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中国网9月4日讯(记者 曹川川)9月3日,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了四川德阳,这座承载千年文脉的文旅名城,正在通过三星堆、绵竹年画为代表的文旅IP为核心,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消费动力,在“文旅+百业”的发展道路上走出特色路径。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讲解员正在为游客们进行讲解。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在德阳的文旅资源矩阵中,三星堆的活化实践极具代表性。作为2028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市西北鸭子河南岸,面积约12平方公里,年代距今4500年至2900年,核心区域古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已发现城墙、祭祀区、宫殿区等重要遗迹。自1927年发现玉石器以来,这里先后出土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金面人头像等文物超21000件,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游客们正在驻足观赏展出的文物。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游客在打卡拍照青铜太阳轮文物。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游客正用手机拍摄展柜中的文物。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如今,三星堆并未让这份文明停留在考古现场,而是以“票根经济”为基础,从文创开发、IP运营、服务升级多维度活化古蜀文明。据三星堆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何清介绍,三星堆文创已实现从基础旅游商品到多维度产业的跨越,年销售额破2亿、IP授权破千万,在售产品超2700种且年更新率超30%,30多类产品年销售额过百万;数字文创远赴卡塔尔展览、文创产品亮相大阪世博会,让千年文物“走”向全球。今年暑期,仅馆内文创店销售额就达3800万元,同比增长12%。近600万游客的到来,不仅带火了文创消费,更直接拉动本地餐饮住宿业升温,让“打卡三星堆”升级为“深度游德阳”。
三星堆博物馆文创门店内的文创产品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三星堆博物馆文创门店内的文创产品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三星堆博物馆文创门店内,游客们正在挑选文创产品。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为了解决外地游客‘喜欢却带不走’的难题,三星堆博物馆设立了现场快递服务点。”三星堆博物馆文创门店负责人宋克花补充道,近期博物馆更正式推出了面向外国游客及港澳台同胞的离境退税服务,进一步便利海外访客将“三星堆记忆”带回家。
同样在活化中焕发新生的,还有绵竹年画村的非遗技艺。位于绵竹市孝德镇的年画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木版年画的发源地与传承地,享有“德孝故里、年画之乡”的美誉。绵竹年画村通过“文化+生活+研学”的模式活化非遗:香遇画里文创社区内,村民房屋墙面绘满传统年画,还用本地村民家中的闲置农具拼成农耕墙,“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成为村民生活常态,真正让年画融入日常;陈强、陈刚等传承人的工作室里,年画元素被巧妙融入小背包、车载摆件、办公室装饰等生活化产品,通过网络平台与线下门店热销。
绵竹年画村香遇画里文创社区,村民正专注手绘绵竹年画。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绵竹年画传承人陈刚正在工作室里,专注进行绵竹年画的木版雕刻。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游客们可以来调研学习,亲手体验年画起稿、刻板、拓印、上色的全套手工流程,让非遗技艺得以活态传承。如今,年画村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绵竹年画相关产业年产值40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8290元,真正实现了“以非遗带就业、以文旅促增收”。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