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双十一,你“买买买”了吗?
每年此时,我总想起一位以前的同事。她双十一会买很多东西,并把东西寄到公司。东西实在太多了,她就叫小货车来拉。那场面,把我们这些同事看得一脸惊叹号。
我以前也喜欢各种买买买,并不局限于双十一。现在的我消费观成熟了许多,买东西总会多方面考虑,站在长期主义思量,再决定要不要下手。

这种消费观的转变,其实是生活理念变化的一个表现。人到中年,不得不考虑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这样的问题。
审视当下的人生,如果对此有诸多不满意,那么不如换个活动,过上生活素简,内心丰盈的人生,就很有吸引力,也很有让人舒心的力量。
人们总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想吃美食,是食欲;想买东西,是物欲;想求知探索,是求知欲……
本来,生而为人,有各种需求很正常,但问题是当需求变成了“欲望”,性质就不同了,不只是量上的差异,而是有了质上的区别。
以前我买东西就经常出于欲望驱使,而不是需求满足。我买了很多烘焙的用具,仅仅是有一点儿感兴趣就买了,属于冲动消费。买回来以后,确实有使用过,但就那么两三回,接下来的日子它们就全部都在角落里吃灰了。那可花了我好几百的真金白银,现在想来很后悔,也很心疼。

被欲望裹挟会带来各种冗杂和繁复,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那执念也可能带来同款效果,大家意识到了吗?
我妈总舍不得扔东西,我们家有很多瓶瓶罐罐,有很多闲置了很久都没有使用过的物件,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子,总之我家的许多角落就是被这些“以后可能还用得上”的东西占据了半壁江山。我曾尝试清理,但多次都惹得她很不开心,那个画面实在火药味太重,后面我只是想起来会做一些归类整理,再没有大动作。
什么东西都有用,要把它们都囤起来,这样的执念在我妈身上体现得很突出,但其实,化繁为简,适当扔扔扔,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工作生活压力大,焦虑、不安、恐惧、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时不时总会来袭,让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失守。

而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常常没有带给人充实感,反而让许多人体会到了内心的空虚和贫瘠;工作之余的娱乐消遣,同样如此。
刷了一两个小时的手机视频,看的时候很起劲,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却马上陷入一种无聊、空虚的状态。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做的很多工作却都是日常和琐碎,而偶尔需要应对突发情况,却常常把人整得紧绷得很,不到尘埃落定,始终悬着一颗心。
忙得不充实,玩却难尽兴,空虚无聊的日常是多少人的真实写照。
《认知觉醒》中说,人到中年,面临着三道关口的考验:一是上有老下有小,责任关口出现;二是前浪未退,后浪追击,职业关口出现;三是左有钱右有势,比较关口出现。
人到中年,包袱越发沉重,负重前行,状态很关键,不妨换个活法,换种人生。

有人说如果用八个字形容王阳明,那一定是:生活素简,内心至盈。
这位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曾说:
可欲者是我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在他眼中,克己方能成己,人生在世,需要的东西很少,不需要执着于身外之物。
人到中年,不妨换个活法,扔掉过多的欲望,扔掉执念,扔掉各种负面情绪,回归生活本身,粗茶淡饭,穿着朴素,静下心来慢慢地品味,品一杯清茶的香,品一本书的智慧,品平凡日子里的酸甜苦辣咸。

就带着一颗安定的心,漫无目的地去四处走走看看,朝东西南北都可以,闻一朵鲜花的香气,看一池清水的涟漪,感受清风拂面的温柔。
人到中年,“穷养”自己的物质,“富养”自己的内心。换个活法,就是换一种人生。
你是否愿意断舍离,开启扔扔扔的模式,从今天开始一步步走上“生活素简,内心丰盈”的道路呢?
与其坚守原有的生活方式,诸多不满意;不如马上换个频道,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与君共勉。
【全文完】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