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京东方OLED屏技术不行,iPhone17份额只占1.4%

苹果的iPhone 17系列刚一上市,就成了供应链里的一大热点,尤其是那块OLED屏幕。韩媒直戳要害,说京东方技术跟不上趟,在订单里只捞到1.4%的份额。

这事儿一出,国内面板圈子热闹了好一阵子。毕竟,苹果的订单向来是检验实力的试金石,三星和LG稳稳占了98.6%,京东方这头却显得有点儿尴尬。iPhone 17系列到10月底已经用了8890万片面板,三星5730万片,LG 3030万片,京东方就130万片。

全年预测更狠,三星8300万到8800万,LG 4600万,京东方顶多200万,占比勉强过1%。这不光是数字对比,更是技术实力的直球对决。苹果今年头一遭在标准版上用高刷屏,支持1到120Hz变频,门槛高了不少,三家供应商本该齐头并进,结果差距拉得老大。

韩媒点名,京东方的问题出在品质把控上,蒸镀工艺和均匀性没过苹果的硬杠,认证阶段就卡壳了。这也提醒咱们,高端市场不是光靠量堆就能赢的,得在细节上死磕。

订单份额拉锯战:三星LG的双雄格局

iPhone 17的面板供应,本来是三星、LG和京东方三家平起平坐的局面。苹果从iPhone X开始就深耕OLED,今年标准版也跟进高刷,订单总量直奔亿级。

UBI Research的报告一锤定音,到10月底,三星Display抓了64.5%的蛋糕,5730万片面板稳稳进账。LG Display也不含糊,34.1%的份额,3030万片,俩韩企加起来98.6%,基本把京东方挤到边角了。为什么这么一边倒?得从苹果的选材标准说起。

iPhone 17的屏幕不光要亮度高、色准好,还得耐折、耐刮,高刷切换时不能有拖影。韩媒分析,三星和LG在这些指标上早有积累,三星的M系列面板迭代多年,LG的LTPO技术也成熟,良率稳在98%以上。

相比之下,京东方虽说在2024年就拿下iPhone 16的部分订单,但今年Pro机型的认证直接黄了。测试数据显示,京东方的样品在耐久环节亮度衰减超标,苹果工程师直接pass掉大单,只给了标准版的一小块饼。

这份额争夺,说白了就是技术壁垒的较量。三星在越南和韩国工厂全线开动,产能优先倾斜苹果,月出货量轻松破千万。LG则靠着首尔总部的研发中心,优化了墨水喷涂工艺,面板均匀性提升了5%。京东方呢?合肥和成都的8.6代线虽说投产了,但设备精度和材料纯度还有差距。

韩媒没客气,直说京东方“技术不行”,主要是蒸镀机的控制系统没跟上,造成色差和黑点率高。苹果的采购逻辑很现实,订单不是白给的,得看性价比和稳定性。结果就是,iPhone 17热卖成这样,韩企笑到最后,京东方只能捡点儿边角料。

这也暴露了供应链的残酷,苹果一手遮天,供应商得不断迭代,不然就出局。全年数据预测更直观,三星的8300万到8800万片,基本锁死高端市场,LG的4600万片稳扎稳打,京东方那200万片,搁哪儿都像个添头。面板行业就这样,赢家通吃,输家得从头来过。

技术瓶颈深挖:京东方卡在哪儿了

京东方为啥在iPhone 17这儿栽跟头?韩媒点出的技术短板,不是空谈,得细扒。核心问题是OLED的制造工艺,尤其是高刷屏的LTPO技术。

苹果要求面板支持1-120Hz自适应刷新,切换时功耗低、响应快,这对背板和驱动IC的集成度要求极高。三星和LG在这块儿深耕十年,三星的专利池超5000项,LG的氧化物TFT技术全球领先。

京东方虽说从2019年就开始追赶,砸了上千亿建柔性屏线,但材料和设备的本土化率还只有70%。蒸镀环节是痛点,OLED发光层得一层一层堆叠,厚度控制在纳米级,京东方用的国产蒸镀机精度差了点儿,导致有机材料分布不均,亮度波动大。

苹果的检验标准严,样品一过仪器扫描,黑点或色移就现原形。2024年认证时,京东方提交的Pro面板在弯折测试后闪烁率超2%,苹果直接退货重做,拖了仨月才勉强过关标准版。

再看良率数据,韩媒引用UBI的调研,京东方iPhone 17面板的初品率92%,三星和LG都95%以上。这5%的差距,换算成订单就是几百万片。为什么拉不开?设备进口壁垒是个大坎儿,日本和德国的精密仪器受限,京东方得靠自研顶上,但迭代周期长。

材料端也卡,磷光体和阻燃剂多靠韩日进口,成本高不说,供应链还抖。韩媒没少酸,称京东方“无法克服技术限制”,品质让苹果不放心。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反思,京东方营收虽破3000亿,但高端OLED占比低,本土手机订单虽多,苹果这块儿的分量重。

结果,iPhone 17系列卖了上亿台,京东方只分到130万片,相当于白忙活。技术追赶不是一朝一夕,京东方得在专利和人才上加码,不然份额难翻身。

本土市场逆袭:中国OLED的全球野心

韩媒虽说京东方在苹果订单上吃瘪,但没忽略本土市场的翻盘。中国手机厂商对OLED的需求正爆炸式增长,华为、小米、OPPO这些牌子,全线用上柔性屏,2025年出货量超2亿片。京东方在这块儿份额稳超50%,合肥厂月产柔性面板破千万,良率直追国际。

维信诺和TCL华星也跟进,8.6代线满负荷,供给中低端机型绰绰有余。电脑和TV端也打开局面,联想和戴尔转向京东方曲面屏,订单从第二季度起翻番,全球中尺寸OLED渗透率拉到30%。

韩媒自己都承认,中国厂商虽在苹果这儿份额没抬升,但整体全球占比从15%蹿到25%,韩国那边反倒下滑3%。为啥?本土支持力度大,国家基金和产业链齐头并进,设备自给率升到80%,成本降了20%。

长远看,这波逆袭有戏。2026年预测,中国OLED总产能超韩系,出口东南亚和欧洲,价格战打得韩企直冒汗。三星和LG的财报已现端倪,毛利率掉到35%,新兴市场丢单多。中国面板的升级路径清晰,先稳本土,再蚕食高端。

2025年京东方营收预计3800亿,OLED贡献超40%,技术上墨水喷涂和激光刻蚀已追平三星。话说,韩媒的报告像一面镜子,照出差距也照出潜力。中国OLED起步晚,但势头猛,设备国产化后,专利申请量年增30%。

全球格局在变,苹果订单虽小,但本土大单养肥了身板,未来iPhone 18说不定就轮到京东方多分杯羹。面板行业水深,但中国这艘船稳,靠的就是实打实的迭代和市场韧性。

总的来说,这事儿搁面板圈子就是常态,韩媒爱放大差距,但中国厂商的韧劲儿摆在那儿。iPhone 17份额低是事实,技术短板也得认,但本土翻身仗打得漂亮,全球野心正一步步兑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数码   京东方   份额   技术   三星   苹果   面板   中国   订单   标准版   本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