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档美食综艺可真是赚足了眼球,本以为是明星评委和草根厨师的神仙打架,没想到最后却变成了 “南北美食文化大辩论” 的现场。
事情的导火索,竟然是一只养了 180 天的走地鸡。
当相声演员岳云鹏皱着眉头说出 “这肉太老了” 的时候,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句话会让他从喜剧男神变成粤菜爱好者的 “公敌”,更没想到会把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推上风口浪尖。
这档原本靠着潘玮柏 “真诚点评” 圈粉的节目,怎么就因为一只鸡翻了车?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场 “鸡飞狗跳” 的美食风波。
要说这档节目刚开始的时候,观众其实是带着怀疑态度的。毕竟明星当美食评委这事儿,总让人担心会不会变成大型 “恰饭” 现场。
不过潘玮柏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这哥们儿点评起来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词儿,几句实在话就把菜的好坏说明白了,吃起东西来那眼神真诚得不行,不少观众都被他圈了粉,觉得这节目好像还真有点东西。
可谁也没料到,后面的剧情会急转直下,先是 “炒饭仙人” 的 588 元扬州炒饭引发了一波热议。
这位大厨做的炒饭据说味道绝了,评委们吃得赞不绝口,结果最后却因为 “灶台不干净” 被淘汰了。
这事儿一出来,网友们可炸开了锅,有人觉得 “588 元的炒饭就该配镀金灶台”,灶台不干净确实说不过去;但更多人觉得好笑,“难道好吃的炒饭还得看灶台颜值?”
这场争论还没平息呢,节目里又扔出了一颗更大的炸弹 —— 全进华的白切鸡被淘汰了。
全进华是谁?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亲哥哥,这次他带着自家果园养的鸡来参赛,一上来就自信满满地介绍:“这鸡养了 180 多天,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没喂过饲料。”
光是听这描述,懂行的食客就该知道这鸡错不了。要知道在广东,做白切鸡的鸡讲究可多了,清远麻鸡、的养殖环境和足够的生长周期,根本出不来那股 “鸡味”。
有多年养殖经验的供应商都说,120-180 天是走地鸡的黄金周期,这时候的鸡脂肪分布最好,皮下会形成一层细腻的啫喱冻,这可是速成鸡绝对没有的口感。
可评委席上的岳云鹏和周晓燕尝过之后,给出的评价却是 “肉质不够嫩”,就因为这四个字,全进华的白切鸡遗憾离场。
这时候估计不少观众都看懵了,前面炒饭因为灶台淘汰已经够离谱了,怎么正宗的广东白切鸡还要被嫌 “老”?这波操作让不少人开始怀疑,这些评委到底懂不懂美食?
全进华被淘汰后说的那番话,算是彻底点燃了网友的热情。
他先是很克制地说 “有道理,也没道理”,接着就忍不住吐槽:“在我们那边,鸡要养到一定天数,皮才够脆,肉才够紧实。可能他喜欢吃那种三十天或者六十天的童子鸡,那种鸡给我我都不要。”
最后还补了一句狠的:“但凡你在饭店用这种鸡做白切鸡,包被投诉的。”
这番话要是换个人说,估计早就被骂惨了,但这次网友们却一边倒地支持全进华,尤其是两广地区的网友,简直把这当成了 “文化保卫战”。
有广东网友直言:“敢用 30 天嫩鸡做白切鸡的老板,绝对没人光顾!”
这话可不是夸张,要知道广东人对吃鸡的执念有多深,数据显示他们一年要吃掉 8 亿只鸡,其中白切鸡占了绝对 C 位,广东一省就贡献了全国 35% 的白切鸡消费量。
为什么大家对这只鸡这么较真?因为在广东人眼里,白切鸡可不是随便做做的家常菜,而是有一套严密标准的文化符号。
广州市 “二星级” 粤菜师傅冼伟文就说了,广州做白切鸡通常选清远 1 号麻鸡,繁育时间最好在 160 到 180 天,重量三斤二左右最合适。
制作过程更是讲究 “三提三浸”,就是把鸡放进水里提起来三次,让内外温度均匀,煮好后还要 “过冷河”,放进冰水里激一下,这样鸡皮才能形成晶莹的 “玻璃皮”,皮下凝聚鸡汁啫喱层。
这些讲究,估计北方的评委们听都没听过。
岳云鹏作为河南人,在北京待了多年,吃惯了北方的炖鸡、炒鸡,可能真的理解不了广东人对 “鸡味” 的执着。
北方做菜讲究入味、软烂,而广东人追求的是食材本身的鲜甜,白切鸡就是这种理念的极致体现。不加过多调料,全靠鸡本身的品质和精准的火候。
全进华后来发视频重新做了白切鸡,回应争议时说 “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不同特色和吃法”,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可评委们当时大概是没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嘴里的 “嫩”,其实是速成鸡的口感。那种 30-60 天出栏的白羽鸡,生长周期短,肉质松散,根本做不出白切鸡该有的紧实口感。
清远鸡供应商陈小姐就透露,60 天以下的鸡其实不符合出栏标准,“这类鸡多靠科技催长,几乎没有运动量,鸡皮薄软、缺乏弹性,‘鸡味’也淡,做白切鸡时往往需要靠调味弥补”。
这就好比有人拿快餐汉堡的标准去评价米其林牛排,不闹笑话才怪。网友们说得好:“不是鸡老了,是评委不懂行。”
这场因为一只鸡引发的风波,说到底还是 “隔行如隔山” 的老问题。
明星跨界当评委赚钱可以理解,但总得有点敬畏之心吧?美食这东西,尤其是地方特色美食,背后藏着多少年的文化和讲究,不是靠几句 “好吃”“不好吃” 就能点评的。
潘玮柏之所以圈粉,不就是因为他真诚、不装懂吗?
反观岳云鹏和周晓燕这次的操作,不仅让全进华受了委屈,也让自己惹了一身骚,这波真的不划算。
从 588 元炒饭因为灶台被淘汰,到 180 天走地鸡因为 “不够嫩” 离场,这档节目其实暴露了很多问题。
评委到底该用什么标准评判?是统一的 “嫩滑”“干净”,还是应该尊重地方特色和传统做法?答案其实很明显。
就像全进华说的,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吃法,你可以不喜欢,但不能否定别人的标准。广东人能把白切鸡做成年产值千亿的产业,带动两万多农户增收,自然有它的道理。
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所有明星提个醒:跨界有风险,点评需谨慎。与其靠着名气去当评委,不如先当好学生,多了解了解专业知识和地方文化。
不然下次可能就不是因为一只鸡被吐槽,而是因为不懂装懂彻底砸了招牌。
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美食的标准或许多元,但尊重和专业永远是王道。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