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龍影Jackiemovie
编辑 |龍影Jackiemovie
刚谈完就翻脸,48小时内三道“连环招”直逼中国!
而中方没有退让,直接搬出“终极大杀器”——对稀土祭出史上最严厉的管制措施。
美方三连击意欲何为?而中国的这记“反制牌”究竟有多狠?
中美贸易谈判的曙光。经过数月的艰难博弈,双方终于在5月12日达成共识,发表联合声明,为紧张的经贸关系按下暂停键。
根据声明,中美同意在未来90天内继续磋商,互相削减关税,为达成最终协议创造条件。
消息一出,全球市场为之振奋。美股三大指数应声上涨,原油期货也走出反弹。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果不其然,好景不长,联合声明的墨迹还未干,美国就迫不及待地露出了狰狞面目。
在短短48小时内,白宫、商务部、缉毒署接连发难,对中国发起新一轮施压。
首当其冲的是总统特朗普。联合声明发布当天,他在白宫记者会上公开放话,如果90天内谈判无果,将立即对中国商品加征更高关税。
"之前是30%,现在如果谈不拢,会'明显高于'这个水平。"
特朗普的言下之意再明确不过,中国若想避免关税惩罚,就必须在90天内完全按照美方要求"改邪归正"。
无论是结构性改革,还是大宗采购,都要言听计从,否则就要做好更大代价的准备。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的脚步也未曾停歇。
5月13日,商务部突然宣布,将推翻拜登政府出台的AI芯片出口宽松规定,转而大幅收紧对华出口管控。
根据新规,任何含有美国技术、可用于人工智能训练的先进芯片,一律禁止出口中国。
商务部警告,违反禁令者将面临严厉制裁。
在这份声明中,美国官员公然将中国点名为"对手",并以"阻止先进技术落入对手之手"为由,为此次收紧辩护。
最后,美国缉毒署也不甘落后,再次将矛头对准了中国。
5月14日,缉毒署发布公告,宣称中国在禁毒问题上"毫无诚意",拒不合作,并以此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额外加征20%关税。
对此,华盛顿的鹰派大佬们倍感欣慰。
他们认为,这是"对中国发出明确警示的最佳方式"。"如果中国不愿在这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与我们合作,就必须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短短两天,三大部门齐发力,美国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所谓"重启谈判",不过是喘息之机,背后却是更大的阴谋。
通过不断抬高要价,制造新的摩擦点,美国正试图在谈判中谋取更多筹码,逼迫中国在关键领域让步。
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国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祭出了更强硬的反制措施。
商务部迅速采取行动,牵头联合十余部委,在稀土领域发起新一轮"秋后算账"。
从内蒙古到江西,从开采、冶炼到出口,一场全链条式的大清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其目标只有一个:严防稀土资源流失,确保这一战略命脉掌控在自己手中。
消息一出,旋即在业界引发轩然大波。"中国这是在'以牙还牙',用稀土还击美国的技术封锁。"
"只要中国想,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分分钟瘫痪。"类似的声音此起彼伏。
从新能源汽车到风力发电,从航天军工到消费电子,但凡是高精尖领域,无一不依赖于稀土元素。
而在这个领域,中国几乎是一家独大。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稀土开采量占全球70%以上,中重稀土产量更是高达90%。
可以说,谁掌控了稀土,谁就掌控了全球产业的咽喉要道。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国第一次祭出稀土利剑。
2010年前后,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和中美贸易战中,中国都曾一度收紧稀土出口,让西方各国尝到了"卡脖子"的滋味。
如今再次重演,无疑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在大国博弈中,稀土从来都是中国手中一张王牌,需要时就会毫不犹豫打出来。
事实上,中方此举也并非毫无预兆。据悉,早在贸易战初期,美国就曾向中国提出一项邀请:只要中国在稀土出口上"网开一面",美国就愿意放宽一些关税措施。
言下之意,美方是想用关税做筹码,换取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妥协。但这个提议显然没有打动中方。
稀土是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轻易让步。更何况,以美国的尿性,稀土一旦失守,关税未必能如约取消,反而可能变本加厉。
表面的贸易争端,实质是技术与资源主导权的角力。
随着中美再陷僵局,一场大国间的拉锯战正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却关乎各国的产业命运。
作为贸易战的直接参与者,中美自然是这场博弈的主角。双方针锋相对,你来我往,都在竭力争夺全球产业话语权。
美国在芯片领域频频出击,试图以技术遏制中国;中国则以稀土为筹码,反击美国的战略打压。一攻一守,一进一退,双方的较量已经从单一领域蔓延到全局。
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虽然从中美摩擦中获得了部分订单转移,但也深感自身产业链单薄,尤其是在稀土等关键资源上对中国的依赖根深蒂固。
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则更多站在美国一边,对华态度随之趋冷。
然而,内心深处,他们也在权衡利弊,思量如何在中美之间周旋,避免过于依附任何一方。
毕竟,没有人愿意在这场博弈中沦为他人的棋子,真正明智的选择,是审时度势、独立自主。
随着中美再起争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未来90天,将成为观察双方博弈的重要窗口期。这不仅关乎中美两国,更关乎世界格局的走向。
站在中国的角度,这个窗口期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中美重启谈判,为中国赢得了喘息之机。在未来三个月里,中国有望通过谈判,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美国对华施压的步伐不会停歇。
从芯片到稀土,从贸易到人权,美国还会祭出更多手段,不断消耗中国的战略资源。
这就要求中国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化解外部风险,维护发展权益。
未来三个月,美国能否拿出诚意,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值得期待。
对世界而言,中美走向何方,影响深远。这不仅仅关乎两个大国,而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
而这,正是未来90天两国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利益交织,暗流涌动。大国博弈,尔虞我诈。声明易出,分歧难弥。贸易谈判的背后,是权力版图的重新划分。未来的风向标,或许就藏在那黑色的稀土砂中。
更新时间:2025-05-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