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桂湖的思念‖管恒庆

桂湖的思念

管恒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朝状元第一大才子杨慎(号升庵)的这首《临江仙》词,作为电影《三国》的片头曲,一经歌唱家杨洪基的演唱,便风靡大江南北,成为经典歌词。

杨慎的妻子黄峨,是尚书黄珂的女儿,蜀中四大才女之一。他们婚后住在桂湖边的榴阁,花前月下,诗词唱和,伉俪情深。但事与愿违,黄峨和杨慎只在一起享受了五年的幸福时光,杨慎就因为“大礼仪”事件被贬谪到了云南。从此以后他们隔山隔水,不能见面,唯有思念……

黄峨(2024年8月9日蓬州闲士摄于遂宁中国宋瓷博物馆东川巨邑—遂宁历史文化展,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劳燕分飞江陵别

嘉靖三年(1524年)秋,杨慎因“大礼仪”而触怒明世宗朱厚熜,下狱两次受到廷杖,死而复生,最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

秋风萧瑟,蒹葭苍苍。杨慎身披红色囚衣,项戴沉重枷锁,由解差押送出京城,连和家人告别的机会都没有。黄峨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肝肠寸断,悲愤满腔。她急忙收拾行装,赶赴渡口,誓与丈夫同生死共患难。黄峨对丈夫仗义执言而遭到流放的后果毫无怨言,而且深表同情,悉心劝慰,殷情照顾。她不辞辛苦,千里跋涉,一路亲自护送。

新都桂湖公园杨慎塑像(2025年9月13日蓬州闲士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这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正是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寒意袭人。船已经到了江陵,杨慎将从这里上岸,经湖南、贵州到云南。从此以后,山川险峻,道路崎岖;杨慎看到妻子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了,劝妻子回新都老家。

杨慎与黄峨即将离别,他们冒着朔风飞雪,立于江陵渡口,难分难舍,悲泪纵横。杨慎触景生情,写了《临江仙•江陵别内》: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作为待罪之人,自是身不由己,只能在此与爱妻挥泪告别,其心中充满了难言的悲伤。本为恩爱夫妻,却就此劳燕分飞,两地茫茫。他们不忍惜别,但因黄峨要回家伺候老母,又无法不别。各自登船后频频相望。当杨慎隔水看着妻子孤苦一人独自远去时,这种难分难舍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语浅意深,辞尽情长。更有甚者,偏偏是在他备尝与爱妻离别之苦,深感寂寞孤单之时,空中生起一轮明月,把皎洁的月光投射在身上。圆月本来象征与家人团圆,可是杨慎却面临远赴蛮荒之地与家人长期分离的惨淡现实,这不禁引起了他无限的哀愁与长叹。

黄峨读罢此词,悲痛欲绝,纵有万语千言,也不知从何写起。她在回蜀途中,心潮起伏,情思迸发,一口气写下了《罗江怨•阁情》四首,其一云:

空庭月影斜,东方亮也。金鸡惊散枕边蝶。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

黄峨这首用血和泪写成的散曲,追忆了她和杨慎在江陵惜别的心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诗词共情寄滇南

当初黄峨和杨慎结婚时,是“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而今日回到新都,衣服褴褛,面容憔悴;作为罪犯之妻,还要受到乡邻的冷嘲热讽和白眼看待;但她强压悲痛,含辛茹苦,孝敬公婆,教哺子侄,为远谪异地的杨慎操持家务,排难分忧。对杨慎的爱支撑黄峨度过漫漫长夜,生活的唯一乐趣便是与杨慎书信往来,倾述自己与丈夫的离别相思之苦。

又到中秋节了,黄峨孑然一身来到桂湖,沿湖桂树正绽蕊飘香。她触景生情,往事历历在目:就在杨慎到京城复职的那一年中秋之夜,夫妻二人在桂湖赏月。他们依偎湖边,一对倩影倒映湖中,和桂影一起晃动着。就在此时,杨慎摘一枝金桂插在她乌黑的发髻上,随即口占一绝:“银汉无声下玉霜,素娥青女斗新妆;折来金粟枝枝艳,插上乌云朵朵香。”眼前景物依旧,杨慎远谪异乡,教我如何不想他……

今日桂湖风光(2025年9月13日蓬州闲士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秋夜更深了,桂湖风雨连绵,桂花摇落深知丈夫悲。黄峨登上城垣,遥望南天,顿生惆怅之感。她回到寓所,思恋之情疯长,情不自禁的写下了广为流传的《黄莺儿》散曲:积雨酿春寒,看繁花树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断肠。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后来,杨慎读到这首情深意远的散曲,百感交集。

嘉靖八年(1529年),因父亲杨廷和去世,杨慎赶回新都治丧,夫妻得以短暂会面。相见时难别亦难。明世宗和杨慎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他在位六次大赦,就是死活不肯赦免杨慎。

花开花落,春去春回。杨慎和黄峨在孤苦和相思中守望着他们的爱情。

黄峨从满头青丝等到两鬓斑白,三十多年里,她在新都老家照顾杨家老小,同时深受思念之苦,而唯有诗词,才能表达她对丈夫的挚爱和不舍。

失题•黄峨

泪珠纷纷滴砚池,断肠忍写断肠诗。

自从那日同携手,直到而今懒画眉。

无药可治长恨夜,有钱难买少年时。

殷勤嘱咐春山鸟,早向江南劝客归。

寄外•黄峨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飞雁不到,锦书难托。丈夫何年何月才能特赦归来啊?黄峨声泪俱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寄外》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杨慎读罢此诗,五内俱焚,一口气写下了三首《青岭行寄内》,其一云:青岭绝塞怨离居,金雁桥头几岁除。易求海上琼枝树,难得闺中锦字书。

迢迢路途没有阻断黄峨与杨慎的思念,匆匆岁月也没有降低黄峨与杨慎爱情的温度。在最美的年华里,尽管青春都用来思念,尽管长夜都用来守候,但只要在深邃的夜空中,相隔千里的俩人能共赏一轮明月,共闻桂花芳香,也就足够了。

漫长的思念和等候,等来的是丈夫逝世的消息。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杨慎病逝于云南昆明寓所。噩耗传来,黄峨泣不成声,悲痛欲绝。她不惜以花甲之年徒步奔丧,走到泸州遇上杨慎的灵柩。她仿照南北朝才女刘令娴的《祭夫文》,自作哀章,言辞悲怆哀惋,闻者无不垂泪。隆庆三年(1569年)黄峨病故。她和丈夫一样活到了71岁,并实现了与丈夫“生同心死同穴”的愿望。

杨慎画像 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管馆 藏)

文化传承泽后人

我们在人群中孤独,你在孤独中勇敢。爱的力量,能使对方不甘沉沦,鼓足勇气,踔厉奋发。杨慎面对人生的起落沉浮,从容淡定。在长达三十五年的边陲谪戍生涯中,他博涉百家,潜心治学,生平著作达四百余种;且内容极广,包含文学、史学、医学、经学、民俗学、考订、音韵、文艺批评、书画评论等,几乎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明史•本传》称“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桂湖原名南亭,新都驿,因杨慎常游览其间,沿湖广植桂树,并写下了《桂湖曲送胡孝思》一诗,“桂湖”因此得名。

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君去桂湖上,湖水映明月。明月如怀君,怅然何时辍。湖风向客清,湖月照人明。别离俱有忆,风月重含情。含情重含情,攀留桂枝树。珍重一枝才,流连千里句。明年桂花开,君在雨花台。陇禽传语去,江鲫寄书来。

天府第一湖,胜境华夏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都县人民政府扩大桂湖公园规模,打造桂湖八景,景点周围栽种柳树,湖中种植荷花。公园中还建有杨升庵纪念馆、黄峨馆、中山堂碑林、新都博物馆;桂湖一侧还保留成都平原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新都古城墙。

新都桂湖公园绿树掩映下的升庵祠(2025年9月13日蓬州闲士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桂湖公园里还有一处红色文化纪念地湖心楼——中共新都特支所在地旧址。1928年,中共新都特支成立后,在湖心街开办了“通俗图书馆”,开展革命活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新都桂湖公园湖心楼,1928年中共新都特支在这里成立(2021年10月31日蓬州闲士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新都桂湖公园湖心楼简介(2021年10月31日蓬州闲士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1984年,新都县文管所在翻修湖心楼时,在房顶蓬上发现了珍贵的革命文物:1927—1929年期间,中共中央、中共四川省委和中共川西特委文件、刊物汇集18本,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桂湖公园1993年被新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新都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桂湖公园,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桂湖公园不仅是游览胜地,也是了解历史文化的好地方。每年中秋前后,桂蕊飘香,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一年一度的桂花节。

新都桂湖公园桂花树(2021年10月31日蓬州闲士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人们在饱览桂湖旖旎风光的同时,从杨升庵纪念馆、黄峨馆中,了解他们夫妻的生平事迹,赞扬他们守望思念一生的爱情神话,感受他们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中山堂碑林和新都博物馆里,感受历史的厚重,古蜀文明的灿烂。瞻仰湖心楼,感受中国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如今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思念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志士仁人。

新都桂湖公园黄娥馆(2021年10月31日蓬州闲士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桂湖公园大门前,有一条以桂湖命名的桂湖路。那是一条文化文明之路,从历史中走来,又向未来延伸,延伸着人们对桂湖的思念……

新都桂湖公园大门前桂湖路(2021年10月31日蓬州闲士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管恒庆 (网名管管,副高职称,教育工作者,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发表散文、诗歌50余万字。著有《随感集》《美迪集》《故乡情缘》等)

配图:方志四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历史   历史文化   思念   江陵   公园   丈夫   图库   散曲   明月   嘉靖   永昌   金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