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位于新都区的捷贝通总部大厦宣布投用。崭新的大厦内,一场关于油气技术服务未来的交流大会正在举行。
台上,捷贝通集团董事长曾斌面对在座嘉宾,语气中带着感慨:“总部迁至新都五年,我们找到了适宜企业发展的‘优质’土壤。”
5年的时间里,捷贝通实现升规入库、新三板挂牌上市,总部大楼投用,一个企业如何与一座城市相互成就,交出一份共同成长的答卷?
新都区捷贝通总部大厦正式投用
从总部落户到扎根发展
2020年,捷贝通面临一个重要抉择:总部要落户何处?当时,这家专注于油气增产技术的企业已在全国油服市场崭露头角。
“来新都考察时,最打动我的是这里完整的油服产业生态和人才优势。”曾斌回忆道。
新都拥有西南石油大学这一重要创新策源地,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
5年来,学校不仅为捷贝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还依托其强大的科研实力,构建起各级各类多元创新平台,促进关键技术快速转化与产业应用。
西南石油大学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合作之路也越走越宽。
新都携手捷贝通与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川庆钻探等校企协同并进,汇聚上下游企业,吸引高端人才,一条贯穿“高校—企业—场景—转化”的产业生态链,正变得日益清晰而坚实。
捷贝通深化校地企协同与产学研融合
企业的“安心之所”
“新都历来重视油服产业发展,将其纳入全区重点产业。”新都区经信局产业二科科长全金楼表示。
据了解,新都已聚集了从川庆钻探、哈里伯顿等国内外巨头,到中曼石油、德仕等细分领域“单打冠军”在内的近250家油服企业,形成了覆盖钻采设备制造、增产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
新都油气服务科创中心
其中,中曼石油凭借顶驱钻井技术,成为唯一与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合作的民营企业。从成立之初的3人发展到目前近300人,希能能源是国内旋转导向系统的主力供应商,同时还掌握了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开发关键技术。
位于新都的中曼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车间
为了培育这片产业土壤,新都依托西南石油大学的科研与校友资源,探索出“政府做规划、高校舞龙头、企业唱主角”的发展模式。而对于捷贝通这样的龙头企业,服务更是落到了实处。
2021年,捷贝通总部大厦项目进行管网施工时,与邻近小区的污水管网有冲突。正常情况下,这类问题需要企业自行与小区协调,耗时费力。
“令我们没想到的是,新都街道与企业管家主动介入协调,快速完成了污水管网改迁工作。”捷贝通副总裁敖科表示。
更大的挑战来自企业上市进程。2023年起,新都区组织服务专班,通过定期走访、专题座谈等形式,为捷贝通提供新三板挂牌辅导。组织企业参加“走进北交所”活动,协助企业完成合规证明及访谈10余次。
捷贝通生产线
2021年捷贝通升规入库,今年4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迈出步入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
面向未来的“能源答卷”
新启用的捷贝通总部大厦 与西南石油大学仅相隔400米。
曾斌表示,一个企业与一座城,因共同的使命而联结。这四百米,不仅是地理的跨度,更是校地企协同攻坚、将发展使命融入国家能源安全大局的标尺。
近三年来,捷贝通年均服务井次超过1500口,年均增产油气当量超过100万吨。其业务已覆盖全国21所主要油气田,并在国外设立了研发中心,同步跟进国际先进技术。
捷贝通业务已覆盖全国21所主要油气田
这些数字的背后,关联着一个宏大的时代命题——能源安全。
“现今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唐海指出。
在这个背景下,深化校地企协同,攻克油气增产“卡脖子”技术,全面提升油气资源自主保障能力,其价值不言而喻。
2023年,新都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0余份。近三年来,新都油服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预计到2027年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大厦投用当日,捷贝通发布了未来五年(2026-2030)发展规划,并聘请了来自清华大学的教授陈劲,四川大学教授罗懋康、闫斌,以及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唐海、谯英担任首席科学家,覆盖从人工智能到压裂酸化的多个前沿领域。
这意味着,下一个五年,捷贝通与新都的故事,将更紧密地与“国家能源安全”联系在一起。
记者 | 赖 涛 张运玮 王玉萍
排版 | 王玉萍
编辑 | 郑 雪
审核 | 李玲娟 黄 浩 张晓迪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