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劝诫:别买!别吃!里面含有工业明胶,危害健康,别害了自己

说到食品安全,很多人脑子里总是觉得,商家不会那么狠吧,吃的东西怎么能乱来呢。然而,现实有时候一点也不客气。

尤其是在一些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食品里,竟然会藏着工业明胶这种靠近化学材料领域的东西。听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心里都咯噔一下,毕竟吃进肚子的东西,谁不希望是干干净净、老老实实的。

工业明胶到底是个啥玩意呢,简单说,它不是食品级的那种。食品明胶来源比较正规,经过严格检测,属于安全可食用成分。

可是工业明胶就不一样了,它大多来自废旧皮革、皮鞋边角料、以及一些干脆不知道来源的动物皮骨材料。

更夸张的是,在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加入一些重金属化学试剂来处理,比如铬、铅等,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基本不会轻易排出去

不少地方曾经查过一些违法厂家,用工业明胶做糖果、做胶囊、做果冻、甚至做那种外表水灵灵的“网红零食”。

很多人吃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警惕心理,殊不知,越是看起来晶莹剔透、弹性十足,越要多留个心眼。

同时,虽然监管越来越严格,可市场很大,总有一些人为了牟利去钻空子,这种情况下大家就更要知道哪些食物风险大一点。

因此,有几类食物特别容易有问题。首先是那种特别便宜的软糖,尤其是散装售卖的,有时候颜色特别鲜艳,吃起来过分Q弹。

消费者一时贪便宜,实际上可能把问题吃进肚子里。其次是一些便宜胶囊类保健品,外壳如果是三无工厂生产,就非常危险。

再者,一些装饰用的甜品配料,表面jiao亮亮的那种,也可能隐藏风险。毕竟东西稍微好一点,成本就不会那么低。

说起危害,人们不能只停留在“反正不当场出事”的侥幸心理。工业明胶残留的重金属会慢慢在体内积累,损害肝脏、肾脏功能。近来一些统计数据让人心里发毛。

例如,某些调查显示,长期摄入含重金属的明胶制品的人群里,肝功能异常比例可能是正常人群的两倍以上。这个数字并不是开玩笑,肝脏一旦受损,想恢复不是一天两天。同时,重金属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特别是孩子,发育阶段最怕这种东西了。

哪怕一点点积累,也可能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一些动物实验也显示,工业明胶中的铬含量如果长期偏高,会让肾脏排毒能力持续受压,最后走向慢性肾损害。

除此之外,工业明胶制品的卫生状况也堪忧。因为大多没有消毒标准,加工环境也不正规。因此细菌污染、病毒残留都有可能。

因此,人们吃进去的,除了化学污染物,还有微生物隐患,双重伤害真的扛不住。而且消费者完全无法凭肉眼分辨,这才是最麻烦的地方。

很多人平时逛街看到各种新品小吃,看到别人买就跟着买。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就藏在这份跟风里。

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身体抵抗力本就弱一些,如果因为贪图一时口感导致身体拉警报,那就真的不值当了。

同时,有的人可能还在吃某些便宜胶囊药物,觉得能治病就行了,殊不知外壳本身就藏着隐患。还有一些小店售卖的甜品,为了好看,用什么胶都敢加,消费者并不知情。

其次还有一点非常现实,那就是一旦发生问题,很难追责。因为这些产品经常是无生产许可、无品牌、无销售渠道信息的三无状态,买完转头就找不到人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一点警惕永远不会错。比如价格明显低到离谱的食物,可以直接绕道。尤其是那种一大袋几块钱的果冻、胶状糖果,这种价格基本不可能是正规明胶成本。人们不是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吗,吃进肚子的东西更得花正确地方。

另一方面,也不能妄自恐慌,正规食品企业不会乱来。只要是知名品牌,有生产许可证、认证标志、合格检验信息,那就基本不用担心。

大家选购食品的时候稍微多看两眼包装,多花几秒钟检查,一辈子就都更安心一点。当然随着科技进步,未来对食品安全监测会更严格,让这种东西无处藏身是迟早的事。

因此,当大家面对市场上的琳琅满目零食时,心里最好始终有一根弦。尤其是那种高亮度、完全透明、过分耐嚼的产品,越是吸引眼球,越要冷静。

此外,网络上也有不少达人推荐各种所谓低价宝藏零食,但平台推荐靠的不是食品安全,而是点击量和销售额,普通消费者一旦跟着冲动购买,就很容易踩坑。

而且,身体出问题以后,真到医院挂号检查,花费的钱和精力远比那袋廉价糖果高多了。从另一个角度讲,食品安全意识体现了一个社会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如果大家都能坚持不买来路不明的低价食品,那些违法商家自然就无利可图。

因此,选择安全食品不仅是保护身体,也是推动整个食品行业走向规范的一种力量。与此同时,多渠道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不让自己在信息差里吃亏,也很重要。

近年来新闻也报道过多起工业明胶被查处的案件。数据显示,在某一年全国多地执法检查中,查获问题明胶产品达数百吨。这些产品如果进入市场,影响的将是成千上万家庭的餐桌安全

这些数字的存在说明,这不是虚惊,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风险。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层谨慎,少一次侥幸,身体会对此心存感激。

最后,很多事情无须多么高深的知识,只需要一点觉悟。看到有可能含工业明胶的产品就离远点。看到没有合格证、价格低得离谱的胶状食品就拒绝。

看到孩子想买来路不明的小零食,及时制止。因为成年人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替身体买单。健康不是多余的担心,而是最基本的底线。总的来说,多一点警惕不是什么坏事,吃得安心比什么都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饮食健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徐勇灵,李香兰.高钙饮食以及饮食习惯对亚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J].甘肃医药,201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养生   医生   工业   健康   食品   东西   身体   重金属   零食   正规   胶状   产品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