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般都有午睡的习惯,为啥美国人不午睡还能精神满满?

北京写字楼里的电脑屏幕背景光暗了大半,键盘声被均匀的呼吸取代,再看看美国纽约办公室,咖啡机嗡嗡作响,金发销售仰头灌下一大杯冰美式,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噼里啪啦。

地球两端,上演着完全不同的生物节律剧本,这边中午集体休息午睡,那边精神饱满狂灌咖啡。为啥东亚人午饭后眼皮打架像被灌了迷魂汤,欧美人不午睡却精神满满呢?

中国人午餐的饭碗里,米饭面条堆成小山。重庆小面二两起步,东北饺子论盘计算,江南酱鸭配整碗米饭。这些碳水下肚,血糖像坐过山车似的往上窜,胰岛素赶紧出来救场。

关键配角色氨酸趁机溜进大脑,变身镇静剂血清素,困意就跟潮水似的涌上来,我奶就有一套伪科学说法儿:吃完饭血液往五脏六腑走了,脑袋缺血能不困吗?困就抓紧睡!

反观纽约白领的午餐,凯撒沙拉铺着鸡胸肉,墨西哥碗装满黑豆牛油果,三明治里全麦面包薄得跟小册子似的,欧美人的午餐碳水占比确实比亚洲人低不少。更别说他们饭后必喝的咖啡,美国成年人大约每天要喝掉三杯咖啡,咖啡因把困意信号直接掐断,能不精神吗。

2021年《自然》子刊发了篇重磅研究,麻省总医院扫描了45万人的基因,找出来123个跟午睡有关的基因位点。有些人天生就是觉多,有人靠午觉补晚上失眠的亏空,还有早起鸟靠午觉回血。东亚人里头"夜猫子基因"的比例确实高些,晚上睡不着,白天就得补觉养养精神。

午睡习惯还跟体温变化有关系,亚洲人午后体温会自然下降个0.5度左右,跟装了自动休眠开关似的。欧美人这个波动就小得多,生物钟一直在线。这也解释了为啥西班牙这些南欧国家有午睡文化,但北欧人压根理解不了,那边日照时间短,褪黑素分泌模式完全不一样。

中国小孩的午睡那是必修课,幼儿园小床排得整整齐齐,小学生中午都得趴桌上集体眯一会儿,不好好睡午觉的,下午上课老师还得批评几句。上班之后,不少单位还保留着两小时午休的老传统。

反观美国幼儿园,孩子满5岁就直接取消午睡了。中学下午三点就放学,职场午餐半小时搞定,开放式办公室想找个眯眼的地儿都难。

文化观念更是道看不见的墙,中国大爷在公园长椅打呼噜没人管,美国图书馆里趴桌睡觉的学生分分钟被管理员叫醒。有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美国人觉得上班时间睡觉"不专业",除非是病得爬不起来。

科学现在可是给午睡正名了。哈佛的研究发现午睡20分钟,消除疲劳的效果比晚上多睡两小时还管用。大脑在浅眠时整理记忆碎片,把短期记忆转存为长期记忆。西班牙那边追踪了两万人发现,每天午睡半小时的人,心血管病发病率能降三成,激素分泌也更平衡。

钟南山院士的养生秘诀里,除了喝牛奶和锻炼身体外,午睡也是非常重要的,午休半小时对下午工作帮助特别大,在广东这种热得要命的地方,简直就是效率加速器。

但也不能睡过头,超过45分钟容易进入深度睡眠,醒来反而更迷糊。最好的姿势是戴个U型枕半躺着,别压着眼睛也别趴出胃病来。

现在很多超一线城市的人压力太大,北上广深的打工人捧着咖啡熬夜加班,午休都成了奢侈。硅谷那边倒是流行起"能量舱",谷歌程序员戴着降噪眼罩在胶囊舱里争分夺秒“充电”,有时候两国又好像反过来了。

小编认为如果有条件午睡的话,还是尽量眯一会儿,到时候醒来也精神饱满,听懂身体发出的休息信号,午睡的奥秘不在于该不该睡,而在于读懂身体在中午跟你说的悄悄话:眯半个点儿,续几个小时,这买卖划算得很,屏幕前的你有午睡的习惯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美食   午睡   美国   习惯   中国人   精神   午餐   午觉   午休   东亚   咖啡   基因   精神饱满   西班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