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小鲤
编辑 | 小鲤
央视黄金档热推的《扫毒风暴》,刚开播的时候,收视并不少,甚至刚开播的时候,收视直冲第一。
要说这片子来头可不小,足足压箱底两年才放出来,宣传时把段奕宏秦昊两个影帝吹得天花乱坠。
结果开播当晚就被喷,第一场枪战戏直接让观众看吐了,镜头晃得像坐过山车,女杀手扫射三十发子弹,毒贩就擦破点皮。
更绝的是缉毒警抓人场面,本该紧张刺激的戏码,硬是拍成了菜市场大妈抢特价鸡蛋,镜头三秒切一个人,看得人头晕眼花。
布景更是敷衍到极点,说是90年代西港,实际就是个城乡结合部废弃楼,造景属实有点敷衍。
最打脸的是段奕宏的演技,演十年卧底归来的老警察,看到毒品时瞪眼的模样,活像小学生第一次见蟑螂,反倒是演小混混的秦昊,几个眼神就把黑帮小弟的狠劲演活了。
既想靠题材优势拿政策红利,又不舍得在制作上下功夫,把观众当傻子糊弄。
现在拍刑侦剧早不是二十年前那套了,短视频时代谁没看过几部美剧韩剧,镜头一晃就知道是省钱省事,剧情一垮马上能发现逻辑漏洞。
主旋律不是免死金牌,观众骂的不是题材,是敷衍,当一部剧需要靠教育意义来掩饰质量缺陷时,所谓的正能量反而成了最讽刺的笑话。
演技派集体爆发的好戏,偏偏被晃到眼花的镜头拖了后腿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部接档《以法之名》的缉毒剧。
带着《扫黑风暴》导演的名号登场,双影帝对阵的噱头十足,谁想到开播后观众讨论最多的不是演技对决,而是集体吐槽摄影师喝多了。
两个境外女杀手扛着树干捅穿毒贩的设定本来挺带感,演员感觉很到位,偏偏镜头像坐过山车似的左右摇摆。
更别说菜市场追捕戏,缉毒警和毒贩跑得还没镜头晃得厉害,审讯室那段秦昊和段奕宏的精彩对峙,硬是被旋转拍摄搞成了晕车现场。
秦昊更绝,表面是儒雅化学老师,转身配毒时冷静得像在煮咖啡,这种反差比《隐秘的角落》还瘆人。
老戏骨们也个个亮眼,海一天演的黑老大在儿子婚宴上被带走那场戏,脸上笑容慢慢僵住的过程,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微表情,可惜这些演技高光时刻,观众得忍着恶心才能欣赏到。
现在网上吵得最凶的,就是值不值得为演技忍受镜头,有人觉得好演员十年难遇,晕着看也认了。
纪录片手法用对了是锦上添花,用过头就是自我陶醉,当镜头晃得连演员表情都看不清时,所谓的艺术追求就成了笑话。
如果必须二选一,你宁愿看演技炸裂但镜头狂晃的剧,还是演技普通但画面舒服的剧?
有人说它是年度最敢拍的国产剧,开场十分钟就上演剁手飙血的重口味画面,也有人说它是最让人失望的虎头蛇尾之作,前半段有多精彩,后半段就有多潦草。
但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确实炸裂,以往咱们看惯了那些点到为止的暴力场面,突然来这么一出写实的,令人意外的还是这部剧收视和口碑反差很大。
观众被前期的大尺度吸引进来,却被后期的敷衍给劝退了。
现在的热播剧,基本都是播到一半就开启超前点播,前半部分必须足够精彩,才能让观众心甘情愿掏钱,至于后半部分,反正钱已经收了,质量差点也无所谓。
当创作被商业绑架,当艺术向资本低头,受伤的永远是观众,而这种伤害,最终会反噬到创作者身上。
要说这部剧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大尺度,就是那晃得让人头晕的镜头了。
导演似乎把所有能晃的镜头都晃了个遍,追逐戏晃,对话晃,连吃饭的镜头都在晃,更绝的是,明明是室内戏,镜头还在那儿左摇右摆,仿佛整栋楼都在地震。
这种手持摄影其实是有讲究的,它营造的是一种纪实感,让观众觉得自己不是在看电视剧,而是在看纪录片。
除了晃动的镜头,导演还特别喜欢用红蓝警灯,每到关键时刻,画面就被红蓝两色交替闪烁的光芒笼罩。
其实这种处理是有深意的,红色代表危险和黑暗,蓝色代表正义和光明,两种颜色的交替,象征着黑白两道的对抗,也暗示着人物内心的挣扎。
艺术和观赏性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太艺术了,观众看不懂,太通俗了,又显得没品位,《扫黑风暴》显然是偏向了前者。
《扫黑风暴》的镜头虽然晃,但至少让人感觉真实,段奕宏脸上的褶皱,秦昊眼中的血丝,这些不完美的细节,反而让角色更有生命力。
这部剧镜头语言或许不够成熟,但它的探索精神值得鼓励,毕竟,没有这些不完美的尝试,就不会有真正的突破。
段奕宏饰演的李成阳,是个背负着沉重过去的警察,他需要在正义和人情之间做选择,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找平衡。
秦昊的角色更复杂,表面上是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地里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种多面性,需要演员在不同场合表现不同的状态。
有时候温文尔雅,有时候阴狠毒辣,转换之间的分寸感,非常考验演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剧中那个制毒父亲的设定。
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了给女儿筹集手术费,走上了制毒的不归路,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却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该死吗?从法律角度看,制毒贩毒罪大恶极,但从人性角度看,一个父亲为了救女儿的命,似乎又很难评。
演员都很好地把握了这种复杂性,他们没有把角色演成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而是演出了活生生的人。
有缺点,有弱点,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无法原谅的罪恶。
这种立体的人物塑造,在国产剧里真的不多见,大部分剧里,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泾渭分明,观众看着省心,但也少了思考。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