要,多少孩子为此付出年轻的生命。

家长长期否定孩子,孩子本来就厌学,也就不能不叛逆,完全不顾后果地抛弃学业。然而,家长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使孩子自暴自弃,丧失自尊,痛失生命发展的原动力。

家长根本不知道,不是逼迫孩子考高分,而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为孩子立一座不倒的精神丰碑,孩子不仅学业有望,未来一定有作为。

2 分数的否定,老师的愚昧

读书就是刷题挣分数,比父母挣钱还要艰难。分数教育既培养不出精英,因为高分必低能,又顽强地抹杀孩子的价值,不断地坚韧地耗蚀孩子的自尊心。

小学淘汰一部分孩子,用的是分数的手段。可以肯定的讲,淘汰的孩子中有不少天才!初中再淘汰一部分孩子,用的是分数的手段。高考更是如此。

难道被分数淘汰的孩子真的不行么?其实,多少天才被淘汰掉了,再也没有存活的可能。而所谓成功的高分孩子呢?因为刷题海对自我天才一无所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校培养不出大师。

更残酷的是,不仅用分数淘汰天才,更用分数扼杀自尊,自尊丧失才是对天才釜底抽薪!分数没有,自尊丧失,孩子就被抛进劳务大军,为生计忙碌,还能成就天才么?

3 消极的文化基因

师长都不知道,孩子有种文化基因,那是脆弱的自尊。两千年来,自尊文化只在高贵的文人间传承,因为儒家文化统治得非常严酷。

儒家文化的本质是道德,是牺牲自我成全忠孝,哪需要自尊呢?道家文化往往只在民间产生影响,可往往又是道家里符合儒家口味的消极因素,比如随遇而安娱乐至上无为知足等。

儒道两家的消极文化聚焦于对自我价值的抹杀,对自我尊严的践踏,孩子生来就在冥冥中意识到,自我很平庸,自我不重要,自我的价值只在牺牲。

小时候,孩子可能有一分狂妄,那是上帝赋予的想象力作怪,只要受到现实挫折,孩子就渐渐变得安分守己,从骨子里承认自我很平庸!

抛进严酷的应试轨道后,孩子脆弱的自尊基因就不断地被耗蚀,小学还有一两分自尊心,到了中学,仅存的自尊心很快就耗光了。

所以,从文化基因看,孩子的自尊很脆弱,师长要做的是呵护自尊,哪里是践踏自尊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育儿   自尊心   孩子   分数   天才   题海   平庸   自我   文化   家长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