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催汗毛孔张,寒邪悄然入体藏。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7日小暑节气一到,闷热潮湿的“桑拿天”正式开场!此时人体阳气外浮,脾胃却最是娇弱,稍不留神就易被“病邪”盯上。
老祖宗传下智慧——“小暑三不吃,入伏少受罪”,究竟哪三样要忌口?
一、冰镇生冷,脾胃最怕的“温柔刀”
烈日当头,灌冰饮、啃雪糕看似解渴,却暗藏危机!寒凉直击本已虚弱的脾胃,轻则腹胀腹痛,重则腹泻不止。更可怕的是,湿邪趁机滞留体内,为秋冬埋下病根。
解暑良方:温饮养胃胜寒凉。一杯热茶微微发汗,反能带走暑热;一碗清淡绿豆汤,清热解暑不伤身。“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枣茶温中散寒,正是暑天良伴。
二、辛辣油腻,火上浇油的“助燃剂”
麻辣火锅、烧烤炸串虽过瘾,高温下却成了身体的负担。辛辣助热生火,油腻加重消化负担,极易引发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甚至诱发“苦夏”不适。
清爽选择:当季鲜蔬正当道!凉拌脆藕、冬瓜薏米汤,清爽祛湿;丝瓜、黄瓜水分足,天然解暑气。简单烹饪保留原味,肠胃清爽人才精神。
三、隔夜变质,藏菌纳毒的“隐形雷”
高温高湿是小暑特点,食物腐败速度惊人。隔夜饭菜、切开久放的瓜果,极易滋生细菌。一旦误食,呕吐腹泻随之而来,暑热天更是雪上加霜。
安心之道:食材新鲜是底线,适量烹饪不浪费。剩菜剩饭及时冷藏,彻底加热再入口。入口之物多留心,病从口入绝非虚言。
小暑养生,核心在“护”与“顺”。护好娇弱的脾胃,顺应当令气候特点,健康基石自然稳固。充足睡眠养心神,早晚适度运动活气血——身心平衡,方能安然度夏。
小暑忌口三样物,脾胃无忧病自除。转发提醒身边人,健康过夏有本钱!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