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这玩意儿,就像手机电池,用着用着就耗光了。手脚凉、怕冷、没精神、易感冒,全是“阳虚”在敲警钟。
很多人一到冬天才想起补阳,其实中医讲:“冬病夏治,阳气趁热补!”夏天阳气最旺,补得快、补得透,冬天才能扛得住。
你以为补阳就得吃鹿茸、喝附子汤?那可是“猛男操作”,普通人用不着。中医讲究“顺势而为”,夏天补阳,要“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思就是夏天阳气外浮,体内反而偏虚,这时候补阳,就像给电池充电,效率翻倍。特别是那些“阳虚体质”的人,夏天不补,冬天就只能瑟瑟发抖。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点“参姜茶”:人参、姜、炙甘草,温阳健脾,阳气补得稳稳的。
要是阳虚严重,手脚冰凉、腹泻腹痛、月经不调,可以试试“温阳轻骑兵”:小建中汤加减:桂枝、白芍、炙甘草、姜、大枣、饴糖(冲)。
温中补虚、调和营卫,喝了就像屋里点了暖气,从里暖到外。
现代研究也发现,夏天补阳能增强免疫、改善循环,特别是对慢性疲劳、关节怕冷、女性宫寒有明显调理作用。
阳气不是等到冷了才补,而是趁着热了赶紧补,这样外界敌人力量最小!
夏天是“补阳黄金期”,补得巧、补得久,冬天不怕抖,别让阳气“欠费停机”,养生要趁热,补阳更要“天时地利人和”。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