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仅用一句话,让金价再次狂飙!或许黄金将不再是顶级奢侈品

仅用一句话,搅动全球风云!特朗普祭出100%对华关税的杀手锏,瞬间让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史诗级动荡!

避险资金疯狂涌动,黄金以惊人速度冲上历史巅峰。投资者们在“及时行乐”与“赌徒心态”之间挣扎,这场大戏是怎样一步步走到这样的?


这事儿就发生在当地时间10月10日,特朗普突然威胁要对所有源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施加高达100%的额外关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消息一出,全球金融界都炸了锅!几小时后,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价格,瞬间冲破4000美元/盎司关口,最高触及4060美元/盎司的新纪录。这场看似突然的飙升,实则是多重风险叠加的结果,特朗普的表态不过是压垮市场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税惊雷

特朗普这番关税威胁,像是一场瞄准国内政治支持的高风险政治秀,很多人都能看出,这与其说是板上钉钉的政策决策,不如说是极限施压的谈判手段,试图通过制造外部紧张氛围巩固自身支持基础。

但金融市场从不会为政治表演买单,消息传出后,华尔街交易员的反应堪称神速,抛售指令如雪花般涌入交易系统。美股此前积累的月度涨幅在短短半天内被尽数抹去,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单日跌幅超3%,纳斯达克指数更是跌破16000点整数关口。


曾一度坚挺的美元指数也同步掉头向下,从106高位跌至103区间,清晰传递出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资金的避险迁徙随即启动,投资者用最直接的行动诠释着风险规避逻辑:从高风险的股市、加密货币市场撤离,转而涌入被视为安全港湾的领域。美债收益率因抢购潮出现阶段性下行,而黄金则成为这场资金迁徙中最耀眼的目的地,其价格涨幅远超其他避险资产,展现出无可替代的避险属性。


金价狂飙

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双重不确定性的催化下,黄金早已超越普通商品范畴,成为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硬通货”,是投资者能触摸到的安全感载体。

就在本月6日,金价刚以382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短短四天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便将其推向4000美元以上的全新高度。


这种暴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长期趋势的集中爆发——两年前,国际金价还稳定在2000美元以下,如今不到36个月时间实现翻倍增长,直观印证了其作为终极避险工具的价值。

贵金属市场的联动效应同样显著,白银价格紧随黄金突破50美元/盎司,创下自198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铂族金属价格也同步上涨超8%。


这种普涨行情背后,还藏着市场结构的微妙变化:过高的金价让部分珠宝消费者开始转向人造钻石、镀金饰品等替代品,推动替代材质饰品的市场份额在一周内提升了3个百分点。

机构对黄金的看涨预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热度,高盛已将2026年12月的金价预测从4300美元/盎司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认为仍有23%的上涨空间;瑞银财富管理则预计未来数月金价将升至4200美元/盎司;摩根士丹利更看好其在2026年下半年达到4500美元/盎司。


多家机构均指出,各国央行购金和黄金ETF资金流入将成为持续支撑力,其中新兴市场央行2025年每月80吨的平均购金量,预计能为金价贡献19个百分点的涨幅。

纽约曼哈顿钻石街成为观察这场黄金风暴的绝佳窗口。这条介于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之间、可追溯至19世纪末的老街,近期客流量较往常增长近两倍,但店内氛围却颇为特殊——多数人并非前来选购,而是带着祖传金饰、旧银器寻求变现。


“现在顾客明显分成两派。”珠宝店老板赫德米安介绍,“‘及时行乐派’觉得价格已达顶点,忙着把手中黄金换成现金,有人卖掉母亲留下的金项链后直接预订了欧洲旅行;‘赌徒心态派’则坚信金价能冲至5000甚至6000美元,即便有人出价高于市价5%,也坚决不愿出手。”

这种心态博弈让钻石街每天都在上演财富悲喜剧,有老人因错过前期高点懊恼不已,坚持等待更高价位再出手;也有年轻人卖掉新婚金镯套现后,转头投入黄金ETF希望博取更多收益。商家们则感受到市场的动态变化,从最初“卖多买少”的狂热,逐渐转向“持币观望”的谨慎,部分店铺甚至暂停了黄金回收业务,担心价格回调带来风险。


中国市场同样热度高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周成交量突破100吨,较前一周增长40%,其中个人投资者交易量占比提升至35%。深圳水贝黄金市场的柜台前排起长队,多家品牌实施限购政策,500克以上的金条订单需提前三天预约。“现在买金条跟抢白菜似的,早上刚摆上的10公斤金条,不到两小时就被抢空了。”一位柜员的吐槽道出了市场的火爆程度。

黄金的“再货币化”

这场金价狂飙的背后,除了短期避险情绪,更有着深刻的全球货币体系变革背景。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仅引发市场恐慌,更成为加速“去美元化”进程的催化剂,动摇了美元霸权的根基,而黄金作为超主权货币的“再货币化”趋势正在兴起。


东方金诚研报指出,美国政策的反复不定已引发市场对美元资产的系统性信任危机,导致美债遭遇大规模恐慌性抛售,美元指数持续下挫,这成为支撑金价回升的核心动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美国政策对美元体系信用的损害具有不可逆性,这会不断强化黄金的货币属性,推动其价格中枢持续上移。

各国央行的购金行为印证了这一趋势。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136吨,连续第五年保持千吨以上规模,2025年这一势头仍在延续。新兴市场央行是购金主力,他们通过增加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这种结构性配置需求为金价提供了长期支撑。


美联储的政策预期进一步助推了涨势,市场数据显示,投资者已充分定价美联储2026年6月降息的可能性,预计到2026年中期累计降息幅度将达100个基点。利率下行预期降低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吸引西方投资机构增持黄金ETF,这一因素预计能为金价贡献5个百分点的涨幅。

市场底气

与全球市场的恐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税威胁直接对象中国所展现的战略定力。这种从容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贸易战双输本质的清醒认知,以及自身经济的坚实底气。


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构成了经济的“压舱石”。随着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超过65%,经济对单一外部市场的依赖度不断降低,这大大增强了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同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难以替代,从电子元件到工业原材料,多个领域的供给份额占全球50%以上。若美国强行加征100%关税,首先面临的将是国内消费品价格暴涨和供应链断裂,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捆绑,本身就限制了极端措施的可行性。


在贸易摩擦应对上,中国积累了丰富经验,始终坚持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但也做好了充分的反制准备。商务部发言人在近期表态中明确指出,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惧怕贸易战,若美方实施新的关税措施,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立场,让中国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赢得了更多主动和理解。

结语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如同投入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颗石子,激起的金价狂飙浪潮仍在扩散。从华尔街到曼哈顿,从上海到深圳,黄金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投资者的决策清单,也折射出全球经济的深层焦虑。


当黄金价格不断突破历史新高,它的属性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传统认知中的顶级奢侈品,逐渐回归为跨越周期的价值锚点。这场由不确定性驱动的财富流动中,短期投机者或许能斩获收益,但真正的长期赢家,终将是那些洞察货币体系变革趋势、拥有战略定力的市场参与者。

市场的短期恐慌终将平息,而黄金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重构,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文信源:

1. 《美元体系信心遭遇滑铁卢 “做多黄金”已成最拥挤交易》-中国经济网,
http://www.ce.cn/macro/more/202504/18/t20250418_39345997.shtml

2. 《金价站上4060美元/盎司,高盛瑞银不“恐高”,继续看多》-中国证券报,
http://m.toutiao.com/group/7560575547605090842/?upstream_biz=doubao

3.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购金报告》-世界黄金协会官网,
https://www.gold.org/goldhub/research/central-bank-survey

4. 《商务部就美国关税威胁答记者问》-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25-10/11/content_5999852.ht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财经   金价   狂飙   奢侈品   黄金   美元   市场   关税   中国   央行   全球   投资者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