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月
编辑|七月
7月10日,欧洲议会以523票赞成、75票的反对、15票弃权的绝对优势,成功通过了一项法案。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项法案的核心议题竟然是“威胁”中国。
这项法案主要的内容就是,要求中国取消稀土禁令。
而给出的理由同样非常可笑,欧盟表示稀土等关键矿物的限制影响了全球供应链。
不仅如此,欧盟内部还指责中国的这项禁令毫无道理。
为了让这项法案更加具有威慑力,欧盟还喊话中国,不要“搞胁迫”。
有意思的是,欧盟举行这场会议的时间也很有说法。
因为在两周之后,就是中欧峰会举行的时间。
这样一来,欧盟施压的手段可以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而对于这件事,中国驻欧盟使团自然不会毫无回应。
他们对于这项法案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坚决反对,同时也强调稀土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中欧关系之间的问题。
然而面对欧盟的这项法案,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
如今的欧盟,到底是怎么敢这么做的?
当欧盟指责中国“胁迫”时,他们或许忘了看看自家的后院。
中国的底气,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只能被动挨打的角色。
今天,全球超过60%的稀土冶炼产能在中国,近80%的稀土永磁材料核心专利也握在中国手中。
这是一种从源头到成品的、近乎绝对的物理控制力。
反观西方,他们的“自给自足”计划更像是一个天方夜谭。
美国的芒廷帕斯矿,虽号称储量巨大,却因环保和资本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巨大的问题,挖出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
这中间的成本加起来,还不如直接买中国的成产出来的成品呢。
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更是雄心勃勃,目标宏伟,计划到2030年实现30%的自给率。
可现实呢?他们在匈牙利新建的永磁体工厂,依然需要从中国进口九成的核心原料。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的领导人也终于明白了。
如今他们国家在稀土矿产和技术上,已经被中国远远甩在身后了。
而工厂急缺的生产原料也告诉他们,蓝图画得再美,也解不了生产线上的燃眉之急。
在过去,西方总能找到规避管制的暗门。
就在最近,美国被曝出一条隐秘的转运链。
先将中国的稀土和锑氧化物运往泰国、墨西哥这些毫无相关产业链的国家,“洗白”身份后,再堂而皇之地运回美国本土。
仅今年前四个月,就有近4000吨物资通过这种方式流入美国。
但是如今这种办法是绝对不可能完成了。
因为中国悄然上线了一套全新的在线追踪系统,每一笔交易的买家、卖家、数量、用途都必须清晰申报。
这等于给每一克稀土都配上了电子“身份证”。
未来,从矿山开采到港口报关,全程可溯。
那些藏在集装箱里的小偷,那些伪报品名的假货运清单,在这张“数字天网”下将无所遁形。
惩罚也简单直接:暂停甚至永久吊销出口许可。
也就是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些国家面临的就是中国永不合作的惩罚。
历史是一面有趣的镜子。
2012年,欧盟联合美日在WTO告赢了中国,迫使我们在2014年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
那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控制,却在别人的规则下败下阵来。
十年后的今天,当欧盟再次挥舞起“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大棒时,得到的却是中方“依法监管主权”的强硬回应。
这种底气的转变,源于实力的逆转。
更深远的布局,在金融层面。中国计划在2026年于上海推出稀土金属期货。
这步棋的意义,远超商品交易本身。
它是在向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传统定价权发起挑战。
谁能为稀土定价,谁就掌握了这条产业链的终极控制权。
中国要的,不再仅仅是卖出资源,而是定义资源的价格。
这是从“被规则”到“立规则”的根本性跨越。
最讽刺的莫过于欧盟的“双重标准”。
他们一边声泪俱下地控诉中国搞出口管制,一边却对自己手中的“阀门”拧得更紧。
荷兰限制高端光刻机出口,德国大幅提高对华技术出口的拒签率,这些难道不是更赤裸裸的“胁迫行为”吗?
中国的反击,打出了一套精妙的组合拳。
一方面是“胡萝卜”:对巴斯夫这类合规经营的欧洲企业,敞开大门,设立“快捷通道”批准出口配额,精准分化对手阵营。
另一方面是“大棒”:当法国在欧盟内部上蹿下跳时,一份针对其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便悄然启动。
这种非对称的敲打,精确而有力,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博弈是相互的,你有你的技术高墙,我有我的资源王牌。
强硬的决议背后,是整个西方世界难以掩饰的集体焦虑。
欧盟驻华大使提前“诉苦”,称企业的“恐惧和顾虑”与日俱增。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急着要访华,专程讨论这个棘手问题。
一架F-35战机需要超过400公斤稀土,一套导弹制导系统离不开稀土,这种深入骨髓的依赖,才是他们真正恐惧的根源。
他们的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德国主张严控技术,匈牙利却欢迎中资建厂。
法国极力施压,荷兰的企业却在积极申请配额。
这种混乱与矛盾,正是失去控制权后的典型应激反应。
中国的姿态则清晰得多:合作的大门永远敞开,但核心利益的缰绳必须紧握在自己手中。
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早已超越了矿石本身。
它是一场关乎产业链、定价权乃至未来规则的全面战争。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敦促中方取消稀土出口限制,我驻欧盟使团回应》2025-07-11
中国新闻网:《中方回应欧洲议会涉华决议:停止在出口管制问题搞双重标准》2025-07-11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