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看看中国,再看看美国,这可不行啊

据《参考消息》9月2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呼吁终止企业季度财报制度,改为半年报。

他表示,美国企业不应再被迫按季度报告,而应每六个月发布一次业绩,以节省资金,并让管理者专注于妥善经营公司。

他还搬出中国称:“你们听过这样的话吗?中国用50年到100年的视角管理公司,而我们却按季度运营公司,这可不好!”

实际上,早在2018年,他就提出类似主张,而当时巴菲特和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联名呼吁取消季度财务指引,强调短期主义对企业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马斯克也曾批评华尔街只看季度数字的心态,认为企业不是为投资人炒作情绪而活,而应回归技术与战略本质。

可以说,这一次是特朗普罕见的没有任性而为,是真的想办点人事。

马斯克和巴菲特

美国的季度财报制度确实存在系统性问题。

它说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增强透明度,实则已经演变为一种绑架企业发展的高频鞭子。

管理层为了交出好看的季度成绩单,往往不惜牺牲研发、压缩长期投入,只为满足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

一旦利润略有不及,股价便大跌,CEO职位不保,投资机构逃之夭夭。

在这种制度环境下,高管最关心的不是企业十年后是否强大,而是下一个季度能否打败预期。

这种结构催生了大量盈余管理与财技操作: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推迟成本入账、回购股票拉高每股收益等手段,让财报看上去刚刚好。

资本市场对此心知肚明,却乐于接受,因为这是一场共谋:企业得了估值,分析师得了提成,机构得了波段差价。

至于企业能否做大做强、是否还有真正的技术创新能力,反倒变得无关紧要。

特朗普

将季度报改为半年报,表面上只差了三个月,实际上却是颠覆资本逻辑的深层变革。

一旦财报频率降低,管理层的决策节奏将从每三个月一次交卷转变为每半年一次系统性评估。

也就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投入新产品、技术研发、战略调整,而不用为这季度毛利率掉了0.3%而整夜难眠。

分析师也不再能用高频数据绑架企业预期,市场将更关注中长期方向。

这对投机资本是沉重打击,但对真正长期投资者反而是利好。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美国金融体系已经深度绑定季度财报机制,相关软件、评级模型、激励制度、考核机制、舆论节奏,全部围绕这个周期运转。

改制的阻力并非技术性,而是太多人靠这套体系赚钱。

美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才非常羡慕中国。

他口中的用50年到100年视角管理公司并非虚言。

中国的企业在战略定力、长期主义和国家协调力方面,形成了一套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运行逻辑。

比如,华为面对封锁,能坚持十年打造自己的芯片链条。

比亚迪提前布局电动车十余年,终于迎来全球爆发期。

中芯国际即便受限于设备和IP,也能靠极限制造逐步突破技术封锁。

这些企业之所以能熬得住,不是因为它们盈利数据多么漂亮,而是因为它们的经营视角从一开始就不是季度维度,而是10年甚至30年的周期。

而在美国,CEO做得再好,只要有一季财报爆雷,股价就会砸下去,高管连带下台。

特朗普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一点:美国的敌人不是中国的芯片、坦克或钢铁,而是自己的制度短视、战略焦虑与资本绑架,如果不能学会中国那样的战略定力,美国终究会被自己制度内耗拖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季度   企业   制度   战略   华尔街   视角   定力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