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始风微,且惜此刻

晨光熹微时,指尖划过手机屏幕,“2025年8月7日”的数字骤然刺破朦胧睡意。心口轻轻一沉——原来,时序已悄然叩响立秋的门扉。那些曾以为遥远的“未来”,竟已在不经意间沉淀成身后的“过往”,像晨暮间初起的微凉,清得让人忽然清醒。


记忆的闸门应声开启。那年故乡庭院,我与母亲种下一株树苗,她拍着我的肩笑:“来日方长,等它枝繁叶茂,你也就站稳脚跟了。”彼时夏末的余温还未散尽,阳光穿过嫩叶,在泥土上洒下细碎的光斑,树苗在风里轻轻摇晃,仿佛藏着无数个慢慢生长的日子。我曾笃信这话里的从容——有的是时间等它舒展枝叶,有的是光阴伴母亲细数晨昏。可如今,树已高过屋檐,新叶在初秋的风里簌簌作响,而母亲,早已化作庭院角落一抔沉默的黄土,只剩树影摇曳,无声提醒着“来日方长”的易碎。


“来日方长”,这四个字曾是最温柔的托词,也成了最轻易的挥霍。它像一层薄纱,遮住了本该紧盯的当下。我们总以为有无数个明天可以弥补:父母眼角新添的皱纹里藏着未说出口的牵挂,我们却说“下次再陪您慢慢聊”;朋友欲言又止的眼神里裹着真切的惦念,我们却匆匆道“改天约饭”;心中向往的远方在梦里清晰可见,我们却推说“等忙完这阵”。我们等待一个“更从容”的自己,等待一个“更合适”的契机,却忘了时序从不停歇——它悄悄让早晚的风添了几分凉意,在父母鬓角添上几缕白霜,在朋友的寒暄里加了几分疏离,最终在心头留下一个个“来不及”的空缺,风一吹过,便是浅浅的疼。


“蓦然回首已立秋”,这“秋”从来不止是季节的切换,更是时光轻敲的警钟。它像一阵晨暮的微风,在某个寻常的午后或黄昏拂过,逼着我们停下脚步,回望来时路。那些被轻掷的晨昏、被忽略的问候、被搁置的念想,都在这“蓦然回首”中化作衣襟上的秋痕。原来生命中最扎实的,从不是遥不可及的“来日”,而是触手可及的“当下”:是母亲递来的热茶里浮动的热气,是朋友一句“还好吗”里藏着的暖意,是清晨窗台上第一片微微泛黄的叶子,是夜晚案头台灯映出的专注——这些细碎的瞬间,才是日子里最实在的肌理,是我们真正能攥住的“长度”。

不必为虚掷的“来日”叹惋,更不必为未知的“以后”迷茫。我们或许留不住夏末的余温,却能选择如何对待每一个“今天”。不再把“改天”挂在嘴边,而是把“现在”捧在手心:给远方的父母拨个电话,听他们絮叨菜市场的新鲜事;对身边的爱人说句感谢,不必等什么特殊的由头;拾起蒙尘的爱好,哪怕只是笨拙地涂涂画画,也是对热爱的回应;踏上念叨已久的短途,不必等“万事俱备”,路边的野花、偶然的相遇,都是此刻的馈赠。


生命是场向前的旅途,我们都是时序的过客。“莫说来日方长”,从不是否定未来,而是懂得:未来从来由无数个“现在”拼接而成。唯有珍视当下,用心接住每一缕晨光,用爱回应每一份牵挂,用行动靠近每一个念想,日子才能在流转中积攒出温度——即便立秋已至,也能在风里闻到果实初成的甜香,而非空留枝头,徒留怅然。


此刻秋意初显,早晚的风已带了清润的凉,就让我们放下对“来日方长”的执念,握紧手中的每一个“此刻”。让日子在清醒的珍惜里,酿出最温润的滋味——毕竟,真正属于我们的“长久”,从不在缥缈的明天,而在认真过好的每一个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美文   来日方长   立秋   时序   母亲   晨昏   树苗   余温   来日   细碎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