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自从成为一个妈妈后,我发现自己的心愿变得越来越多了。
我希望女儿能健康茁壮成长,希望她开心快乐,希望她好好学习,希望她所遇皆良人,更希望她的未来是顺风又顺遂的...
仔细一想,似乎当妈妈后,所有的心愿都是和孩子有关,而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变得不再像自己了,深陷一个只会为了孩子付出、为家庭操劳的井底之蛙空间了。
可如果孩子养得好,那还觉得幸运值得!
一旦孩子被养得满身毛病,做事拖拉磨蹭,讨厌学习,脾气大,自私爱撒谎,又或者整天沉迷电子产品时,那脾气再温柔的妈妈也会变得暴躁不安。
一方面是为孩子的未来和成长担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倾力付出却不尽人意的结果感到不值。
然而,事实情况也是父母越着急,孩子越清闲,家长越乱了分寸,那孩子就会觉得:
“瞧,他们已经没有话可以辩论了,就只会在那里破口大骂,所以我才是正确、有道理的那一个”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往往就是“谁能保持镇定,谁就能笑到最后”,越是乱了阵脚,越是忘记了如何思考,失去了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
而对于家长们来说,如果教育过程中孩子真的是小毛病太多了,那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事儿,最理智的做法也是想办法去影响、改变孩子。
比如,当孩子“管不了”自己的时候,那家长们就学会做一个“管自己”的父母吧!
01
学会稳住自己的嘴巴
孩子哪里欠骂,那就收起唠叨多说能接受的话
很多时候,虽然很不愿意承认“父母的嘴,决定孩子的未来”,总觉得孩子若在家里面都接受不了父母的唠叨,那到了社会上又该如何面对更大的挫折呢?
但事实上,社会上的挫折往往是间断性、有联系性的出现,只有对应的事情没有做好时才会延续出的失败结果。
可家庭性的语言打击,一旦形成,往往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心理阴影了。
认识一个女孩,回忆起她小时候读书的经历时,她先是痛苦地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才缓缓开口表示:
“如果可以,我这一辈子都不想听到爸爸的声音,他除了骂我没出息,就是把我贬低得猪狗不如,我是个人呀,怎么能拿我和家里的牲畜比呢?难道我在他眼里,真的就不如猪圈里饲养的小猪吗?还是猪养肥了,过年可以宰了卖钱,而我却无法给他提供价值呢”
其实,人在发生争执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说狠话,难听的狠话一旦说出口,就像一个缺点在被放大一样,就会形成越看越不顺眼、越说嘴巴越毒的负向循环。
小姑子第一次辅导她儿子写作业时,因为儿子写字太丑,就不停地要求擦了重写
结果,写字的卖相也是一次不如一次,小姑子开始骂儿子是猪,为什么写字那么丑,直到后来越看越接受不了后,她直接激动地扇了儿子一大巴掌,儿子也瞬间被打得鼻血直流。
看到那一幕,小姑子直接被吓坏了,儿子哭,她也跟着哭,把儿子安慰好后,自己又躲在一边自责地忏悔说:“都怪我,让儿子受了那么大委屈”
后来,只要小姑子一发脾气,她儿子就装病装头晕,小伎俩也是把她拿捏死死的,根本不敢对儿子做什么过激的行为,也至于孩子后来被养成了“大魔王”的难管处境
所以说,父母的嘴,本身就是用来管教和约束孩子的,这也是为人父母的首要重担和责任,但如何管教和约束却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学问。
举个例子:
当你发觉孩子哪里欠收拾、欠骂时,肯定是要管的,但管的方式一定是要先稳住自己嘴巴,把孩子以前不爱听的话换成能接受、或更乐意用耳朵听的方式...
比如,你想骂孩子“你是猪吗?干什么都那么磨蹭”,那就换种方式对孩子说:“看看,最近进步多大呀,咱家猪圈里的猪都不好意思赖床了,每天从房子里出来晒太阳次数可是肉眼可见的增多,看你的影响力多大呀”
如此,当孩子觉得自己能成为一个领袖、又具有影响效果的能力时,他们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就自然而然不会暴躁、和不成熟了。
02
学会稳住自己的情绪
孩子和你顶嘴,那就乐呵地接受孩子长大标志
每次只要一聊起孩子的成长,那很多家长所厌烦、讨厌的,无非就是孩子顶嘴、叛逆、没有按照自己的安排去行为处事。
可如果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家长的认知、或者辅导答案,真的就是对的吗?
有位妈妈告诉我,她女儿读二年级刚学乘法的时候,带回家一些计算题不会做,她辅导女儿计算的时候就是从乘法口诀里找答案。
可老师要求的却是画图和拆分计算,看着和以前教学方案完全不一样的解题思路,她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教孩子,没想到孩子却告诉她“这样做是错的”
妈妈觉得不服气,甚至还警告女儿:“二年级的题我能错吗?别没事找事啊,解题过程就那么写,错了我负责”
结果,女儿第二天把作业本拿回家,所有的解题过程都被判了大红叉叉!
一瞬间,妈妈只觉得不好意思极了。
与此同时,她也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
“时代在进步,家长的认知水平恐有掉队悬差,很多时候辅导或者教育孩子的时候切不可武断极端,孩子不会做的题、家长也不会,这并不丢人,而家长不会做的题,如果孩子会做,那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自我认知了”
所以,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方法与技巧!
特别是孩子和你顶嘴的时候不要觉得这是孩子变坏了,而是他们“长大了”,有自己的不同认知、也希望家长能对他们多一些尊重和支持罢了。
比如,学习这件事上,如果孩子和你顶嘴说“我就不愿意写作业”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对孩子说:
“可以呀,你现在长大了,应该要有自己的决定、和独立环境,可妈妈要告诉你的是:你是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像妈妈每天上班的目的是挣钱,任务也是完成老板交待的所有安排,如果没有完成就会被扣钱罚款,因为我们最终都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想要自由,那就给他们自由的权利,但所有的自由也都需要建立在规则意识上,当孩子真正体会到这些过程后,他们就会真正成为一个“小大人”
遇事能不急不躁,并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
03
学会稳住自己的焦虑
孩子哪里不足,那就专门去研究这方面的进步
为什么一个人开心了会笑、难受了会哭、焦虑了也会大发雷霆?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有一个智者,面对一个母亲的求助:“大师,我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每天盯着孩子的缺点去骂呢”
智者告诉她:“那你就在墙上画画记号吧,你发一次脾气,就在墙上画一个大哭的表情”
一开始,妈妈每天在墙上画了很多大哭表情,可随着墙上被画满之后,她猛然发现:“这些大哭表情太丑了,简直是影响心情”
慢慢地,妈妈学会了控制情绪,她也发现控制情绪比在墙上画大哭表情更容易,当她把自己的变化告诉儿子,儿子也加入了其中,当妈妈每天能控制情绪不像以前那么出口骂人时,儿子就从墙上擦掉一个大哭表情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虽然儿子终于告诉妈妈“墙上的表情都被擦完了”,可是不管他们母子俩如何去修复墙面,始终都恢复不到之前的白皙干净,之前做记号留下的痕迹也依然会若隐若现
也就是从那以后,妈妈和儿子遇到事情都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实在是觉得堵塞难受时就会跑到没人的地方大喊一声,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也懂得多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可不可以听听我的不同意见”...
其实,我们教育孩子,也该有如此领悟!
特别是你焦虑看不惯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陷和不足时,就要学会接纳,然后专门针对不足的地方去研究孩子的进步和努力地方。
比如,孩子今天比昨天早起了5分钟,这就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细节,一旦孩子能看到“我今天努力了”、“我的努力被认可了”时,他们身边的积极和能量就会展现出耀眼的光芒。
而接受孩子的不足,再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努力,这也是最有效的言传和身教影响了,你试着相信孩子,那孩子定然会以这份信任为目标、并跨过所有的困难和挫折!
那么,关于如何做个能好好“管自己”父母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