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小鹏“涌现”的科技狠活吸引来无数眼球。
四个崭新的AI产品横空出世:第二代VLA,Robotaxi,人行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A868。
每一个产品科技感爆棚,小鹏想低调都难。
去年,MONA M03化身纯电动车的大爆款,经造了20万辆,目前还在大力生产中。
10月,刚上市的小鹏全新P7交付4.2万辆,这可是历史最高记录。
经历了跋山涉水,小鹏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这些新科技正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黄女士(化名)因为工作调动,从大城市回到了老家。
老家的公共交通并没有普及,黄女士为了出行方便,9月上旬果断入手了一辆代步智能车小鹏MONA M03 502km Max。
亲民的价位和外形首先吸引了黄女士,不到15万令人心动,外观简约时尚,流畅的线条毫无违和感。
在高速上时,智驾NGP让车身稳稳地行驶在车道上;堵车时,跟前面的车能保持稳定的距离。
不过,智驾虽然容易上手,还是要好好学习,慢慢地和NGP磨合。

续航不再是焦虑,黄女士一般是在市区开车,实际续航410公里,耗电量在11-12kWh/100km左右,基本上一周充一次电。
黄女士外出自驾游的车床梦也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只需把后排的座椅放下再铺上找平垫和床垫即可。国庆假期,她感受了一把在车上睡觉,跟家里的床一样舒服惬意。
总之,MONA M03不但贴心,而且给到了黄女士很多惊喜,解决了出行难题,真的很哇塞。
这已经超出人们的预期了。但,小鹏带给人们的惊喜远超当下的认知。

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的补能优势被展示得b淋漓尽致。
在平路,汽车常规只用电驱动,同时能保存能量;爬坡或者行驶在泥泞、雪地、高速路时,汽车会预先启动发动机,油电一起用,动力十足。
这使得汽车纯电续航达到了430km,综合里程超过了1400km,大大减弱了续航担忧。
充电也变得相当丝滑。一来充电速度比手机还要神速和美妙,仅需12分钟即可充到4/5。二来超充站多,目前全国有1307座。
同期,小鹏给AI电池配备了“芯片管家”,有效延缓了电池的损耗,AI电池寿命在之前的基础上延长了0.3。
小鹏开发的图灵AI芯片不仅功能强大,运算能力超过Orin X和FSD Chip,效力顶过三颗主流芯片。
老车主也不用担心,小鹏将提供智驾和智舱两个芯片的升级,从而享受到最新的科技智能成果。
神奇的是,小鹏车辆还能和行人“文字交流”,在遮阳板显示“您先请”,然后等待行人从车前走过去。
2026年,L4车型即将量产,这款车更是科幻既视感拉满,车自己会跑,人只要上车就行了。


汽车的智能上线了,人形机器人的“人似”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全新一代的机器人IRON优雅地走进了现场,脚步轻轻像猫步。这一幕在小鹏科技日最为不可思议。
人们不淡定了,怀疑是一个人穿了一件机器人的外衣吧?
小鹏董事长的真心被狠狠摧残了,他为了人们看到真相,竟用剪刀把腿部仿生皮肤和“肌肉层”划开了,银色机械关节显而易见。
光看局部还不够,为了让大家看到全部,工作人员则拉开了机器人背后的拉链,里面是各种零部件构造:连成一片的网格、肩膀上的固定件、耳洞塞着麦克风等。
眼见为真,人们被这个画面惊讶到了,这怎么可能!

小鹏让大家亲眼见证了,机器人是智能机器,而非人。这个自证背后的心酸也许只有在科技赛场上驰骋的人才能懂。
事实上,IRON机器人太拟人了,这也难怪人们会质疑机器人是真人。
首先从外形来看,机器人的各个部位头脑、躯干和四肢接近于人的外在。
全身82个自由度给了IRON机器人走出轻盈脚步的底气。
尤其手部和人手尺寸几乎毫无差别,能精细地完成抓、握等动作,关键是此部位装载了谐波关节,有22个自由度。

人形机器人IRON不论走路、站躺坐,还是用手取物,都体现了小鹏在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上的更新迭代。
所以说,IRON机器人的出现意义非凡。
光形似还不够,小鹏更是把“神似”也拿捏到位了。
IRON有自己“大小脑”,那就是3颗图灵AI芯片加多项视觉模型。IRON和人对话、自主移动行走,与外界互动三大核心智能妥妥在线。
而IRON机器人采用的多项技术并不神秘,这都是源于AI汽车技术的突破。
小鹏致力于生产拟人机器人,和董事长何小鹏的一段经历也很有关系。

他正在努力要做好机器人时,他的父亲生病了。 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人总会变老和生病,如果现在努力,未来几十年后,或许真的会实现,一个机器人陪伴老人打牌聊天吃饭。 现阶段,小鹏智能机器人已到工厂“上班”,宝钢集团率先在工业巡检等中安排IRON。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很好,产业尚不稳定,越来越多的企业躬身入局,未来可能出现泡沫化的风险。


与此同时,小鹏更大胆了,把飞行汽车也纳入了计划中。
汽车会飞曾在电影《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上演,如今小鹏把魔法带到了现实中。
飞行汽车A868能载6个人出行,航程可达500公里,360公里/小时为最高航速。
炸裂的消息,智能飞行“陆地航母”的全世界预定量已突破了7000台,只要C驾照就能驾驶“陆地航母”。
它能满足日常通勤,续航里程大于1000公里,而且不用专门充电,在行驶和停车都可以为飞行器充电,5-6次飞行不是问题。

这回小鹏能够出圈,一是时代互联网浪潮,二是靠独特的先见之明,认定科技智能是未来的主流,提前排兵布阵。
风光的小鹏也有自己的黑暗时刻。
为了能在VLA(Vision-Language-Acition)模型上有所突破,小鹏可是烧了不少钱,好在有了突破。
VLA模型的步骤是先把视觉信息转化成语言,再用语言告诉机器行动指令。而小鹏花了20亿的研究经费,去掉了中间环节语言转化,大大提高了智驾的能力。
从2014年开始到今时今日,小鹏不再是智能世界的旁观着,而是参与者、引领人。
2025年仅前6个月,小鹏公司实现了340.9亿元的收入,比同期增长了32.5%。

有人欢喜有人焦虑。处在Ai时代转型的时候,很多学生产生了就业焦虑。
从小鹏董事长的话语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目前在AI 2.0初期,人们看不到新的就业职位再正常不过。来年或者后年,全社会会“涌出”很多新岗位。
比如:AI自动驾驶的云端肯定需要很多人负责,可能刚开始是一个人管控100个汽车,慢慢地会变成一个人管200、300 、500,甚至1000台辆车。
好比100多年前,当汽车出现时,所有的马车司机和马车交通管理员,担忧汽车这个科技让他们失业。
实际上,后来汽车带来了无数的新就业岗位,只是在汽车刚开始出现时是看不到。

小鹏智能产品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积极信号,依然在探索市场的道路上循序渐进。
十几年磨一剑,小鹏用不止于前的创新和探索,让智能产品真正走向了世界的中心。
智能产品不只是带来了生活方式的便利,更是神话科技落地的起点,实现共产主义的加速器。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今小鹏的智能高科技产品就是最好证明。
参考链接:
1、懂车帝:小鹏汽车豪赌AI:人形机器人+L4自动驾驶,真未来还是烧钱噱头?
2、新浪汽车:又是无人驾驶又是机器人,小鹏也不把自己当车企了?
3、新浪e站:深度融合AI后,小鹏已经不单纯是一家车企了
4、新浪财经:机器人、飞行车齐发,小鹏“不务正业”要成全球AI巨头?
作者|西西历
编辑|向晚晚
—END—
图|来源网络侵删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