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认为,未来20年或50年后,日美将更强大,对我国却保持谨慎

全球经济的大棋盘上,沃伦·巴菲特的名字就像一颗定盘星。他不仅是投资界的传奇,更是无数人眼中的“风向标”。2023年4月,巴菲特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抛出了一个重磅判断:未来20年或50年后,日本和美国经济会变得更强大,而对我国的经济前景,他却选择了谨慎观望。

有人觉得这是老巴的深谋远虑,有人却疑惑,他为啥对咱们国家这么“保守”?

巴菲特的投资眼光与日美经济的底气

巴菲特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从小就对数字和生意有天赋。11岁买第一只股票,大学读了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书,1956年搞了个合伙公司,后来又把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纺织厂改造成了投资帝国。

他的投资哲学很简单:找被低估的好公司,盯着它们的“护城河”——比如品牌、专利这些硬实力,然后长期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苹果,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尤其是苹果,给他赚了上千亿美元。

日本:低调却稳健的潜力股

巴菲特为啥看好日本?答案得从2020年8月说起。那会儿,伯克希尔·哈撒韦一口气买了日本五大商社——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各5%的股份。

到2023年,这比例涨到了9%左右。2024年的股东信里,他还放话要“无限期持有”,夸这些公司经营稳健、对股东友好。五大商社是啥来头?它们业务覆盖全球,从能源、金属到食品、化工,抗风险能力强,利润也不错,完全符合巴菲特“买便宜好货”的标准。

再看看日本本身。虽然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速不算快,但它的底子厚实得很。科技和制造业是日本的王牌,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领域,日本的研发能力全球顶尖。比如丰田、索尼这样的企业,不仅技术硬核,市场竞争力也杠杠的。更别提日本政府最近几年还在推贸易政策调整和资本市场改革,给经济注入新活力。巴菲特看中的,恐怕就是这种低调但扎实的增长潜力。

美国:创新与实力的双重加持

再说美国,巴菲特的“主场”。他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从来没动摇过。首先是创新能力。硅谷这地方,谷歌、苹果、亚马逊这些巨头,全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其次是金融体系和营商环境,美国的政策灵活、市场开放,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本。

巴菲特自己的投资组合就是个例子。伯克希尔控股的保险公司、铁路公司,还有苹果、可口可乐这些股票,哪一个不是美国经济的代表?未来几十年,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和经济韧性,估计还会让巴菲特继续“押注”。

巴菲特盯着日本的稳健商社和科技实力,盯着美国的创新和市场活力,这两国的经济底盘扎实,增长有保障,所以他敢放话“更强大”。

对我国经济的谨慎,风险与挑战并存

巴菲特对我国的态度,就没那么乐观了。虽然他多次公开认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提到未来,他总是多留个心眼。主要有两点: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

先说地缘政治。2023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直言,中美关系紧张是他最担心的风险之一。他呼吁双方避免对抗,可见他对这事的重视。2022年,伯克希尔买了台积电的股份,但2023年初就大幅减持,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台积电是全球芯片龙头,偏偏在台湾,而台湾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核心内政。巴菲特显然觉得,台湾问题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周边投资环境的安全。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底线,任何外部势力插手都是干涉内政。巴菲特减持台积电,未必是对我国政策有意见,更可能是他作为一个商人,对潜在冲突风险的“避险”选择。

除了地缘政治,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也让巴菲特犹豫。我国经济这几十年,真是飞速崛起,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飙到2022年的120多万亿元,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就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2022年,他还强调我国市场的规模,对伯克希尔有多重要。

但成绩背后,挑战也不少。贸易摩擦就是个大坎儿。中美贸易争端从2018年打到现在,关税、制裁、科技封锁,哪样不影响增长?再加上政策调整,比如房地产调控、碳中和目标,这些都是大手笔,但短期内难免带来阵痛。还有市场波动,股市、汇市这些年的起伏,让不少投资者捏把汗。

巴菲特2018年还说过我国经济前景光明,但到了2023年,他的调子变了,更多是观望。他不是不看好我国,而是觉得眼下变数太多,风险不好控。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他宁可等确定性更高的时候再出手。

其实,巴菲特的谨慎也不是全盘否定。咱们的经济韧性强,14亿人的大市场,齐全的产业链,这些都是硬实力。只是他这人,太注重“安全边际”了,面对不确定性,就先踩一脚刹车。

巴菲特的预言对咱们有啥启发

巴菲特看好日美,谨慎对待我国,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实力对比”。日本靠稳健和科技,美国靠创新和市场,这两国在全球产业链里地位稳固。而我国呢,虽然体量大、潜力足,但外部压力和内部调整,让未来的路没那么好走。

这对全球资本流动有啥影响?很可能更多资金会流向日美市场,尤其是科技和制造业领域。咱们这边,可能得面对一定的资本外流压力。不过,经济竞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沉住气,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搞扎实。

我们得继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科技实力,把产业链短板补齐。

说到底,巴菲特的预测是他的判断,但咱们的未来,得靠自己闯。日美再强,也动摇不了我国经济的基本盘。咱们有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14亿人齐心协力,啥困难过不去?过去几十年,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咱们靠的是实干。未来,不管是20年还是50年,只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稳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肯定能实现。

巴菲特谨慎归谨慎,但他也没否认我国的潜力。外部的声音是参考,但发展节奏得自己定。就像他说的,投资要看长期,咱国家的建设,也是场“马拉松”,急不得,乱不得。

未来20年、50年,世界会咋变,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咱们得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科技搞上去,把经济搞扎实。巴菲特的话,可以听,但不能全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财经   日美   谨慎   年后   未来   我国   日本   希尔   美国   经济   市场   科技   地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