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的神秘计划:选了杨瀚森却只给5.6分钟,背后藏着什么?

杨瀚森又一次在比赛首节替补登场,短短4分20秒后便被换下,余下的比赛沦为看客——这就是开拓者107-114不敌快船一役中,中国新秀的全部戏份。

开拓者代理主帅斯普利特站在场边,目光紧盯着球场。替补席末端,20岁的杨瀚森安静地坐着,他的NBA生涯前三场常规赛,场均仅有5.6分钟出场时间。

当开拓者在今年选秀大会上用16号签选中这位中国新星时,无数球迷期待着他能成为中国篮球的下一个旗帜。

然而,新赛季伊始,期待正逐渐变为疑问:开拓者选的究竟是一名球员,还是一个带来流量的“吉祥物”?

01 残酷现实:场均5.6分钟的“夹缝求生”

开季三场,杨瀚森的轮换位置已经固化。他仅在首节克林根休息时获得4-5分钟露脸机会,后续能否登场,全看比赛是否有垃圾时间。

对森林狼,登场5分16秒,靠罚球得2分1篮板;对勇士,出战7分14秒,一记暴扣加两次封盖,取2分1篮板2盖帽;对快船,上场4分20秒,2分1篮板。

三场比赛,场均5.6分钟,2分1篮板,这就是杨瀚森NBA生涯起步的成绩单。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在球队中的定位已滑向边缘。正如评论员苏群所指出的:“目前杨瀚森在队里的位置是第10人,等罗伯特·威廉姆斯和亨德森伤好复出,他就会被挤到第12人。”

02 竞争困境:克林根成难以逾越的大山

杨瀚森面临的直接竞争对手克林根,展现出了远超预期的成长速度。

对阵快船一役,克林根在对位祖巴茨时拿下9分10篮板3助攻1抢断1盖帽的全面数据,其中还包括6个进攻篮板。

二年级的克林根已经能够在篮下与联盟顶级内线肉搏,同时他还开发了三分射程,弧顶手递手策应也成为开拓者的常规战术起手式。

这一切让杨瀚森在开拓者眼中的价值大打折扣。球队当初选中他,是看重他的球商、策应能力和中远距离投射潜力。

但如今,克林根在三分和策应上都有明显进步,杨瀚森的优势已然不再突出,而对抗能力的短板却被无限放大。

03 风格冲突:跑轰浪潮下的“慢节奏”牺牲品

开拓者新赛季的战术体系与杨瀚森的技术特点存在根本性矛盾。

主帅斯普利特打造的是一支主打小球提速的球队,依靠“死亡五小”阵容在联盟掀起跑轰风暴。阿夫迪亚+格兰特+塞布尔+霍勒迪+卡马拉的阵容,成为开拓者衔接段的最强武器。

这套小阵容的机动性和无限换防能力,正是杨瀚森难以跟上的。他的节奏偏慢,需要半场攻防才能发挥策应和中距离优势,而开拓者却在尽可能抛弃半场攻防,转向快打旋风。

就连克林根这样的主力中锋,出场时间都被压缩至不到24分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杨瀚森的自然难以获得更多机会。

04 商业谜题:流量宠儿与球场边缘人

杨瀚森在开拓者的处境,呈现出一个奇怪的矛盾现象:商业价值与竞技地位的严重失衡。

自他被选中以来,开拓者队商品零售额同比飙升1091%,杨瀚森中文版球衣因需求激增四倍仍供不应求。

球队官网访问量超去年同期15倍,“杨瀚森效应”让开拓者赚得盆满钵满

讽刺的是,尽管商业价值如此显著,球队在竞技层面却只给他场均5.6分钟的出场时间。有球迷直言不讳地评论道:“开拓者难道是拿16号签选了个‘流量吉祥物’?”

16号签选你却不培养,开拓者的小算盘人尽皆知。握着杨瀚森,就等于握着巨大的中国市场。

05 未来出路:发展联盟还是坚守等待?

面对如此困境,杨瀚森将何去何从?篮球评论员苏群给出了他的预测:“等罗伯特·威廉姆斯复出后,杨瀚森有很大可能就去打发展联盟。”

这意味着,杨瀚森在赛季初可以每场登场的窗口期可能仅有2到4周。一旦罗威回归,他在球队中的轮换位置将进一步下滑。

发展联盟或许不是坏事。对杨瀚森而言,每天只打四五分钟对练级非常不利,而去发展联盟可以获得宝贵的实战锻炼机会。

但问题在于,如果开拓者不改变战术体系和培养思路,即便杨瀚森在发展联盟表现出色,回归后仍可能面临同样的处境。

NBA生涯起步维艰的亚洲球员不在少数。当年姚明首秀,也是上场11分钟没有得分,只抢下2个篮板。但最终他克服了困境,成为一代传奇。

如今,杨瀚森身穿那件畅销的16号球衣,在波特兰的夜色中加练着投篮。通往巨星的道路布满荆棘,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烙印

对于这位20岁的中国少年而言,道阻且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体育   开拓者   神秘   计划   篮板   快船   球队   联盟   罗伯特   时间   阵容   困境   战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