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宁愿天天睡觉,也不要随便做这7件事

七十岁,听上去是个挺有分量的年纪。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路从青年走到了古稀,家有儿孙、早晚散步、饭后泡茶,生活按理说该是悠哉悠哉的。但有意思的是,这个年纪的人,有时候偏偏越是闲下来,越不放心。

身体哪里不舒服了就忍着,吃饭按自己“老经验”调整,看到保健品广告就信,听说邻居靠锻炼“逆生长”了,第二天就五点起床跑步去。说白了,有点“太懂了”,反而容易出错。

医生普遍建议:这个阶段的人,与其瞎折腾,不如多休息、多睡觉,但偏偏有些看似“养生”的行为,其实是在给身体添堵。

一大早空腹锻炼,是很多老年人自认为“最健康”的习惯,尤其是清晨五六点钟,天还没亮,公园里已经是人头攒动。问题就出在这“空腹”两个字上。

经过整晚的消化,体内血糖已经偏低,这时候运动,不仅可能引发低血糖昏厥,严重时还会出现心律失常。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老人,一旦在户外出问题,抢救不及时,那就是大麻烦。医生更倾向于让老年人在早饭后一个小时再进行轻量活动,比如慢走、做广播操,而不是晨起就去“操练”。

频繁上下楼梯,这个问题在城市老小区尤为明显。很多老人觉得这是在“锻炼膝盖”,有些甚至一天要上下来回五六趟。

但要知道,膝关节本身就是一个容易磨损的结构,随着年纪增加,软骨退化、滑液减少,这种高频率负重动作非常容易加速磨损。骨科医生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叫“退行性膝骨关节病”,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接近60%,女性偏高。

医生反复强调,上下楼梯比走平路的关节压力大四到六倍,年纪越大,越不能拿膝盖“赌命”。住高层没电梯的老人,建议安装家用爬楼机或者干脆住到低楼层,别倔。

长时间蹲着干活,这个问题在农村老人中更常见。干农活、拔草、洗衣服,不蹲着总觉得不自在。但这个姿势本身对下肢静脉回流是有影响的,容易造成下肢血液淤积、静脉曲张,严重时形成血栓。

尤其是年龄大了,血管弹性变差,本身血流就慢,再加上长时间弯曲、压迫,不出事才怪。有些人蹲得太久站起来就晕,这其实是短暂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如果还伴有眩晕、耳鸣、眼前发黑,那就不是小事。医生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尽量避免下蹲作业,可以用坐凳替代,尤其是在做家务、洗衣等劳动时。

不吃晚饭或过度节食,这事看起来挺“自律”,但放在老年人身上,反而有点危险。老年人新陈代谢本就减慢,胃肠功能也衰退,如果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加速肌肉流失,进而引发“老年性肌少症”。肌肉减少意味着行动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不吃晚饭还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容易出现出汗、心悸、意识模糊等症状,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在睡眠中发生昏迷。合理控制饮食没问题,但绝不能“饿自己”。

随便吃保健品,这个真的太常见了。一个邻居说某种胶囊能“强腰补肾”,一个电视广告说某药能“通血管”,再加上子女送的进口营养粉、氨糖软骨素,厨房柜子里一堆瓶瓶罐罐。

问题是,大部分保健品并不具备明确的临床疗效,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干扰本身的药物治疗。比如,很多补钙片含有维生素D,如果和降压药同服,就可能导致血钙异常

而一些“调节免疫”的中药制剂,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70岁以上老人本就多病共存,用药本该更谨慎,胡乱搭配,只会把健康交给未知风险。医生建议吃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者专业药师,别听信宣传。

频繁熬夜、午睡过长,这一点说起来有点意思。很多老人白天没事干,晚上就喜欢追剧、玩手机,结果一点都不比年轻人睡得早。

还有一些人白天睡太久,导致晚上反而睡不着。问题是,70岁之后,身体的生物钟已经比较脆弱,熬夜打乱节律会直接影响心脑功能,甚至诱发慢性病反复

午睡时间过长,也会扰乱夜间睡眠,形成“恶性循环”。睡眠医学专家普遍建议老年人午睡以30分钟左右为宜,超过一个小时反而容易起床后头晕、乏力。更重要的是,睡眠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规律,清晨醒来有精神才是关键。

忍着不喝水,这事听上去不大,却是很多老人的“习惯性错误”。有些人怕夜里起夜,干脆白天都少喝水;也有些觉得不渴就不用喝。

医学研究指出,老年人对口渴的感知能力下降,身体缺水也不容易察觉。长期缺水会加重肾脏负担,增加尿路感染、肾结石的风险;还会让血液变得黏稠,增加中风和心梗的可能

尤其是在气温变化大或服用利尿剂的人群,更要注意水分补充。医生建议老年人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200毫升,不等口渴才喝,分多次小口饮水最合适。

说到底,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藏着健康的大隐患。老人不是不能锻炼、不能管理饮食,也不是不该关注保健,而是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去做。瞎折腾、逞强,只会让本来还能安稳度日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年纪大了,不代表什么都得让步,但得懂得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下。健康不是靠“苦修”得来的,而是在日常点滴中细细呵护的。

参考文献:
[1]王丽,张磊.老年人运动方式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5):521-526.
[2]陈刚,李敏.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与防治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2):85-89.
[3]张艳,赵亮.老年人静脉血栓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4):275-279.
[4]周宇,郭敏.老年性肌少症流行病学与干预措施[J].临床老年病杂志,2021,27(3):199-203.
[5]刘娜,李涛.保健品对多病共存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24,47(1):56-6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养生   随便   老人   医生   建议   老年人   年纪   保健品   午睡   睡眠   身体   低血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