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百亿到一千五百亿的市值飞跃,东鹏饮料早就成了能量饮料界的“国民选手”。
但“一门心思靠东鹏特饮撑场面”的标签,始终没彻底甩掉,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飙涨34.13%,东鹏特饮仍占总营收74.63%,多元化和海外市场还藏着不少潜力。
面对800亿规模、年增11%的功能饮料赛道,东鹏饮料正靠下沉渠道精耕、海外品牌扎根、产品矩阵升级这三招,跳出单品依赖的舒适区,解锁增长新姿势。

东鹏饮料能火,“毛细血管式”的终端网络功不可没。截至2025年中,420多万家终端网点几乎铺满所有地级市,3200家经销商撑起了全国配送网。
但逛超市时不难发现,货架上东鹏特饮仍是“主角”,新品铺货跟不上,网吧、火锅店这些场景还常出现断货;优质陈列位被红牛、元气森林盯着抢,细缝角落的覆盖也有缺口。
数字化正帮它解决这些“小麻烦”。“五码合一”技术打通了生产、物流到消费的全链路,扫个瓶盖就能实时追踪卖得好不好,市场反应速度从“按周算”变成“按小时算”。

天津智能仓的立体库一建成,库容直接涨了5倍多,华北、东北的补货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公司还专门招了餐饮、新零售贩卖机的渠道专员,发力超市之外的场景,2025年前三季度北方市场近70%的同比增长,就是精细化运营的最好证明。
随着城镇化慢慢推进,县域市场的消费频次越来越高,新网点会不断冒出来,东鹏饮料的下沉故事还能接着往下讲。
国内市场站稳脚,全球化就成了必然选择。2021年香港子公司一成立,东鹏饮料就开启了出海路。到2024年底,产品已经走进25个国家和地区,海南、昆明的生产基地成了辐射东南亚的枢纽,印尼建厂的计划更是要把海外布局做实。

这次赴港上市,不仅能拿到更多扩张资金,还能让国际市场更认识这个中国品牌。 但出海哪有那么容易?目前东鹏饮料海外收入占比才0.2%,东南亚市场早就被红牛、魔爪这些国际品牌占了先发优势,各地的饮食偏好、审查规则还不一样,想让当地人接受需要慢慢培育。
不如学学青岛啤酒的思路,用零度无醇啤酒瞄准海外年轻人的轻饮场景,精准发力。东鹏饮料也可以这么玩:在海外重点场景做品牌曝光,再根据当地需求调整产品,比如针对东南亚的高温天气强化补水功能,先从华人商超积累口碑,再慢慢渗透主流市场,真正实现从“卖产品”到“扎下根”。

不管是渠道深耕还是海外扩张,最终都得靠产品说话。东鹏饮料其实很会造爆款:“东鹏补水啦”前三季度营收快到28.5亿元,占比涨到16.91%,稳稳成了第二增长极;2025年新出的“东鹏果之茶”,凭着“真果汁+现泡茶底”的定位适配各种场景,让其他品类的营收占比也涨到了8.46%。
不过东鹏大咖、茉莉茶饮这些品类还没起来,想摆脱单品依赖,得把产品矩阵搭得更扎实。 产品升级要抓两个关键点。

一方面要把场景挖细,国内的电竞开黑、熬夜赶工、周末轻徒步这些健康相关场景,都能找到新产品的机会;海外市场更得顺着当地人的需求来调整。
另一方面,底层创新不能少。看看农夫山泉自己建茶厂,蜜雪冰城自产核心食材,东鹏饮料已经有13个生产基地了,接下来可以往原材料供应链延伸,通过上游投资把产品的根基打牢。
从公司招聘产品经理的要求就能看出来,他们也在重视场景洞察和跨部门研发协同,这正是产品力升级的核心思路。

在功能饮料市场“一超多强”的格局里,东鹏饮料以25%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但增长早就从“拼规模”变成“拼质量”了。
下沉渠道玩精细化、海外市场做品牌、产品矩阵搞创新,这三招构成了它的增长三角。
等多品类的势能慢慢释放,海外布局逐渐落地,东鹏饮料大概率能甩掉单品依赖的标签,在千亿市值之上,闯出更广阔的空间,也给快消行业的多元化转型打个样。
信源来自:每日经济新闻2025-10-25东鹏饮料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8亿 北方市场收入同比增幅近7成

新浪财经2025-10-21广东老板靠“山寨"饮料起家,一年狂揽百亿 增长战略深入骨髓

北京周报2025-4-11打造全链路数字化闭环,东鹏饮料以数智化重构行业生态

2025-7-28 2025年中国能量饮料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占有率分析报告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