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态度大变,让中国买俄油,鲁比奥替中方说话,印度买油艰难

美国之前为了不让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各种手段都使出来过。

美俄会谈后,特朗普直接来了个急转弯,

不仅赞扬与普京的会面“进展良好”,还允许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

就连卢比奥都开始替中国说好话。

特朗普的“逆袭”政策

对华强硬政策可以说是美国大选逃不掉的环节,仿佛是什么固定流程,每个人都要高呼一遍!特朗普在上任时明,也是反复表示要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贸易政策。

上台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等等等,各种强硬手段中国倒是见了不少,杀伤力大不大不知道,但是美国本土企业确是叫苦连天。

后来对于中国买俄罗斯石油问题更是多次发表意见。

8 月 15 日,备受瞩目的阿拉斯加美俄峰会顺利落下帷幕,峰会结束后特朗普于接受了福克斯新闻的独家采访。

在采访中特朗普针对中美经贸关系里的关税问题,给出了明确答复。

他直言就目前状况,美国不会即刻针对中国因购买俄罗斯油品而加征所谓的次级关税:“或许在两三周之后,我们会重新考量这个问题,但当下完全没有必要急于做出决定。”

这180度的转变估计让三哥都委屈,怎么偏偏最倒霉的是我,自己被征收的关税算什么!

在特朗普发表此番言论的同一时期,全球油价呈现出明显的下跌态势。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美国转变的如此突然,难免让人开始担心后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鲁比奥为中国辩护

对于特朗普这种突兀的转变发,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鲁比奥强调,如果美国对中国加征因购买俄油而产生的制裁,最终可能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本身,而是整个全球能源市场。

他更是直接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中国经过精炼后的成品油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到欧洲,更是这直接关系到全球能源价格的稳定性。

一旦美国对中国实施额外关税,势必将导致成品油供应紧张,国际市场价格上升,这将波及到欧洲和其他依赖中国成品油的国家,进而引发全球经济的不稳定。

鲁比奥认为美国虽然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但全球贸易体系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网络,单方面对中国采取严厉措施,很可能会对美国的盟友以及全球市场产生负面效应。

所以合理安排合理调整才是最终的选择。

“盟友”成了“牺牲品”

今年8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印度加征25%的俄油税,特朗普认为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行,与美国的制裁政策相悖。

而美国对于中国的放松,让莫迪觉得自己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印度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关键战略伙伴,在印太地缘政治博弈中扮演着多重核心角色,不仅仅是战略领域,美国更是将印度视“友岸外包” 的核心伙伴。

按理说印度和美国走的这么近,印度为何依然坚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能源需求始终处于增长态势,完全不可能说不买俄罗斯石油就不买,就算退一万步来讲真的不买俄罗斯石油,也很难找到其他供应商来填补这个大窟窿。

如今印度 70% 的现役武器为俄制,2025 年计划签署的十年防务协议涉及 F-35 与 S-500 的混合采购。

通过能源贸易产生的卢布盈余,印度可部分抵消军购支出,形成石油换武器的闭环交易。

更何况俄罗斯提供的石油在国际上价格还是比较划算的,2025 年折扣幅度达每桶 13.5-14.4 美元,较中东原油低 3-5 美元。

这种价差使印度炼油厂利润率提升 15%-20%,仅信实工业每日 50 万桶的采购协议每年即可节省约 15 亿美元。

印度通过低价买入后再精炼转售,将俄油加工为柴油、汽油后以市场价出口至欧洲,2024 年对欧燃料出口利润达 54 亿美元,形成制裁套利空间。

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让印度放弃俄罗斯的石油都是非常困难的。

打铁还是得自身硬

莫迪最小看的还是中国在全球贸易市场的地位,

从消费品到工业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到高端制造设备,中国的贸易网络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到世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广度与深度绝非短期可以被替代。

美国后续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的态度转变,与其说是所谓的 “良心发现”,不如说是现实利益倒逼下的理性回归。

特朗普政府高举 “单边制裁” 大旗,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技术封锁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时,便会发现这是一场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徒劳之举。

过度施压不仅未能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反而让美国自身的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依赖中国中间产品的美国制造商面临成本飙升,农民失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农产品市场,消费者不得不为日常商品支付更高价格。

中方之所以有底气直面特朗普政府的 “单边制裁”,根源在于自身积累的硬实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即便在全球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中国仍能稳定供应全球 50% 以上的防疫物资、60% 的家电产品和 70% 的智能手机。

作为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国之一,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特朗普时期对中国贸易政策的暂时 “松绑”,本质上是对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无奈承认。


编辑: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财经   印度   中方   中国   艰难   态度   说话   美国   俄罗斯   石油   关税   贸易   全球   政策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