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开始奏效,外媒发现不对劲:怎么美国对付中国的招式,如今被用到了自己身上?
以前美国多得意啊,靠着那个 “外国直接产品规则” 横行霸道,不管是不是美国本土生产的设备,只要沾了点美国技术、用了美国零件,想卖给中国就得经他们点头。就说半导体行业吧,荷兰 ASML 的先进光刻机、日本的半导体材料,明明不是美国产的,却被美国管得死死的,愣是不让往中国运,逼得中国芯片产业处处受限。那时候美国把这套 “清单 + 封锁” 的把戏玩得炉火纯青,觉得能靠这个拿捏住中国的命脉。
可现在轮到美国着急了。2025 年 10 月 9 日,中国商务部一口气发了好几条公告,直接把稀土元素、加工设备还有相关技术全放进了出口管制清单里,最狠的是明确说了,军事用途的出口 “原则上不予许可”。英媒《金融时报》一看就明白了,这不就是美国用来阻止第三国给中国出口半导体的翻版吗?连金杜律师事务所的专家都直说,这是对美国最系统性、最全面的回应。
这次的管制可不是简单卡原材料那么简单,简直是把稀土产业链的七寸都攥住了。新规里写得明明白白,不光是中国产的稀土要许可,就连境外造的东西,只要含 0.1% 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或者用了中国的开采、冶炼技术,出口前都得找中国批。这套路是不是眼熟?跟美国用 “外国直接产品规则” 限制半导体设备的逻辑一模一样,都是把管制范围从 “原产国” 扩大到了 “含本国成分 / 技术”,等于把全球稀土供应链都纳入了监管。
更绝的是技术管制,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到磁材制造、二次资源回收,连生产线的装配、调试、维护技术都管上了,甚至中国公民、企业都不能随便给境外提供技术支持。要知道,全球 90% 的稀土分离加工能力、93% 的磁体制造都攥在中国手里,稀土加工的核心专利咱们占了七成多,像生产钕铁硼磁体的 “真空熔炼技术”、分离中重稀土的 “萃取工艺”,这些美国短期根本摸不着门。以前美国总爱卡中国的技术脖子,现在倒好,自己最缺的技术被中国管起来了。
美国这下是真慌了,因为他们压根离不开中国稀土。别以为美国本土有矿就不愁,加州那个芒廷帕斯矿是美国唯一在运营的稀土矿,2024 年也就产 2 万吨稀土,连全球产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挖出来的矿石 95% 都得运到亚洲提炼,本土根本没这能力。特朗普从 2019 年就喊着要建自己的稀土供应链,又是给矿场投钱,又是给企业发贷款,还拉着澳大利亚的公司在得州建厂,可进展慢得像蜗牛。智库都说了,美国想建完整供应链至少得 10 年,现在急着用根本等不起。
最要命的是军工领域,F-35 战斗机的导弹制导系统、发动机涡轮叶片全靠钕铁硼磁体,而这磁体的核心原料钕和镨几乎全靠中国。美国军工企业早就算过,要是稀土断供,F-35 的生产线撑不过 2027 年。现在中方明确说了军事用途 “原则上不予许可”,等于直接掐住了美国军工的嗓子眼。之前美国还想耍小聪明,让台湾当 “中转站”,2024 年从台湾拿了 4000 多吨稀土,而这些稀土 96% 其实都来自大陆,结果中方直接给台湾八家军工企业下了禁令,这招 “借道” 也失灵了。
外媒看得门儿清,彭博社直接说中国这是在谈判桌上放新棋子,《华尔街日报》也承认中国进一步控制了稀土供应链。美国企业更是慌得不行,高级磁铁实验室的总裁都坦言,最担心的是从中国买的加工设备,以后供货和维护可能都没着落了。以前美国靠着清单管制让中国企业发愁,现在轮到他们自己的企业睡不着觉,这滋味估计不好受。
说到底,这就是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美国总觉得自己能靠产业链优势拿捏别人,却忘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早就扎了根。从开采到加工,从技术到专利,中国早把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攥在了手里。现在中方只是用美国最熟悉的套路回应,就让美国手忙脚乱,这恰恰说明美国的打压招数本身就站不住脚。要是美国还不明白这个道理,继续搞封锁那一套,最后只会让自己更被动,毕竟在稀土这张牌面前,他们实在没多少底气跟中国叫板。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