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机器正在加速成为“真人大厨”——
京东旗下的七鲜小厨,一水的机器人掌勺,辣椒炒肉、小炒牛肉、木耳炒鸡等小炒,连饭带菜送上门,一份才15到20元;南城香也在大力推广机器人炒菜,据说出菜成本只有传统店的三分之一;湖南品牌霸碗,号称“全国首家自研智能炒菜机器人连锁快餐”,已从湖南拓展至全国20多个市场……
机器大厨强在哪儿?首当其冲的,便是成本这道“硬菜”。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月薪动辄上万元,而机器人属于一次投入,普通员工稍加培训就能操作,每月省下的人工成本,直接转化成了菜单上的惊喜价。机器大厨还自带一份钢铁般的稳定——温度是设定好的,不会糊锅;什么时候放什么料,跟着提示走就行。
不过,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过去,监管重点主要集中在健康证、后厨卫生和食材储存等方面上;而现在,监管视角也得跟着拓宽。例如,传感器是否灵敏、程序运行是否正常,同样关系到食品安全。监管工具也得与时俱进,例如通过设备数据接入、关键参数在线监测等方式,将监管节点适度前移,从事后惩罚转向事中干预。
更深层次的议题,或许在于如何界定“现制现售”的边界。生菜生肉、让机器现炒,争议还不大,可如果所有食材、调料都是预制包,机器一通忙活只是加热搅拌,还算现炒吗?如果能出台相关标准,根据食材处理与加工深度加以区分,不仅有助于规范宣传、减少争议,也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选择。
当然,技术革新、监管跟进,最终都要看消费者满不满意。那么,“钢铁侠”大厨炒的菜,你愿意尝尝吗?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