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气炸了,美财长一句话,让印度破防,还没资格与中国平起平坐

三个月前,特朗普还在公开活动里称印度是"印太区域不可或缺的盟友"。

7月31日,这才过了不到百天,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在全球记者面前直言:印度"算不上全球关键角色"。

这话像针一样扎进莫迪政府的心里——要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预测,2025年印度GDP将达4.19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更刺眼的是,印度人均GDP仅2800美元,在金砖国家里垫底,排在全球第140位。若剔除收入前5%的人群,剩下人口的人均收入仅1130美元。

美国对印度的态度转变,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去年拉拢印度时,又是签防务协议,又是许诺贸易便利,把莫迪捧得很高。

可从今年春天起,特朗普先是放话要加税,接着在社交平台上嘲讽印度经济"毫无生气"。

7月30日,特朗普突然宣布,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还附加了一笔惩罚性费用。

这个税率比美国对印度商品的平均进口关税(2.4%)高了近10倍,也远超给越南的20%、韩国的15%。

贝森特更是不留情面,不仅指责印度在贸易谈判中拖延,还抖出印度转卖俄油的事。

"买了受制裁的俄油,加工后再卖出去,这哪像负责任的国家干的事?"贝森特的话,一点没给台阶。

消息传到新德里时,莫迪正在主持内阁会议,他当时就把钢笔拍在桌上,脸色难看。

印度官场都清楚,贝森特这话比加征关税更伤人。毕竟,尼赫鲁留下的"做有声有色大国"的目标,早成了印度政界的执念。

莫迪上台后,更是把"大国愿景"挂在嘴边,他还放话,三年内要超过德国,之后还要追上中国。

今年一季度刚宣布GDP突破4.2万亿美元,成了全球第四,结果美国财长一句"不是关键角色",直接把这些雄心踩在了脚下。

要理清这事的来龙去脉,得从三个月前的贸易谈判说起,当时美国同时和日本、欧盟、越南、印度等国谈新贸易规则。

其他国家要么很快签了协议,要么明确了让步范围,只有印度,一开始答应多买美国货,却迟迟不敲定具体领域。

美国提零关税要求,印度装没听见,还在农业和奶制品领域加了关税壁垒。

特朗普团队起初没太在意,觉得印度早晚得妥协。毕竟,中国敢跟美国叫板,手里有芯片、稀土这些本钱。印度有什么?

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虽然达273亿美元,但印度IT服务业占对美出口的65%,微软、谷歌在班加罗尔养着20万程序员,特朗普掐住H1B签证就能要命。

更让美国窝火的是,印度一边谈判,一边还加大从俄罗斯买石油的量。2025年3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达190万桶/日,占其总进口量的30%。

这些俄罗斯石油运到印度加工成成品油,又高价卖到欧洲,主要流向法国、比利时和荷兰。

西方其实早知道这事,只是之前想拉印度制衡中国,才没较真。

7月中旬,眼看拿不下中国,特朗普急了,他觉得必须先拿下印度,好给国内一个交代。

7月31日,特朗普宣布加税的消息一出,印度的孟买敏感指数当天就下跌了0.7%,要知道,这已经是连续第五周下跌了。

卢比汇率也不乐观,8月2日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跌至0.01146,创两年新低。

莫迪政府这下才真的慌了,他们没料到美国会动真格。

商务部长戈伊尔赶紧表态,说正在评估影响,会维护国家利益。可这话听着硬气,实际动作却软得很。

彭博社爆料,印度正考虑多进口美国的天然气、通讯设备和黄金,而这些领域,恰恰是之前谈判中印度不肯松口的。

更讽刺的是,这些承诺,印度在谈判初期就说过好几次,根本没新意。

莫迪打得一手如意算盘:既不想真跟美国对着干,怕遭更大报复;又不想全妥协,丢了"大国脸面"。

于是就有了派四艘军舰去南海的举动,说是跟菲律宾演习,其实是做给美国看:你瞧,我还能在南海牵制中国,还有利用价值。

可这种小聪明,美国早就看穿了。所以贝森特骂印度时,特意提了句"有些国家以为能两头讨好,其实是自欺欺人"。

这些年,莫迪一直搞"左右摇摆的外交"在美国面前装成遏华先锋,转头就跟俄罗斯签军购协议。

跟中国在边境闹矛盾,同时又派防长访华,恢复旅游签证;加入金砖国家,却偷偷跑去跟G7套近乎。

莫迪以为这样能利益最大化,没想到这次美国不接受这种"墙头草"做派了,中国也看穿了这种投机行为。

就像中国外交部回应时说的,"合作得有诚意,不是做买卖"

印度国内反对党领袖胡尔·甘地直接说:"特朗普说印度经济不行,说得对。"这话在社交平台上被疯转,不少印度网友留言说"莫迪就会吹牛"。

确实,印度的GDP冲到第四,水分不小,所谓的"全球第四",更像沙滩上的城堡。

软件业占经济大头,2022-2023年对美软件出口达1060亿美元,占其软件出口总额的54.92%。美国一加税,立马受冲击。

制造业更是薄弱,连手机都要靠进口零件组装;农业方面更棘手,印度1.4亿农户中83%是小农,耕地不足2公顷。

美国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直接威胁莫迪的基本盘。

这时候,俄罗斯站出来帮印度说话,例如梅德韦杰夫公开表示,印度经济活力很强,特朗普的说法是造谣。

俄驻印大使还透露,两国马上要开年度峰会,重点谈经济合作。其实,俄罗斯这么做,也是因为它需要印度这个大客户消化石油和武器。

印度现在,也只能抱紧俄罗斯的大腿,可这又进一步惹恼了美国,形成恶性循环。

反观中国,对这场闹剧的态度很淡然,既没趁机拉拢印度,也没落井下石。只是继续推进上合组织合作,恢复了印度香客朝圣通道。

毕竟,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工业实力、国际影响力,都不是印度能比的。美国拿中国没办法,才转头欺负印度。

贝森特说印度"不是全球关键角色",虽然难听,却说出了实情: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印度还排不上号。

当今世界,真正能影响格局的,还是中美俄这几个玩家,印度想挤进来,光靠喊口号、玩投机可不够。

莫迪要是真有骨气,不如踏踏实实发展经济,解决国内的贫困和基建问题,毕竟,实力才是最好的名片。

整天做着"超越中国"的梦,到头来只会被现实打脸!这次美国的关税大棒和贝森特的羞辱,或许能让印度清醒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财经   平起平坐   财长   印度   中国   资格   美国   俄罗斯   全球   美元   大国   经济   这话   关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