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
七月廿一 乙巳年 乙酉月 甲申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解析: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图源:网信四川
诸葛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诫子书》中寄寓了对儿子的深切教诲与殷切期望。他谆谆教导儿子,应以俭朴的生活态度培育高尚品德。在诸葛亮看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方式,更是形成高尚德行的基础。
诸葛亮一生廉洁奉公,淡泊名利;治家严谨,家风纯正;谦虚谨慎,从善如流;严于律己,勇于担责,是中国古代社会里正身律己、忠臣贤相的典范。
诸葛家族世居的齐鲁大地,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人文荟萃、斯文在兹。儒家传统向来提倡俭朴之风,强调“富”与“贵”应当以“义”为根本,所谓“义,即宜也。”浸润于这一文化传统的诸葛亮认为,为官若做到“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实属“负陛下”的“不义”之举。正因如此,诸葛家族也秉承了不取不义之财的家风,将道义置于利益之上。
更为可贵的是,在诸葛亮公忠体国、清廉自律的思想和作风影响下,蜀汉官员形成了一种为官节俭、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造就了一段吏治清廉的时期,以至于在诸葛亮身故后,其精神遗产依然支撑蜀汉维持了几十年的正常运转。
修德在于修心。在言行中,与其说是心在控制我们,不如说是欲望在控制我们的心。“俭”的表象行为是“节俭”,是不浪费物质财富,而精神内核,则在于克制非分奢靡的贪欲。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一些走向腐败之人,正是由于逐渐丢弃节俭的习惯,放纵贪欲,最终坠入罪恶深渊,害人害己,悔之晚矣。我们应从一丝一粒、一厘一毫做起,把尚俭戒奢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让艰苦奋斗成为自觉追求、时代新风。
整理自: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日报》等
一审:武维利
二审:鲍杰
三审:贺银河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