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到,韩国发布两道命令,中国乐了,特朗普求情也不好使!

最近这几天,韩国那边动作挺快的,隔了不到一天,就连着出了两道跟中国相关的命令,一个是旅游免签,一个是管制反华示威,这俩事儿搁一块儿看,明显就是在给中韩关系添砖加瓦。中国这边自然是乐见其成,毕竟旅游业刚有点起色,谁不想多拉点人气呢。可偏偏这时候,美国那边又闹出幺蛾子,移民局突袭韩国企业在乔治亚州的电池工厂,抓了上百号韩国工人,特朗普还亲自打电话求情,结果韩国总统李在明铁了心要带人回家。这事儿一出,美韩之间那点小摩擦立马升级,韩国企业对在美国投钱的热情直线下降。

第一个是旅游方面的,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在9月12日正式公布,从9月29号开始,到明年6月30号结束,对中国3人及以上的团队游客试行免签入境,停留时间最多15天。这政策不是头一回了,早几年疫情前韩国就对华团队有过类似便利,但这次是临时恢复,明显冲着旅游旺季去的。

济州岛的散客继续享受30天免签,这点也没变。你想想,中国游客去韩国,过去办团签总得折腾好一阵子,材料准备、审核时间啥的,拖拖拉拉的,现在直接免了,旅行社那边订单肯定刷刷上涨。韩国旅游业这几年靠中国客源吃饭的比重不小,去年数据就显示,中国游客占他们入境总数的四成左右,拉动免税店、酒店、餐饮一堆行业。刚好这政策一出,7.7万吨的“梦想”号邮轮也定在29号首航停靠仁川港,从中国沿海城市出发的线路一下子就火了。这不光省事儿,还能带点经济实惠,中国游客多去逛街买买买,韩国那边消费数据自然好看。

第二个命令来得更快,就在免签公告没几个小时后,9月12日下午,首尔警方直接下令,禁止某些民间团体靠近中国驻韩大使馆周边,尤其是明洞商圈那块儿。那些团体本来计划搞反华示威,警方直接拉起警戒线,把使馆附近200米范围列为禁入区,还明文规定不能有辱骂、挑衅或者暴力行为。这事儿是李在明总统亲自拍板的,他觉得这些集会已经超出言论自由的底线,纯粹是添乱。

韩国媒体报道说,警方把界线往外扩了,明洞主街都暂时管制,商户们私下里还挺欢迎的,因为之前示威闹得游客少了不少。这两道命令一前一后,间隔不到24小时,信号再清楚不过了:韩国想稳住对华关系,避免小事儿闹大。旅游免签是拉人气,管制示威是护航,两手抓两手硬。中国游客去韩国玩儿,本来就图个开心,现在少点潜在麻烦,谁不乐意?再说中韩互访本来就热络,中国对韩国也单方面免签到明年年底,这下双向奔赴更顺溜了。

这事儿搁平时也就算个小新闻,可偏偏撞上美国那边的烂摊子,让韩国对美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9月4号凌晨,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在佐治亚州埃洛伊市一处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的合资电池工厂搞了个大行动,直接抓了475名工人,其中300多是韩国公民。

那些工人是去帮工厂建电池生产线的高技能人才,持有临时工作许可,可美方硬是说签证有瑕疵,非法劳工,部分人还被戴上手铐脚链押走。工厂是韩国在美国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43亿美元砸进去,本来明年就要投产,现在工程直接停摆,损失上亿韩元。韩国企业高管气得直跳脚,7月份刚跟特朗普签了贸易协议,韩国承诺在美国投3500亿美元换关税减免,这还没捂热乎呢,就来这么一出。

韩国国内反应可大了去了,社交媒体上全是照片和视频,网民们吐槽“这还是盟友吗?不是你们求着我们去投资的?”外交部5号就开紧急发布会,确认300多名韩国人被扣,马上派人去亚特兰大协调。企业那边也坐不住了,现代和LG的董事会连夜开会,讨论要不要继续在美国砸钱。过去几年,韩国企业在美投资本来就多,汽车、电池、半导体啥的,现在这事儿一闹,信心全没了。

韩媒分析,这不光是移民执法的问题,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移民强硬路线撞车了,他一方面想拉外资建厂回流制造业,一方面又严打外国工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韩国人觉得,明明是亲密盟友,怎么下手这么狠?日本那边也跟着抱怨,美日贸易协议里还写了投资项目得特朗普亲自点头,这让日韩政商圈子都开始嘀咕,值不值得继续当冤大头。

特朗普知道事儿闹大了,9月9号亲自给李在明打电话,劝那些工人留在美国,说他们能培训本地员工,继续投资别停。结果呢?韩国外交部直接回怼,说特朗普的建议估计“只有1人愿留”,其他人铁了心要回家。11号早上,300多名工人就坐韩亚航空的包机从亚特兰大飞回首尔,LG全包费用,不用手铐脚链啥的,干净利落。

特朗普的求情白费劲儿,李在明公开表态,除非美方改签证制度,给韩国工人更多H-1B配额,否则韩国企业很可能暂停赴美项目。这话搁那儿,韩国股市短期波动,电池股跌了点,但整体经济盘子稳着。话说回来,李在明上台才三个月,就遇上这档子事儿,他6月3号大选胜出,6月4号宣誓就职,本来想专注民生和外交平衡,现在美韩关系一绊脚,得赶紧稳住。

这事儿的影响可不小,先说中韩这边,两道命令一出,旅游数据立马见效。免签政策刚公布,中国旅行社预订热度涨了三成,平台搜索“韩国游”关键词刷屏。韩国旅游局算账,中国客源恢复能拉动GDP增长0.5%,免税店销售额至少多30%。反华示威管制后,明洞商户反馈游客多起来了,不用担心街头乱象。中国大使馆周边安静了,外交风险低了,这对两国民间交流是实打实的利好。长远看,中韩经济互补性强,韩国电池、汽车技术,中国市场大,这免签就是开门红。

美韩这边,裂痕明显加深。韩国企业开始审视投资布局,现代和LG公开说要评估风险,转向本土或东南亚。7月协议的3500亿投资,现在悬着,关税减免也成空谈。韩国外长赵显去国会提了签证配额要求,美方还没松口。日本也跟着闹,美日协议里投资得特朗普把关,他们觉得这太随意了。亚太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在降,中东那边以色列事儿也让阿拉伯国家寒心。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梦,本来靠外资,现在外资缩手,难度翻倍。韩国舆论上,网民叫嚣“盟友?开玩笑”,示威在美国使馆前多了,李在明借机推国内就业,工人回国后直接安置培训,继续干电池线。

这24小时的两道命令,让中国游客实惠到手,韩国稳住了对华牌。可美国工厂一闹,暴露了盟友关系的脆弱性。特朗普求情不成,韩国铁腕带人回家,这不光是移民问题,更是信任危机。韩国企业醒悟了,对美投资得三思;美国呢,继续刚到底,但盟友跑了,孤掌难鸣。话说回来,国际关系就是这么现实,谁给实惠谁有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财经   好使   韩国   中国   命令   小时   盟友   美国   工人   企业   电池   事儿   中国游客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