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盏春茶
漫山春绿 年华欢欣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39岁的苏轼,置身暮春的烟雨之中,留下了一段怦然心动。
从此,无数人为之神往。新茶,就此多了一层“珍惜当下、不负韶华”的意味。
又是一年春时。
安徽大地,漫山春绿,名茶辈出。懂得生活的你,又怎能错过,这一杯让人“唇齿留香、年华欢欣”的新绿?
毕竟,每一口鲜嫩的春茶,都饱含着无限生机与鲜醇味道!
旧时京城人,饮上一口春茶,感叹“春至矣”!
此时正忙于工作的都市人,不妨如彼时烟雨中的苏轼一般,新火试新茶,用一杯佳茗,尽情感知春日的雅趣。
2025安徽春茶节启动仪式举办地
裕安区独山镇六安瓜片茶主题公园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懂生活的老祖宗严选,成就了今日的种种名茶,六安瓜片更是其中佳品!
饮上一口,满口鲜醇回甘,更让人在荡胸涤腑之间,接古通今。
茶香入口,一幅飘香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下 “庐州六安茶”,墨香尚未散去;明代《农政全书》就高赞:“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茶香融入了墨香,又飘进了经典。
慈禧太后诞下皇子(同治帝),方可得“月贡六安茶十四两”;《红楼梦》里多次论及六安茶,种种雅致,更是为这片叶子增添了几分诗意。
时光知味,历久弥香!
今时今日,六安茶又从贡茶进阶国礼。茶香,见证了文明的脉动。
1971年中美破冰时赠予基辛格的传奇;2007 年普京接过国礼茶罐时的惊叹;2010 年上海世博会金奖的荣光……原来都藏在这一片片看似普通,却又无比珍贵的叶片之中。
千载而下,六安瓜片的传奇,就像一束光,从古照耀至今!
这样近在咫尺的安徽名茶,怎能不一探究竟?
我们怀揣满心好奇,驱车驶向六安瓜片的主产地、核心区——裕安区。车轮滚滚,离那缕茶香越来越近,神秘面纱即将揭开!
非比寻常一杯茶,走入寻常百姓家。
茶,是大地的馈赠。瓜片,是人间的情诗。
我们到达裕安区的时候,六安瓜片的生长正处于最鲜爽的时刻。
天地之中,万物洒脱肆意生长;山水之间,最为蓬勃的则是春茶壮美。
六安瓜片的灵魂,藏在大别山的山川褶皱里。
北纬 31° 的绿茶基因库,年均16℃的温润气候、800毫米的丰沛雨量 、1500 小时的漫射光照。让这里的一片片茶叶,生出百态千姿、万般风味。
脚下 PH 值 6.5 ,富含矿物质的黄棕壤,充沛的硒元素,编织着回甘密码,孕育出六安瓜片独有的“翠绿带霜、香高味醇”。
六安瓜片的风骨,凝在无芽无梗的单片叶里。
得天独厚,钟灵毓秀。大别山的天地灵气与山水精华,共同孕育出的六安瓜片,风骨独特,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无芽无梗,由单片叶制成的单叶茶。
因其色泽翠绿,形如瓜子而得名;以其形美、色绿、香浓、味醇而称誉于世!
单片叶,采摘极为讲究。"扳片"更是六安瓜片的独门绝技。
不同于国内多数名优绿茶,六安瓜片必须养到新梢“开面”才采摘,不采其芽,单采二、三叶至四、五叶,鲜叶采摘后还需手工剔除芽梗。
这也是中国茶叶种类中,唯一每片叶子单独采摘的茶。
不单采摘,制作工艺更有诸多非凡之处。
六安瓜片的匠心,刻在自古传承的非遗工艺里。2008年,六安瓜片制作工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幸运的是,这样的“国家级非遗制作工艺”,现在已经开放透明,在裕安区可以直观地看到。
走进独山镇长生桥村的中华老字号——徽六茶业的非遗工坊,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
国家级非遗技艺的六道工序,是一场与时间的博弈。从采摘开始,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再到拉老火。茶叶从指间到炉上,一路舞姿翩跹,历经阳光与火的淬炼,最终蜕变为“形如瓜子、色似翡翠”的传奇。
六安瓜片的烘焙技术,别具一格。大多绿茶是一次烘干,而六安瓜片则分三次烘焙,火温逐次升高。
其中,拉老火是制作六安瓜片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具特色的工序。两人抬笼在炭火上烘烤 2-3 秒即翻叶,周而复始,每笼需烘翻 120-160 次。
历经多道工序,六安瓜片从采摘到成品大约需要持续一周左右,四斤半鲜叶方成一斤干茶。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名茶,必工于艺。
六安瓜片制作工艺中,那些诸多唯一、独绝、难得之处,都凝聚着代代茶农的智慧与心血。而今,数字生产线与非遗传承并行。从手作温度到数字精准,六安瓜片完成了从贡品到国民美物的蜕变。
谁知杯中茶,叶叶皆辛苦。
如果你对瓜片的典故和卓绝之处,已经稍稍熟悉。不妨再跟着我们一起,走进山水之中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在平凡之中见证不凡。
裕安区坐拥 20 万亩茶园,分布在独山、石婆店等核心产区。
这里群峰海拔300米-700 米,山路崎岖,却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孕育出品质上乘的茶叶原料。
春山可望,茶田如海。
独山镇作为产茶大区,山头遍布茶园。磨剑冲云雾缭绕、冷水冲土壤肥沃、长生桥日照充沛,不同的地理禀赋孕育出风味各异的茶叶原料,成为六安瓜片的品质根基。
在这里,茶园规模日渐扩大,目前裕安全区正在开采的茶园达到17.5万亩,其中有机茶园1.4万亩,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8万亩。
外环路·茶园
磨剑冲·茶园
冷水冲·茶园
南焦湾·茶园
茶山为卷,汗水作墨。
裕安茶农,在山间写就了一部耕耘史诗。晨光熹微,独山镇磨剑冲的茶农已踏上山路。跋涉半小时抵达茶园,他们蹲在茶树间,指尖翻飞如蝶,将符合标准的开面叶快速收入竹篓。
冷水冲的茶农顶着烈日劳作,各式自制的防晒服下,皮肤裹着汗水,或高山茶园、或平原茶田,在无数的茶垄间穿梭采摘时洒落。
独山村的茶人则趁着暮色下山,将沉甸甸的鲜叶送往初制厂,开启夜间的忙碌。
匠心为核,科技为翼。
从手工制茶的星火传承,到现代生产的数字诗篇。徽六、荒野等知名茶企扎根裕安,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既守住了“炭火烘焙”的古法魂,又让千年茶香稳稳落于都市茶席。
在荒野茶厂内,滚筒杀青机 250-350 度高温快速杀青,多功能理条机精准塑形;
徽六茶业的智能生产线实现全程数字化,从摊青到拉老火,机械臂与人工协作,数十道工序,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能散发出最浓郁的香气。
六安瓜片茶机械炒制加工技术规程
工艺环节:鲜叶采摘-摊青-杀青-冷却回潮-揉捻
--理条做形-初烘-拣剔-小火-摊放-老火-整理
徽六、荒野、红六、红星,一家家耳熟能详的制茶厂坐落于此......裕安区的“小茶叶”,蜕变为“大茶业”!
截至2024年,裕安区发展茶叶加工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93家,其中规上茶叶加工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
在这些地方,曾经的采茶季工,化身“四季茶人”,将春天的故事封装成四季的馈赠。
展会为桥,直播为媒。
从茶博会到直播间,裕安茶产业不断拓展销售版图。中国徽茶春节展销会暨国际茶日·安徽斗茶会六安瓜片专场推介会、第十七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第五届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沪上农旅推介会、首届安徽(合肥)老字号博览会、第十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
一场场展会,让裕安的瓜片不仅走进千家万户,更漂洋过海,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好茶!
就在徽六茶厂,这家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与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正通过“网店+实体+直播”的立体运营模式,让百年茶香飘向全国200多家门店和各大电商平台。
“这杯茶里,有大别山的云雾,有茶农的汗水,更有裕安人的匠心。”
更多的网络直播间里,00 后茶艺师们身着汉服,优雅地举起茶杯,弹幕瞬间被 “下单”“想喝” 刷屏,古老的茶文化就这样乘着数字的翅膀,飞向了年轻人的茶杯。
一场场活动、一代代茶人、一个个荣誉,成就寻常百姓能喝到的一口醇厚回甘好茶。
六安瓜片,正在成为安徽乃至国人的骄傲!
从茶园到茶杯,从茶叶到茶业,有种风景叫裕安。
如今的裕安区,这里不仅是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区,更构建起从种植、加工到文旅融合的完整产业链。
一个个生态茶园串联起文旅体验,更成就了一番都市人难得一见的踏青品茗尝鲜之旅!
红绿交融,一起来体验裕安茶业的绝美长卷!
驱车行驶在淠河两岸,翡翠色的茶园沿着山势铺展。
山风舒畅,把城市里的拥挤和人际吹得好远。
独山外环路茶园·采茶女
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
我们到访的独山镇,堪称一颗璀璨明珠。
裕安区·独山镇日暮
在红军街的六霍起义纪念馆,你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先辈们的热血与豪情。
在独山苏维埃城中,你能走过历史的足迹,9处国保单位,一个个革命遗址见证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在这里,山峦起伏,茶园蔚然。
山水田园,在春光的映照下,尽显无限诗意,美景与美茶相得益彰。
全链发展,一起来聆听科技赋能的产业振兴乐章!
天地之间,一片壮阔的茶产业发展宏图。茶园基地建设、良种资源繁育、全程数字管理、高质量联合发展.....串联起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
走进六安瓜片茶业互联网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正重构传统茶业——电子证绑定每一片茶园,溯源码追踪从采摘到包装的全流程,一家家茶企、一个个茶园在“云端”互联。
裕安区运用农业大数据、移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展茶园管理、茶叶初制、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综合服务等,着力打造茶产业互联网体系。
在石婆店镇三岔村,这里年产茶树良种500万株,“六安瓜片”独山群体种选育及茶树优良品种培育工作正在开展。
近年来,裕安区大力推进茶叶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无性系茶树良种占比。
此外,裕安区还建立了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会。
赋予企业质量追溯码。基地的茶叶必须随码销售,消费者购买茶叶后,通过扫质量追溯码,可实现对所买茶叶进行全程质量追溯。
文旅融合,来一场奔赴裕安的茶香体验之旅!
当 “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区”、“安徽省茶产业发展十强县区” 的金字招牌,遇上春日的氤氲茶香,正在等待你的适逢其会。
走进这里,漫步茶园,感受经典名茶的宏大气象,让茶香与美景,安抚疲惫的心灵,开启一场难忘的茶韵之旅。
2025 年全新试运营的六安瓜片茶文化体验中心,以茶叶造型惊艳亮相。
在这里,茶文化展示区用全息投影重现千年茶韵,特色小镇展示区通过沙盘与影像诉说红色历史,研发数据中心则以互动屏揭秘现代茶科技,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裕安茶业的魅力。
独山镇的茶山步道蜿蜒入云,古色古香的茶亭点缀其间,恍惚间仿若踏入《红楼梦》中的栊翠庵。
在这里,游客可晨起漫步茶园,亲手采摘春日嫩芽;午间走进非遗工坊,学习扳片、炒制的传统技艺;暮色中围坐茶宴,品尝茶香入馔的特色美食;入夜后栖居茶宿,枕着满山茶香,静听山风与溪流的私语。……古老茶乡,已然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意原乡”!
裕安区淠河·独山镇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尾声
春山入我怀,诗意此中来。
裕安区,一叶瓜片,千古佳茗。当满眼的绿色,凝聚为杯中的茶香。你更能体会六安瓜片这张国宝名片的绝佳魅力。
就在这个五一,不妨奔赴裕安,走进瓜片产区。
让茶香浸润心灵,在山水与人文的交融中,开启一场治愈身心的茶韵之旅,亲眼见证这片传诵良久的国宝名茶,正在不断续写的今日传奇!
您是否曾与六安瓜片有过奇妙邂逅?
或是在某杯茶汤中品出山河岁月?
说说专属于您的茶文化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有机会,我们一起走进裕安区
去体验六安瓜片的无限美好!
图片拍摄地点:六安市裕安区实景拍摄
图片专供:裕安区电子政务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
主笔/主摄 = 张东栋
作者简介: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新摄影群体工作委员会 委员
安徽省民俗学会社会民俗与历史地理专委会 副秘书长
合拍君创始人,总经理&总编辑
合元素文创 出品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