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用水的门道,真是藏得深!
大家其实都比较好奇,国宴这么重要的场合,到底都用的是什么水?
其实在国宴的餐桌上,大家很难看到娃哈哈、农夫山泉或者百岁山这些日常眼熟的大牌饮用水。
通过这些就可以看出来,国宴选水从来不看宣传的怎么样,也不看品牌的知名度如何,只看的是水源够不够好。
所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今天,每一瓶登上国宴舞台的水,其实都有着独特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
上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外交场合也因此渐渐多了起来。那时候全国的工业化才刚开始,基本上大多数矿泉水厂连像样的加工设备都没有。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青岛崂山的矿泉水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了国宴上的常客。
其实这完全取决于崂山得天独厚的条件,258万年前的古冰川运动造就了这里的花岗岩山体,雨水渗入地下经过千万年的层层过滤,就成了天然纯净的矿泉水。
那时候的崂山矿泉水几乎不用复杂加工就能直接饮用,钾、钙、镁这些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刚刚好,喝起来柔和还很清甜。
对于当时急需展现自信形象的新中国来说,这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毕竟它不用依赖进口设备,也不靠花哨的包装,每一滴可以说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就像我们的国家气质一样,质朴又底气十足。
青岛汽水厂那会主要生产果味汽水,能把崂山矿泉水送上国宴,靠的不是生产技术多先进,而是这水本身非常好的品质。
不过等到了2001年,国宴的餐桌上出现了新面孔,那就是海南椰树牌火山岩矿泉水。
这一年中国刚刚加入WTO,当时国家正想着把民族品牌推向世界,椰树的入选其实藏着时代的深意。
这款水来自海南马鞍岭火山岩的深层水脉,那里的泉水在地下循环净化了足足一万九千年,经过火山岩的天然过滤,水里所含的偏硅酸、锶等微量元素含量特别丰富。
不过和崂山矿泉水的不同,椰树的出现其实不仅是因为水质好,主要是因为它代表着民族品牌的创新力量。
当时钓鱼台国宾馆选定它作为国宴水拿出来招待人,就是想通过这瓶水告诉世界,中国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能拿得出手的民族品牌。
后来博鳌亚洲论坛上,这瓶水接待了包括四届美国总统在内的上百个国家的政要,可以说是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液体名片"。
等到了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时候,丽水山泉接力成为国宴用水,这瓶水的背后是一套更严苛的选拔流程。
它的水源是在浙江丽水龙泉市地下150米的元古宙岩层里,那里是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一点农业污染都没有。
为了这水,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是凌晨六点就得上山取水,在密封罐装后马上贴标编号,全程可追溯。
在运回工厂后还要用反渗透设备二次过滤,然后装入特制的玻璃瓶,最后再用 4-8℃的恒温车送到会场。
光水质检测基本上有五十多项指标,从微生物到重金属,一项不合格就会被淘汰。
最特别的是它的软水特质,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这种水做出来的汤更清澈,炖肉会让肉更鲜嫩,连泡茶都会比别的水泡出来的更香。
国宴厨师团队和食品科学家们早就通过多轮盲测确认了这一点,软水不会抢了食材的风头,还能把菜肴的原味烘托得更好。
国宴选水的讲究,其实就是藏在这些细节里。不是名气大就好用,得看水源地够不够干净,无论是崂山的花岗岩还是丽水的生态保护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保障。
与此同时在检测环节更是不能有半点马虎,专家团队要非常仔细地把水里的各种成分都查个清楚。
运输过程也是很有学问,恒温密封还有避光,就为了让宾客喝到的每一口都喝的放心喝的安心。
对于水的包装也是有讲究的,选择玻璃瓶是为了既环保又能保持水质原味,而瓶标的朝向都得对着客人,这样可以方便取用。
今年的国宴用水还没公布,但大家都在猜,有人说选山东的矿泉水,毕竟是抗战重要战场,今年又是抗战80周年有特殊意义,也有人支持延安的山泉,自带纪念价值。
崂山矿泉水甚至还推出了抗战纪念版,瓶身印着烽火和和平鸽的图案,椰树集团也说 "随时待命",丽水山泉据说也在和筹备组接触。
虽然不知道最终会选哪瓶,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是有着过硬的品质,还能继续讲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从崂山到椰树,再到丽水山泉,国宴上的每一瓶水都像一面镜子,它们照出了不同时代的追求。
建国的初期既需要它展现天然自信,入世之后还需要用它传递民族实力,如今则通过它彰显绿色理念。
这些水可能不如娃哈哈、农夫山泉那么有名,但它们身上藏着更重要的东西,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对时代精神的精准表达。
下次再看到国宴的新闻,其实我们不妨多留意一下餐桌上的那瓶水,虽然它不怎么起眼地摆在那里,但可能藏着属于时代的密语。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丽水山泉被选为西子国宴用水》
界面新闻——《椰树牌火山岩矿泉水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接待用水》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