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这次在云南的集训,外人看着是热热闹闹,18个人终于到齐了,但懂行的都捏着一把汗。
为啥?因为宫鲁鸣指导这盘大棋,刚开局就可能要少一个关键的“车”。
说的就是山东那个年轻中锋张子宇。这次集训,宫指导把宝押在了她和韩旭的“双塔”组合上,这可是未来打世预赛的战术核心。结果人刚到高原,就出了状况,高原反应相当严重,最近的官方训练图里都找不到她的影子。
别人都在练战术,张子宇还在跟自己的身体较劲。这事儿不大不小,但挺要命。
要知道,这次集训从8月18号开始,宫鲁鸣摆明了就是要推倒重来。杨力维、黄思静、王思雨这些老面孔一个没带,转头招了一批U19的小将,像冉珂嘉、李雨汧、徐凤威。
什么意思?他要的不是球星,而是能执行战术的兵。
宫指导的风格,圈内人都清楚。一把年纪了,还是亲自下场带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据说在训练场上,他亲自示范,嗓门喊得整个球馆都能听见。第一周,主要任务就是让这帮队员适应高原环境,大的战术还没怎么上。
老帅亲自上场掰动作,这在现在的篮球圈可不多见。他这是在告诉所有人,这支队伍,他要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
队伍的架子是慢慢搭起来了。之前因为全运会预赛缺席的张茹和翟若云,也终于在8月24号赶到了队里。至此,名单上18个人总算凑齐了,可以开始真刀真枪地练了。
接下来第二周,强度肯定要上来。体能、专项技术是重点,那个传说中的“万次投篮计划”八成又要来了。这对每个队员的基本功和意志力都是个硬考验,尤其是那帮年轻球员,谁能第一个达标,谁就能在宫指导心里加分。
但所有这些计划,都绕不开一个前提:张子宇得能练啊。
如果她迟迟无法适应,那宫鲁鸣设想的核心打法就没法演练。韩旭和张子宇,一高一快,一个在内线镇守,一个能拉出来投篮,这套双塔战术,现在还停留在图纸上。
这就让9月中旬在西安跟尤文图特女篮的两场热身赛,变得有点尴尬了。
那两场球,本来是检验这次集训成果的最好机会。大家也都想看看,这支换了半数血液的新女篮,到底能打出个什么名堂。
可现在,最重要的战术武器可能都亮不了相。
到时候,宫指导是继续让韩旭单核带内线,还是干脆试验别的阵容?这不仅影响热身赛的场面,更关系到未来世预赛的战术储备。
说白了,这次集训,明面上看是新老交替,实际上是宫鲁鸣在为自己的战术体系挑选最合适的零件。从8月26日咱们看到的情况来说,这个过程显然没那么顺利。
高原环境是个坎,年轻球员的身体和心理也是个坎。
现在全队都在埋头苦练,劲头肯定是足的。但篮球不是光有拼劲就行的,战术的磨合、核心球员的状态,哪一环都不能掉链子。
接下来的两周多时间,对整个队伍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张子宇来说,能不能尽快克服高原反应,回到训练场,直接决定了宫鲁鸣这套战术蓝图能不能变成现实。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