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小吃,烟火千里

傍晚时分,信步于木兰溪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却有一缕熟悉的、混合着油炸与蒸煮的香气,直抵心脾。那是海蛎饼在滚油中欢唱的焦香,是卤面在浓汤里翻滚的醇厚,是菜头粿在铁板上“嗞嗞”作响的诱惑。这香气,是仙游城的呼吸,是刻在仙游儿女骨子里的味觉密码。

曾几何时,这香气大多萦绕在街头巷尾的夫妻店里,弥漫在乡间集市的临时摊档上。一份小吃,承载的或许是一家人的生计,是一位游子归乡时迫不及待要寻回的旧梦,但它所蕴含的能量,似乎远不止于此。这香气里,有仙游的山水灵气,有无数匠人手掌间传递的从容与精细,温度与智慧。它是一股蛰伏的力量,等待着一次喷薄的契机。

如今,这契机已然到来。《加快“仙游小吃”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便如一阵春风,意在将这星星点点的灶火,汇聚成照亮产业前程的燎原之光。我细细翻阅这份方案,看到的不仅是冷冰冰的KPI与任务分解,更是一幅充满温情与雄心的“风物志”。它要做的,是让钟山的大米、度尾的文旦柚、龙华的金沙薏米,这些沐浴着仙游水土阳光的精华,经由可溯源的安心通道,化作小吃最坚实的品质基石。它要推动的,是让仙游扁食等手手相传的技艺,在标准化与工业化的赋能下,褪去地域的局限,飞越千山万水,去慰藉每一个渴望故乡味的灵魂。

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寻根与创新呢?成立协会、评选非遗、设立大师工作室,这是在为小吃立传,为匠人正名。当一盘小吃背后,能讲述出枫亭糕的百年传说,能阐释清楚缸焖羊肉的火候秘诀,那么,我们品尝的就不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一段可以咀嚼的历史,一种可以品味的文化。规划中的美食城,将要汇集“一镇一品”的精华,宛如一个微缩的仙游,让人们在方寸之间,用舌尖遍历故乡的山水。这便是在烟火气中,升腾起的地域文化自信。

我仿佛看到,在不远的将来,“仙游小吃”门店,播撒到一座座遥远的城市。

这一切,离不开那份方案中强调的“保障”。高规格的统筹,给“仙游小吃”配备了经验丰富的舵手团队;精准的要素护航,为其加满了油、鼓足了帆;而协会的纽带与乡亲的引力,则是召唤来了同舟共济的护航舰队。唯有如此,仙游小吃这艘承载着文化与财富梦想的航船,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仙游城里的炊烟并未散去,反而与各色灯影交织得更加浓郁。这人间烟火,最是平凡,也最是神奇。它曾是千家万户灶台上升起的日常,如今,正被绘成一座城市产业发展的宏伟气象。木兰溪水依旧静静流淌,它见证过“文献名邦”的科举盛况,也必将见证这“味蕾之乡”的又一次腾飞。

责编|林圣裕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报道|公众号、头条号、福建号

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美食   仙游   烟火   小吃   香气   木兰   匠人   方案   文化   钟山   契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